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阐述结合梁斜拉桥中混凝土桥面板的徐变与收缩特性,基于徐变试验分析给出设计中采用的合理的长期弹性模量值。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扭力梁后桥的六西格玛设计,并对六西格玛设计方法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提出了个人意见.对通用汽车六西格玛设计的内容和过程进行了解释,并结合某车型扭力梁后桥的六西格玛设计项目对具体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本项目开发的扭力梁后桥在试验样车上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达到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3.
下承式桁梁结合梁温度效应的级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将下承式桁梁结合梁等效为箱形梁,再用变分法求出了下承式桁梁结合梁温度效应的级数解,并对京沪高速铁路上的一座(初步设计)简支下承式钢桁结合梁桥进行了计算,其结果可供下承式桁梁结合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预应力砼结构的特性,计算梁板的试验最大控制荷载,比较不同的加载方式,指导梁板荷载试验加载设计。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某变截面椭圆形独塔斜拉桥的桥塔-主梁结合段的静力学性能,建立了塔-梁结合段1∶8缩尺试验模型,采用大型地震荷载模拟加载装置对缩尺模型进行了竖向偏心加载试验。通过模型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塔-梁结合段钢板、塔内混凝土和PBL剪力键的应力分布以及受力情况。研究表明:在1.7倍等效设计荷载作用下,该斜拉桥的塔-梁结合段处整体应力水平较低,混凝土竖向正应力约为11MPa,PBL剪力键的贯穿钢筋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力为63MPa,钢板承受的最大压应力为227 MPa。研究成果揭示了该变截面椭圆形桥塔斜拉桥的塔-梁结合段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学特性,为该类桥塔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新型超高性能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结构的疲劳性能,采用五点加载复合梁疲劳试验对其进行测试.参照常规复合梁试验方法,结合新型铺装结构特点,对试件尺寸、应力水平和破坏准则进行了修正.试验结果表明,该新型铺装结构疲劳性能优良,环氧黏结层首先发生疲劳破坏,试验过程中复合梁刚度没有明显退化,试验结束后试件仍保持较高的剩余承载力.通过试验获得了适用于该种新型铺装结构梁的疲劳S-N曲线,可为同类钢桥面铺装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FRP筋与普通钢筋(HRB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在受弯过程中的裂缝开展机理及其计算方法,设计制作8根混合配筋混凝土梁和3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通过改变FRP筋种类、FRP筋直径、钢筋强度、FRP筋和钢筋配筋面积比以及截面配筋率等参数,对比分析试验梁抗弯承载力、裂缝分布、平均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的变化规律。给出FRP筋与钢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并结合相关试验数据对其预测值和试验值进行分析,证明建议计算公式的精确性和合理性。根据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宽度计算理论,结合现有试验结果,对21根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受弯开裂特性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正常使用阶段平均裂缝间距lm和受拉纵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的计算公式,修正裂缝宽度短期扩大系数τs,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短期最大裂缝宽度的建议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混合配筋混凝土梁正截面仍符合平截面假定;随截面配筋率的增大,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平均裂缝间距和最大裂缝宽度均逐渐减小;单层配筋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最大裂缝宽度比双层配筋大;平均裂缝间距建议计算公式精度较好;短期最大裂缝宽度建议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混合配筋混凝土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异形结合梁设计与分析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广州内环线东山口立交中心一路西标段设计采用三跨预应力钢-混凝土结合梁结构,跨度布置(50+70+60)m,高跨度比为1/32。简要介绍了该大跨度异形结合梁设计思路及分析计算方法,从中探讨了防止结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桥面板开裂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桥梁单梁静载试验是鉴定单片预制梁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能否正常使用投入运营的一个重要检测手段。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其试验方法及步骤,通过检测数据结果反映预制梁裂缝发展趋势,并采用全跨中断面进行裂缝监控,为后续静载试验再度出现类似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并加强裂缝监控。  相似文献   

