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正>近日,由影响中国客车业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安凯客车承办的"影响中国客车业2015发展论坛暨安凯美丽中国行第三季收官站"活动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安凯客车董事长戴茂方、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秘书长余振清等领导,以及来自华南地区的客运企业、全国主流媒体等各界代表150余人相聚美丽海口,盘点2015中国客车行业发展亮点,共同回顾安凯美丽中国行系列活动成果之路,寻找2015年度最具核心影响力的客车元素。  相似文献   

2.
2008年1月6日,“2008年度中国客车品牌与市场·客车与客运论坛”在京举办,“影响中国客车业·中国客车网读者调查公布暨颁奖典礼”同期举行,这已是中国客车网连续第3年举办该项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客车行业专家学者、客运公司、旅游公司、客车制造企业、客车配套企业,以及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客车行业主流媒体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6日,由中国客车网主办的“2008年度中国客车品牌与市场·客车与客运论坛”在北京温都水城国际酒店隆重举行,并同期举行“影响中国客车业·中国客车网读者调查公布暨颁奖典礼”,这已是中国客车网连续第三年举办该项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客车行业专家学者、客运公司、旅游公司、客车制造企业、客车配套企业,及客车行业主流媒体共同出席了此次盛会。  相似文献   

4.
杨焱 《商用汽车》2014,(9):87-87
2014年4月10日,"安凯美丽中国行"第2季在扬州启动。来自全国80多家安凯客车用户代表以及30多家媒体共同见证了安凯客车2014年的重要品牌宣传活动。美丽再启程:展示安凯新形象"安凯美丽中国行"是安凯客车的大型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5.
程红 《驾驶园》2014,(10):14-15
<正>安凯——中国新能源客车领域的先行者,率先把互联网生态引入新能源客车设计,改变了传统客车的定义。9月3日,"‘绿色科技e控未来’安凯新能源e控系统发布会暨第五代纯电动车下线仪式"在安徽省合肥市安凯新能源基地隆重举行。中国新能源客车领域的知名专家、来自全国的新能源客车用户及安凯客车的主要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共同见证了中国新能源客车的历史性时刻。  相似文献   

6.
李京 《城市车辆》2004,(5):11-11
随着"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面对一年中最佳的客车销售时机,宇通客车在8月15日启动了名为"中国宇通,纵横之旅"的新车型全国巡展活动.此次巡展分四路展开,范围覆盖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同期进行的还有ZK6119H旅游系列、ZK6129H客运系列和ZK61 29HW卧铺系列新型豪华客车发布活动.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绿色科技e控未来"安凯新能源"e控"系统发布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安凯客车厂区举行。中国新能源客车领域的专家、来自全国的新能源客车用户及安凯客车的主要领导参加本次活动,共同见证了中国新能源客车的历史性时刻。e控代表未来趋势本次活动上,安凯客车发布了新一代新能源客车管理系统——安凯e控,并举行了搭载该系统的安凯第五代纯电动车的下线活动。安凯新能源"e控"系统是安凯卓越电管理系统(I-EMS)的全面升级,以  相似文献   

8.
2011年1月10日,在第五届影响中国客车业系列活动中,扬子江WG6120型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喜获客车网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市场推荐客车奖。获得此项殊荣的混合动力客车仅此一款。  相似文献   

9.
比利 《人民公交》2020,(3):96-96
3月18日,由中国客车网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联合主办的第14届影响中国客车业年度调查盘点活动线上发布会如期召开。凭借过去一年出色的品牌影响力、市场装机量和杰出的新品,精进电动斩获了2019-2020年度“新能源客车电驱动技术成果奖”与“客车交客车用户、企业、与中国客车网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推崇,活动权威性得到行业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0.
刘勇 《驾驶园》2014,(1):25-25
<正>2013年12月20日,"影响中国客车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业内专家、企业代表、行业媒体一起回顾、总结中国客车行业一年的发展历程,展望、憧憬2014年的发展机会。此项活动是一年一度的行业回顾、总结、盘点活动,由评选活动、征文活动、论坛活动、颁奖活动、传播活动一系列活动组成。活动的宗旨是:让客车与运营行业优秀的元素脱  相似文献   

