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热议话题,这其中汽车安全的意识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在中国快速步入汽车社会的阶段,伴随着令人兴奋的产销数字,汽车带来的安全话题越来越多。政府及相关机构、汽车企业、汽车消费者和社会各方都对汽车安全意识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2.
2014年9月11日,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行业发展方式、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治理体系为主线,着力推进汽车维修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其实,在6月30日交通部发布《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之后,我们就已经看到了相关部门在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动作",也意识到这项工作将要全面"展开"。面对新的形势与机遇,我们不得不思考,相关部门下一步会实施哪些举措来推进维修业的转型升级?维修企业怎样才能在大浪淘沙后显现真金实质?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近期,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魏俊强,邀请他为大家解读"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面临的一些问题。采访内容将分为两期刊登于"专家谈汽修"栏目中。魏俊强总工程师说:"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是企业由原来简单的技术支持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的过程,这是行业良性发展的要求,其核心内容是诚信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2014年9月11日,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行业发展方式、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治理体系为主线,着力推进汽车维修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其实,在6月30日交通部发布《关于征求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之后,我们就已经看到了相关部门在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方面的"动作",也意识到这项工作将要全面"展开"。面对新的形势与机遇,我们不得不思考,相关部门下一步会实施哪些举措来推进维修业的转型升级?维修企业怎样才能在大浪淘沙后显现真金实质?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近期,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魏俊强,邀请他为大家解读"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面临的一些问题。采访内容将分为两期刊登于"专家谈汽修"栏目中。魏俊强总工程师说:"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是企业由原来简单的技术支持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的过程,这是行业良性发展的要求,其核心内容是诚信与安全。"  相似文献   

4.
喻刚 《中国电动车》2015,(2):123-124
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是铜仁市加快发展实现同步小康的必然要求。铜仁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必须从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和大力发展旅游和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5.
伴随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的加大,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时期.如何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全行业统一意识和协同行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主办的GAF2014将主题定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之智慧与远见”,希望通过邀请众多国内外汽车行业中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知名媒体,共商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学术界从各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现有文献大致分两类,第一类围绕着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促进力量、对策建议以及成功经验总结这几个方面展开,第二类针对某一特定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行业要发展,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品整合是个中关键,更是重点。产品整合不但能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持久竞争优势,还能在整合的过程中促使“新产品”的开发,进而实现全行业转型升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2月31号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道路运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为2017年道路运输行业的工作定下了主基调——转型升级。而对于那些正承受着巨大生存压力的道路运输企业而言,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转型升级都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武汉永兴交通运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密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文章主要介绍了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缺乏全球网络与核心技术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最大软肋,中国零部件企业想突破短板,必须勇敢地走出去,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本土供应商只有实现转型升级才能突破重围,全球化大环境为本土供应商转型升级创造了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