10.
公路桥梁抗风设防标准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公路桥梁抗震三级设防标准和两阶段抗震设计的设计思想,拓广应用于公路桥梁抗风设计中,讨论了公路桥梁抗风三级设防标准,提出了公路桥梁的抗风多级设防原则,阐述了公路桥梁两阶段抗风设计的设计思想,为公路桥梁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U型梁为开口截面,抗扭刚度低,传统的架桥机架梁方式无法直接应用于U型梁的架设中,目前国内采用U型梁的城市如重庆、上海、南京、广州等均为吊车安装或龙门吊安装。该文针对以上问题,以轨道交通16号线U型梁架设为例,从架桥机及运梁车的设计、架桥机架梁、架桥机过孔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U型梁架桥机架设的施工方法,开创了U型梁架桥机架设的先河,为今后类似桥梁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使钢箱梁桥位焊接后能符合设计给定的线形,从预拼装阶段开始,控制各项工序的质量.钢箱梁的制造和预拼装可分为长线法和短线法.悬索桥的钢箱梁吊装时,钢箱梁的空间位置由主缆线形和吊索长度确定,钢箱梁吊装后其线形已经确定,不可能在吊装过程中或吊装后再行调整;而斜拉桥则在钢箱梁吊装时,通过施工监控逐个调整吊装梁段的索力、远点的标高和里程实现设计给定的线形.介绍斜拉桥钢箱粱吊装过程中吊装梁段的调整方法、合龙段吊装前后的注意事项.以西堠门大桥为例,说明钢箱梁桥位焊接施工期的监理要点.  相似文献   

13.
大跨度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箱梁施工线形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B4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连续箱梁是国内最大的组合梁结构,采用梁场预制,浮吊安装的世界先进施工技术,组合梁设置了纵坡,并位于不同曲率半径的曲线上,线形控制非常复杂.介绍其钢梁节段拼装、整孔吊装段的总拼、钢-混凝土叠合、墩顶合龙等关键施工阶段的线形控制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独柱支承曲线连续梁桥预偏心距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霍志芳 《公路》2007,(7):24-30
针对独柱支承连续曲线梁桥的预偏心距设计存在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不同曲率半径的独柱支承曲线连续梁桥的中支点合理预偏心距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独柱支承曲线连续梁桥中支点预偏心距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主梁扭矩的分布,同时还要考虑主梁的扭转角位移、主梁端部支承反力是否受拉等因素。不同曲率半径的独柱支承曲线连续梁桥的中支点预偏心距确定时,所考虑因素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大悬臂宽箱组合梁是一种结构形式新颖的桥梁结构,九堡大桥引桥采用了这种形式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该文结合该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全桥板壳和实体有限元模型,计算了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组合梁受力,得到了主梁各个部分构件的应力。研究了组合梁中顶、底板的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揭示了大悬臂组合梁桥中钢与混凝土的应力分布特点,为同类结构的日后设计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国峰  李丹  张京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84-86,104,17
混合梁是钢梁与混凝土梁,在梁体纵向通过连接件、承压板、预应力筋或锚杆等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近年来,混合梁得到广泛应用,结合部的受力特性研究,更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际工程的结构设计,并总结一些规律对今后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混凝土低高箱梁桥在桥梁工程中被推广使用,但其承载能力研究相对滞后.本文讨论了预应力混凝土低高箱梁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将箱梁沿截面竖向划分条带,根据箱梁截面内外力平衡,引入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的本构关系,可以对低高箱梁进行承载能力全过程的非线性分析.对30m预应力混凝土低高箱梁进行了全过程非线性分析,并将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二者基本吻合,说明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所得结果可对这种梁的承载能力有更深入了解,为以后该种梁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珠江黄埔大桥北汊桥主梁采用扁平钢箱梁,结合该工程,采用混合有限元方法计算钢箱梁的受力,得到钢主梁板件的应力,分析箱梁顶板和底板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揭示斜拉桥中扁平钢箱梁的应力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9.
钢筋混凝土梁式桥耐久性的模糊综合评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钢筋混凝土梁式桥耐久性评估的特点,借助模糊数学中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在分析钢筋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诸影响因素和梁桥结构受力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种因素影响对于梁桥耐久性的权重向量,建立了梁式钢筋混凝土桥梁耐久性评定的两级模糊综合评定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工程评定实例。  相似文献   

20.
汶川地震中,斜交桥区别于直桥的典型震害现象为主梁的面内刚体转动.为研究其震害机理,以2跨及3跨预应力混凝土斜交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碰撞效应和结构偏心效应对主梁转角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斜交连续梁桥在地震作用下导致梁体面内刚体转动的主要原因是梁体与桥台或桥联间的碰撞效应与结构偏心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