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城市桥梁建设中,传统现浇施工方案对环境和交通影响大,预制装配桥梁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是绿色建造的体现。长春某高架桥梁采用预制装配式方案,上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和装配式钢箱梁,下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式三节段盖梁和分节预制墩柱,实现了绿色工程建设,着重介绍了预制装配式桥梁上下部结构设计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桥梁建造技术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环境下,体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亟待找到一种更加高效、低碳、环保的桥梁建造方案。全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出现,将会对传统技术进行一次极大的革新。简要介绍了预制装配式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整理和归纳了桥梁上部结构预制类型、下部结构预制类型、附属预制类型及预制构件连接方式。列举相关施工案例,提出目前比较适合我国发展的装配式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保障装配式桥梁墩柱快速化预制和精准定位安装施工,文章通过预制厂合理规划建设和功能分区优化等关键点控制,进行灌浆套筒、锚固波纹管连接检验和座浆、灌浆工艺优化措施保证构件连接和受力可靠的预制墩柱连接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适用不同结构尺寸、形式、坡度的通用性胎架和预制模板,优化预制工装及完善流水作业施工工艺。最后,研究合理的构件精准定位安装技术,进行吊装、运输和安装快速化施工,形成装配式桥梁墩柱预制安装施工技术方案,对同类型桥梁工程装配式施工具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策 《世界桥梁》2021,49(1):39-44
城市桥梁建设中,为避免传统施工方法产生的弊端,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桥梁施工技术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质量,减少对城市环境污染.预制装配化施工技术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具有"一优二减三节四降"的优势.装配化绿色施工的基础是设计标准化,预制装配式桥梁上部结构需合理设置接缝...  相似文献   

5.
夏云龙  于雪晖  陈国兴 《公路》2022,67(1):156-159
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线工程中有部分高架桥和地方道路共线,对桥下空间利用的要求高.为减小桥梁施工对地方道路的影响,采用超大型预制装配式盖梁,总重达624 t.通过对预制盖梁的分段预制方式、节段连接方法和结构受力性能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为大型预制装配式盖梁的设计和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大力推行预制装配式建筑,桥梁下部结构的预制拼装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结合无锡市凤翔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对盖梁的施工方法进行介绍,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最终选取分段式的预制装配式盖梁方案。介绍预制装配盖梁分段方法及详细的拼装流程,总结各步骤中的施工要点。预制装配式盖梁在无锡凤翔路高架桥中的成功应用可为同类工程盖梁结构选型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桥梁的发展现状的描述,提出了装配式桥梁的显著优势,并详细描述了装配式混凝土通道技术、公路高强预制墩技术、小型构件工厂化与标准化技术、中小跨径钢板组合梁成套技术、桩板式路基结构技术、桥梁PHC管桩技术、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技术的行业传统做法、技术特点及技术优势,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路》2021,66(6):145-150
我国桥梁建造正在由上部主梁装配式设计建造逐步进入包含下部桥墩的全装配式时代,预制装配式桥梁因较现浇桥梁有诸多优势已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以湖北省监利~江陵高速公路东延段项目即江北东高速公路的装配式桥墩为背景,主要开展以下研究:(1)计算对比现浇桥墩和离心预制管墩的轴心受压正截面抗压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偏心受压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基于拟静力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两者的抗震性能;(2)对现浇桥墩和离心预制管墩原材料用量进行对比分析;(3)对管墩与桩基承台之间采用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和承插式连接的施工工艺、施工精度和施工周期要求进行对比,确定取合理的连接方案。结果表明:(1)现浇桥墩和离心预制管墩的轴心受压正截面抗压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偏心受压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相近,且两者在水平往复加载作用下的滞回行为相似;(2)离心预制管墩的混凝土用量较现浇桥墩大幅降低,钢材用量略有增加,预制墩柱推荐选用管墩;(3)公路桥梁装配式桥墩采用离心预制普通钢筋混凝土管墩和新型管墩-桩基承台承插式连接方案,可满足常规化运输和吊装设备安装需求,降低对施工单位技术、管理水平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可实施性。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江北东高速公路预制桥梁项目,可为预制桥梁建设和连接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从而促进装配式桥墩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竹园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为新建120万m3/d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泥设施,工程分为50万m3/d和70万m3/d两个厂区,为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减少环境影响等工程目标,同时突出技术创新的目的,工程中两个厂区生物反应池的缺氧区段采用了不同形式的预制装配技术。对工程中不同形式的预制装配技术进行介绍,并利用BIM技术对预制装配式结构从设计到施工进行全过程模拟,从工程的运输、吊装、受力体系以及功效等方面分析其优劣,总结预制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之间以及不同装配式结构之间的差异。期望通过竹园污水四期工程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实施,为我国污水处理厂装配式技术提供技术积累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老龄化致使建筑行业用人难度加大,目前各工程项目工地上用人难的问题日益突出。面对建筑行业急需工业化、标准化转型的前景,研究大型市政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对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大型市政工程中应用的意义进行探讨。依托上海浦东某轨道交通二层地下岛式车站的预制装配式构件的施工,探讨大型市政地下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施工技术问题,着重分析轨道交通地下车站预制装配式楼梯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