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梁场生产过程中,经常遇见梁体表面出现裂纹现象。在南方地区常年平均温度较高,为减少梁场建场投入,不使用蒸汽养生。常温条件下养生的箱梁,如何控制梁体裂纹的产生,主要对箱梁浇筑完成后几个环节的养生进行介绍,为梁场的建设和生产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设计、使用和保修等方面对气缸体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析 ,并指出需注意或加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陈平 《川汽科技》1999,(4):12-15
在满足刀具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运用减薄刀体、增加应力槽,在铣削加工,焊接、焊后回火处理、丸磨等环节使用二级工具,选择合理的钎料、钎剂,改进钎焰工艺等措施,使刀体的翘曲变形得到控制和校正,克服了硬质合金刀片的裂纹倾向,保证了钎焊接头的强度,解决了硬质合金锯片铣刀2D2-00021自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扩展厢体在各种通讯车、指挥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存在空间使用浪费较大的现象.通常,当扩展厢体展开后,厢体和地板会形成一个平面以增加车内的有效空间,当厢体收缩时必须将地板掀起,否则会和移动的厢体形成机械干涉,而这样的掀起式地板就会造成整个地板空间的浪费;即便厢体展开后可以在地板区域放置一些移动式设备或座椅等,但每次厢体操作必须将移动式设备收起,造成很大不便.为此,笔者通过在厢体内采用整体式地板升降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以上问题.此外,还增加了报警系统,可预警行车时扩展厢为伸出状态或未收缩到位,或厢体舱门未关闭等给行车带来的安全隐患,增加了系统安全性.因采用PLC控制,所以本系统可靠性高,易于操作,在扩展厢体控制系统中能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粉末冶金零件成形脱摸过程中形成的裂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粉末冶金坯体膜模过程中裂纹形成原因,详细论述了脱模工艺、零件形状、模具结构等对裂纹形成的影响,并将脱模过程中出现的裂纹进行了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6.
大容量UPS电源车在首次设计制作中,发生骨架强度不够、厢体变形的情况,在对厢体骨架进行加固后,厢体再未发现变形情况,针对此次厢体变形整改情况建立加强前和加强后厢体骨架模型,运用ANSYSWorkbench对厢体骨架进行预应力模态分析,通过分析有限元仿真结果,对比厢体骨架在方案改进前后的应力和应变,得出厢体改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轻量化翼开启式厢体的结构,其整体为铆接牢固的板式厢体,内部采用胶木复合木板固定在厢体骨架上,在确保厢体强度的同时,减轻了厢体自身的重量;外表面采用轻质铝合金蒙皮,美观大方。厢体两侧翼可通过安装在侧翼与前墙、侧翼与后端总成之间的四个油缸控制实现向上90°的开启,方便叉车直接在侧面进行货物装卸,装卸效率高,广泛应用于托盘产品、汽车零部件以及其它商品配送等行业。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柴油机机体裂纹产生的机理,成因,指出了使用注意事项和裂纹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液化气体运输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主要为表面缺陷,其表现形式主要为裂纹、变形、腐蚀等.裂纹是在用压力容器常见的缺陷.特别是用低合金高强度钢制造的压力容器更易产生焊接处裂纹的缺陷,严格焊接人员操作规程,使用组对工装减少应力或改变局部的连接方式,是防止裂纹缺陷产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粘接技术发展迅速,人们对粘接液的新产品开发也很重视。但对如何使用这一技术才能提高粘接质量的研究并不多见。在用粘接技术修复发动机缸体裂纹的实践中发现,操作技能的高低是决定粘接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粘接技术方法和工艺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保证粘接质量的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