11.
李舸鹏 《隧道建设》2014,34(5):428-442
以地铁地下车站换乘形式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为研究目的,以换乘车站的换乘模式为研究对象,从车站功能(包括换乘功能)、客流组织、车站和区间的工程实施难易程度、综合投资、运营安全以及社会效益等方面论述和分析平行换乘模式下的双岛四线式换乘和上下叠岛式换乘,并介绍交汇换乘模式下的“十”、“T”、“L”形换乘、通道换乘,以及组合换乘模式的主要特点及适用条件,并通过列举国内工程实例进行说明补充,总结地铁地下车站换乘形式合理选择和设计中的要点,以及如何减少对安全运营的影响,并对今后地铁换乘设计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采集到的海量桥梁监测数据,从信号处理与数据挖掘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已有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将数据处理流程归纳为“数据预处理”“结构安全预警”“结构状态及损伤识别”"结构综合评估"4大模块,并对各模块中现有信号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实例予以介绍,为桥梁结构的健康监测数据分析进行概括性总结。  相似文献   

13.
阳光 《运输车辆》2008,(5):57-57
安凯客车是"安全"的先行者 安全问题不仅影响客车企业的长远发展,更严重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2008年2月1日,更为严格的强制性标准——《客车结构安全要求》开始实施。专家指出,随着安全标准的升级和行业竞争的加剧,客车行业将面临洗牌。 多年来,国内一直缺乏客车安全方面的强制性标准,新政策之前的《客车上部结构强度的规定》只是一个推荐性标准,导致某些企业对安全不够重视;但是,一些富有前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型企业,却没有因为政策的宽松而固步自封,它们积极引进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推动国产客车的安全水平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交通冲突分析的公路信号交叉口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冲突分析技术是以大样本、快速、定量研究评价交通安全现状与改善效果的特点而异于事故统计评价方法。文中通过对信号平面交叉口道路交条件及交通冲突数据的分析研究,引入综合影响系数,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对交通冲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信号平面交叉口道路交通条件与交通冲突率的关系模型,并提出了基于交通冲突的信号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的综合影响系数方法。根据交叉口的交通流量、相交道路流量比、交通组成及左转车比例等因素,确定对交通冲突率的综合影响系数K,进而得出交叉口的安全水平等级。  相似文献   

15.
郭军  余顺  丁浩 《公路交通技术》2013,(6):76-80,84
以广东省在建3车道大断面公路隧道为依托,根据实际围岩条件、埋深、设计洞形及断面大小,对设计支护参数进行安全性能优化分析。通过对“原设计”和“优化后”的2种支护结构的平面有限元计算,得到HI~V级围岩条件下的6种典型初期支护结构型式。优化后的设计支护参数能确保安全,同时节约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6.
在渗流计算理论与极限平衡方法的基础上,对库水位升降作用下路基边坡的瞬态渗流场与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库水位上升过程中,浸润线位置几乎与库水位的变化“同步”,只存在短时间的“滞后”效应;而在库水位下降过程中,滑坡体内浸润线位置严重滞后于库水位的变化。2)库水位上升期间,路基边坡孔隙水压力增加,安全系数增加,最高库水位(175m)持续期,路基边坡孔隙水压力增加,安全系数缓慢降低;库水位下降期间,路基边坡孔隙水压力降低,安全系数迅速降低,最低库水位(145m)持续期,路基边坡孔隙水压力降低。安全系数缓慢增加。  相似文献   

17.
陈霞  刘伟  张艺尼 《公路交通技术》2012,(2):122-125,135
由于需要在城市快速路上开设临时施工道口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因此需对施工开口进行详细研究,以保障城市快速路交通的畅通运行。针对快速路施工开口主要的"八""X""∞"3种型式,分析每种型式对城市快速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的影响和适应的地形条件,给出通行能力影响的计算方法和安全保障对策,为以后的快速路施工开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郭剑勇 《隧道建设》2014,34(2):147-152
为解决在特定的城市地下空间新建隧道施工影响既有地下结构安全的问题,以北京地下直径线前三门隧道上跨既有隧道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隔离桩保护,分步开挖"设计方案,模拟隧道分步开挖过程,计算隧道施工过程中联络通道的位移值。主要结论如下:隧道采用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分步施工法是可行的,施工不会影响联络通道及电力隧道的结构性安全。  相似文献   

19.
因地制宜地运用贝雷梁,采取合适的结构形式,满足临时人行天桥安全、便捷、经济的特点.运用工程实例,结合设计条件,通过方案比选,对贝雷梁临时人行天桥的设计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部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设计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部分城市交通规划往往较多考虑了汽车的通行,而忽视了城市慢行交通的设计,没有给非机动化交通提供足够的空间。为了改变我国慢行交通所处的弱势地位,在阐述城市慢行交通的特点与定位以及我国慢行交通系统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从"以人为本"与"安全平等"的规划理念出发,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城市慢行交通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