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介绍一种带压差控制的超高压气动吹除阀及其工作原理。运用AMESim气动元件设计库建立吹除阀仿真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进一步探究主阀阀芯节流孔孔径、控制阀弹簧预压缩量、气源压力、舷外海水压力等参数对吹除阀吹除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吹除阀的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吹除阀的工作性能平稳,响应灵敏,压差控制精度高;气源压力、舷外海水压力对吹除阀压差控制性能没有影响,但提高气源压力或降低舷外海水压力能够有效提高吹除效率;通过改变节流孔孔径与控制阀弹簧预压缩量,可以调节吹除阀压差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2.
应用AMESim软件对自行设计的双向液压锁进行了建模仿真,具体分析了阀口的流量压差特性和启闭特性,得到双向液压锁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双向液压锁在阀控缸系统中应用的仿真,系统运行良好.最后,利用AMESim进行了同一系列双向液压锁的结构参数设计,为后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应用Solidworks软件对某型船用流量平衡阀流道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将几何模型导入Fluent软件中进行压力场和速度场仿真分析计算,获取改进后的阀体三维模型。进一步利用Ansys软件和声学分析软件LMS预测了流量平衡阀在不同工作压差和阀芯位移下流道的噪声和振动特性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阀体噪声和振动随着工作压差和阀芯位移的增加而变大。本文对于冷水系统各类阀件减振降噪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原海洋石油161平台液压升降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主液压系统流量不能适应负载的变化,平台升降过程中易发生倾斜,液压系统冷却不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在主液压系统中增加压差控制阀组,在单桩提升油缸液压系统中增加负载平衡阀组、油缸同步元件及电磁控制阀,在主液压系统回油管路上增设冷却器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液压系统的承压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调压不稳定以及振动较大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对改进前、后承压阀的内部流场进行了CFD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承压阀的调压特性有明显改善;通过台架试验对比了改进前、后承压阀阀体的振动情况。台架试验表明,改进后承压阀的振动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射流管伺服阀关键结构参数对伺服阀抗污染能力的影响,建立伺服阀整阀剪切力数值模型,并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对整阀剪切力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运用数值手段分析关键参数力矩马达安匝数、弹簧管刚度以及阀芯直径对伺服阀恢复压差及抗污染能力的影响,获得了关键参数最佳匹配的数值;试验验证了伺服阀在不同关键结构参数下,对伺服阀恢复压差及抗污染能力的影响,为射流管伺服阀结构设计、提升伺服阀抗污染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可压缩流体的流量常用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结合蒸汽阀流量特性和数值仿真计算的特点,确定了喷管流量计算公式和临界压差系数相结合的蒸汽阀流量数值计算方法。流量公式修正后,该蒸汽热力系统蒸汽阀后集汽箱压力变化的仿真结果与实测水平比较接近,确认了该蒸汽阀流量数值计算方法的合理性,该方法可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船舶海水系统流量调节阀节流噪声突出的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流量调节阀在大压差工况下的内部流场分布进行仿真计算。基于原调节阀内流道流场计算结果,对调节阀流噪声产生的机理和原因进行分析。根据流量调节阀噪声产生原因,结合阀门低噪声设计的基本理论,对流量调节阀的内流道进行优化设计。对优化流道的流场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流量调节阀最高流速有效降低,阀后低压区面积减小,分割流道设计使阀芯内漩涡消除,阀后漩涡强度减弱,从根本上降低阀门流噪声,为流量调节阀的低噪声优化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一种新型液压联锁系统进行了功能动作和联锁机理分析,以阀和液压缸的内泄漏潜在通路对联锁可靠性的影响为研究目的,针对电液换向阀的内泄漏、制动器液压缸的压差锁、液动换向阀的旁通孔对联锁可靠性的影响,采用理论推导和建模仿真的分析方法,找出了电液换向阀零位遮盖量、压差缸弹簧、旁通孔直径等联锁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式,得出并验证了该液压联锁系统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理论计算与数值仿真方法对滑油压力控制阀进行细致的流动特性分析。在给定流量或给定进出口压差条件下,通过对不同开度下阀内流场的分析得出:进出口压差确定时,流量与开度基本呈线性关系;流量确定时,进出口压差与开度呈四次曲线关系。二级节流降压有效地减小阀内滑油的压降与湍流度,防止滑油发生空化、乳化现象并减小滑油对滑阀的冲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