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自卸汽车举升机构设计带一般性的问题作了分析和讨论。在分析讨论中,对国内外自卸汽车中有代表性的举升机构(直推式、连杆复合式、连杆放大式和杠杆平衡式等)进行了评价。文中附有这些机构的结构和受力简图,并收集整理了国内外部分自卸汽车举升机构参数表。结合东风LZ340型自卸汽车连杆复合式举升机构的设计,比较详细地谈了举升机构的设计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举升力系数与水平分力系数这两项设计指标的概念、数值范围及在设计中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引言自卸运输车的举升机构对其生产效率及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合理选择举升机构的结构参数,将极大提高自卸车的工作能力。作为组合式举升机构的一种,前推连杆放大式(也称"T"式或马勒里式)举升机构具有横向刚度  相似文献   

3.
自卸车连杆放大式举升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自卸举升机的结构形式,系统讨论了连杆放大式举升机构的工作原理、参数选择以及油缸的有关计算和校核,燕对连杆放大式举升机的优化设计提出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
自卸汽车(俗称:翻斗车)是利用自身发动机驱动液压举升机构,将货箱举升倾斜至一定角度进行卸货,并依靠自身质量使货箱自行复位的专用车辆(见图1).其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卸货机械化的优势,可以大大缩短装卸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并可节省大量劳动力.其主要运输散装,并可散堆的货物,多用于矿山、工地、建筑材料生产地等场合. 国内自卸汽车经过几十年的市场积累与技术完善,腹顶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凭借结构成熟、举升平稳、造价低廉、抗污染性强等诸多优势,一度成为中、重型自卸汽车上装系统的优选配置,远远领先于其他同类产品.但随着近10年间市场环境的变化,腹顶连杆组合式在重型自卸汽车市场的优势地位已逐步被前置直推式举升机构彻底蚕食,而且前置直推式已经染指6m以下车型,大有迫使腹顶式举升机构退出中重型自卸汽车市场的趋势.究其市场逐渐萎缩的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自身条件(货箱长度须小于7 m)局限所致,而主要在于液压系统个别环节技术含量过于先进,对安装调试与维护保养水平要求颇高及液压系统多年停滞未能进一步升级完善所致.  相似文献   

5.
胡彩旗  张泰 《专用汽车》1999,(4):10-12,19
利用复数向量法对自卸汽车油缸前推连杆放大式和油缸前推杠杆平衡式两种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并根据其运动规律建立了角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数学模型,同时还进行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6.
以黄河JN3261型自卸汽车为例,介绍了双卸直推式举升机构和液压油路系统的构造特点、工作原理以及举升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强调了双卸直推式举升系统在重型自卸车系列化设计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前推连杆放大举升机构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用户使用前推连杆放大式举升机构的自卸汽车在超载严重或不按要求定时加注润滑脂而造成损坏的情况,提出在各铰接点处加装尼龙衬套的改进措施,经检验校核此办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气-液联动式液压倾卸系统可控制自卸车货厢的下降速度,并可从举升状态或下降状态自动地切换到中停状态,从而保证自卸汽车卸货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自卸车举升机构的参数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参数化设计,分析自卸汽车的油缸前后推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马勒里举升机构)的干涉受力情况,为自卸汽车举升机构的设计计算提供快速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张晖 《汽车技术》2002,(4):41-42
举升操纵阀是自卸汽车液压举升系统的控制中心,该操纵阀分为电磁式、电液式、手动式和气动式等几种。目前在平头自卸汽车上应用较多的是电磁举升操纵阀和手动举升操纵阀。该公司开发研制的电控气动举升操纵阀已被装备于该公司的各种平头自卸汽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