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作战是编队作战的主要内容和作战样式.本文以常用编队防空队形为例,介绍了编队队形配置原则和编队防空队形配置方法.通过建立坐标系和相对位置表示,确定了编队舰空导弹作战区域.在充分分析编队舰空导弹作战区域的基础上,结合编队舰空导弹使用安全,确定了编队舰空导弹的射击禁区和安全区域.研究了编队舰空导弹安全区域内的...  相似文献   

2.
舰载机战斗是航母编队航渡阶段防空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舰载机防空作战主要作战对象是突袭我航母编队的敌方航空兵,作战目的是在敌方航空兵对我航母编队发射舰空导弹前进行至少一次抗击。基于兰彻斯特方程对空战过程进行仿真,并针对不同作战样式建立对应数学模型。通过对战斗结果的仿真分析,证明了航空兵作战结局同航母编队预警距离间的关系,为进一步优化航母编队航渡阶段阵位配置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一种航母编队掩护幕内防李舰艇的阵位确定方法,对航母编队防空区域划分与防空作战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航母编队掩护幕内防空舰艇阵位确定的原则,建立掩护幕内防空舰艇阵位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模型中各个参数对掩护幕内防空舰艇前出距离的影响,确定掩护幕内防空舰艇的前出距离和方位.  相似文献   

4.
航母编队进入综合作战区后预警机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航母编队进入综合作战区后预警机的阵位确定方法.通过对航母编队防空区域划分与防空作战过程的分析,总结了航母编队进入综合作战区后预警机阵位确定的原则,建立了预警机阵位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了模型中各个参数对预警机前出距离的影响.这些模型可用于确定预警机的前出距离和方位,满足航母编队作战使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航母编队进入综合作战区后巡逻机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种航母编队进入综合作战区后巡逻机的阵位确定方法.通过对航母编队防空区域划分与防空作战过程的分析,总结航母编队进入综合作战区后巡逻机阵位确定的原则,建立巡逻机阵位的数学模型,仿真计算了模型中各个参数对巡逻机前出距离的影响.这些模型可用于确定巡逻机的前出距离和方位,满足航母编队作战使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编队舰空导弹协同制导防空作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编队内各舰艇和武器系统协同作战是未来编队防空的一种主要模式.作为反舰导弹的主要硬抗击武器,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编队反导防空作战中起着重要作用.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作战使用中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战能力,因此需要进行技术战术方面的改进.本文首先对目前编队防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舰空导弹协同制导防空作战的基本流程,并对协同制导防空的优点以及存在的技术挑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编队中层防潜区域作为外层和内层的衔接部分,在防潜作战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中层警戒舰的配置决定了编队防潜安全.论文通过细致详实的数据分析和计算,科学计算出中层警戒舰配置阵位,从而印证了中层防潜区域是编队防潜作战中最适合阻敌接近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航母中程反潜区声纳舰最小前出距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航渡过程中航母编队反潜防御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航母中程反潜区声纳舰的战术行动方法及其配置要求,建立了航母中程反潜区声纳舰所需最小前出距离计算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航母受敌典型潜艇威胁情况下航母中程反潜区声纳舰所需前出的最小距离,可为航母中程反潜区声纳舰的配置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中层反潜防御区是编队反潜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中层反潜防御区中反潜直升机阵位的原则,系统分析影响反潜直升机前出距离的因素,建立反潜直升机前出距离模型,并进而建立了中层反潜防御区反潜直升机阵位模型.  相似文献   

10.
研究航母编队在防空作战中受到的敌空袭威胁扇面对航母编队兵力编成和防空兵力阵位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从航母编队受到的威胁扇面影响参数的定义人手,首先分析了影响敌空袭威胁扇面大小的主要因素,然后在假定敌空袭武器射程小于航母编队预警距离的情况下,提供了航母编队受到的敌空袭威胁扇面大小的预测方法,建立了计算威胁扇面大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