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玉贵 《时代汽车》2006,(10):44-45
高油价时代的SUV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而长城这个汽车自主品牌的企业。却通过一系列“与市俱进”的举措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它不仅给SUV市场带来新气象,更给自主品牌汽车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超过日系、德系、美系.跃居第一。捷报频传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一系列的欢声笑语。但冷静思考,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亟待正确处理好“四大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正当各路媒体争相报道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吉利第一次亮相世界知名五大车展之一的法兰克福汽车展之时,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广州花都举办的汽车论坛上的讲话:“不必刻意追求自主品牌,中国汽车产业参与全球化的突破口不在整车领域”,立马遭到了来自各方的反对,并在汽车界引发了关于“中国汽车工业是否需要自主品牌”的激烈争论。  相似文献   

4.
王旬 《时代汽车》2007,(1):52-55
“中国汽车人要耐住寂寞二十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竺延风在四年前的一句话,让中国汽车人记忆犹新。当一汽相继把“红旗”,“夏利”,“奔腾”等几大自主品牌展示在国人面前,一些人对将要“寂寞二十年”的一气,突然在低,中,高档自主品牌轿车上全面爆发感到不可思议,并提出疑问:像这样发展,中国汽车用得着寂寞二十年吗?最近该集团一位高层负责人在中国汽车生产行业联席会上强调,一汽仍然处在自主创新的初级阶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轿车自主品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神州大地掀起了一场关于“轿车自主品牌”的大讨论, 焦点集中在“为什么自主品牌汽车发展不起来”、“要不要发展自主品牌”和“如何发展自主品牌”的问题。这场讨论对于认清如何发展我国轿车自主品牌问题的实质和有  相似文献   

6.
陈光林 《时代汽车》2005,(10):16-17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和全国政协常委、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在前些时候举行的2005年花都汽车论坛上,就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话题发生的针锋相对的辩论,经媒体的炒作,搅得中国汽车行业沸沸扬扬。本来在是否需要发展自主品牌问题上就曾热闹不已的中国汽车产业,重新引发了一场令人瞩目的争论。只不过,在这次争论中,“中国不能为自主品牌而搞自主品牌”的论点遭到更多的非议,尽管后来龙永图对人们的“征讨“作了正面反应”外界对我的言论的理解有失偏颇”,“我并非不鼓励国内汽车业搞创新和开发自主品牌”,但他所做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取消“限小”,大势所趋。目前,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已成为汽车发展的主流和消费者关注的热点。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不仅有利于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保护环境,而且有利于培育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要真正实现取消“限小”的  相似文献   

8.
发展自主汽车品牌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工业是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具备一批强势自主品牌是汽车工业实现“自主发展”的关键。文章分析发展自主品牌的重要性,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发展现状、发展前景,提出一系列支持自主品牌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祁玉民 《时代汽车》2008,(11):45-45
中国必须发展自主的汽车工业体系。中国的合资企业没有发展自主的动力,而且现在合资企业没有正确的态度发展自主品牌。国家扶持了“三大三小”,但是他们没有把自主发展起来,反倒是自主品牌企业推动了自主品牌的发展。事实证明.华晨汽车一直”坚定不移地办自主型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掌握自有技术、做好自主品牌”.为自主品牌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秦羽 《时代汽车》2007,(12):68-70
这两年中国汽车开始走出国门。但发展的路上却遇到荆棘重生的障碍。“碰撞门”成为自主品牌在走全球发展之路上的第一个拦路虎。[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广州本田汽车技术研究开发有限公司(GHRD)一成立,该公司就宣布他们开始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自主品牌战略。此后,关于我国合资企业相继发布“自主品牌的发展计划”、合资企业均开始创建自主品牌的舆论,在各种形式的传媒上广泛传播。其实除了广州本田等寥寥几家,至今难觅还有哪些合资企业宣称搞企业“自主品牌”汽车的。舆论宣传上的混淆,将不利于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建设,将延误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遭受挫折,主要企业均未完成年初制定的销售目标,2009年多家自主品牌轿车企业押注“多品牌战略”。不过,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多品牌战略”的风险不容忽视。目前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虽然已经成为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但是从消费心理以及成熟程度来讲,仍然属于发展中的初级市场,或者更为全面的说法是存在严重差异化的初级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个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如果汽车厂商定位以低端、中端、高端作为标准,则会使目标市场和消费人群骤然缩小,品牌溢价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一)前一阵,在闻名于世的博鳌亚洲论坛会的汽车夜话现场上,龙永图先生再次就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问题发出奇特系列言谈,引发了汽车界广泛重视。他说:“今后能不能不要提自主品牌的汽车?”“在电视里服装行业很少提自主品牌,只有汽车天天喊自主品牌,最后连汽车老板都不知道什么叫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4.
蒋励 《汽车与配件》2007,(20):34-37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二十年的合资合作,汽车制造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中国汽车工业当初所追求的以市场换技术,从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汽车产品的愿望不但没有实现,反而导致原有自主开发能力减弱、产业发展面临“空心化”的危险。有介于此,新颁布的《中国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国将着力增强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大力引导汽车产业加大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和推向市场的力度,扩大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品牌的产业竞争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事件     
《时代汽车》2007,(8):32-32
国家将投入800亿元启动中国自主“大汽车”计划;美对我出口轮胎进行“双反”调查;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发展战略高峰论坛召开。  相似文献   

16.
吴勇 《汽车情报》2006,(33):11-13
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与国际尖端技术接轨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INTEC柴油发动机在广州车展闪亮登场;奇瑞自丰研发的ACTECOL6L系列发动机也在广州车展正式上市。至此,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正掀起一股“造心”运动,中国汽车的产业链正在从缺失走向完整,自主品牌汽车将进一步进入良性发展的阶段。那么,如何客观公正地看待自主品牌汽车的“造心”运动呢?笔者认为应该辩证的看待这场运动。  相似文献   

17.
上汽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  徐明 《汽车与配件》2007,(15):30-33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战略,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现实来看,目前“最大”的自主创新无疑就是自主品牌的创立与培育。在奇瑞、吉利等汽车企业高举“自主品牌”大旗实现快速发展以后,以“三大”为代表的“国家队”也开始集体发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世纪,有关中国汽车工业在加入WTO背景下,如何加快自主开发、培育自主品牌话题,研讨、争论持续不断。在中央领导多次过问批示下,今年“两会”前后达到了高潮。尽管在有的问题上见仁见智.但实现自主发展需要自尊自律社会发展环境,为业内外所共识。曰前媒体两则报道,引发人们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发动机技术的落后曾一直是制约中国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但近日随着华晨汽车、长城汽车等在此核心技术上实现了突破,自主品牌车企业在发动机研发上已进入新的阶段性高潮。那么,如何客观公正辩证地看待自主品牌汽车的“造心”运动呢?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乘用车市场向来有合资品牌、外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之分。随着广汽本田的“理念S1”、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630”以及东风日产旗下的“启辰”三款具有代表性的汽车高调亮相2011上海国际车展,并在之后逐步投入量产进入市场,引发人们对合资自主品牌汽车这个新生事物的极大关注与广泛讨论。本文主要从市场环境、企业自身和政府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汽车合资企业推出自主品牌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探讨该现象对我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所带来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