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道路施工中,采用自然养生方式对半刚性材料强度进行评定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半刚性材料的自然养生强度标准的建立与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半刚性材料性能与养生条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半刚性材料在不同养生条件下的性能(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试验研究,分析了材料性能同养生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半刚性材料的性能与养生条件密切相关.针对不同季节施工的半刚性材料性能不同的实际,提出了养生耦合参数的概念,得出了半刚性材料不同养生条件下的活跃养生耦合参数、发展养生耦合参数和稳定养生耦合参数.利用该研究成果,可揭示室内标准养护与现场养护条件下材料性能的差异性规律,实现结构设计参数与现场材料性能参数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二灰土快速养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灰、粉煤灰和土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以高温养生、标准养生为手段,通过配合比试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对二灰土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基本研究参数。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高温养生与标准养生条件下材料的强度增长规律关系,从而由短龄期的高温养生强度确定标准养生下180d龄期的强度。并利用电镜扫描技术,对高温养生和标准养生条件下试样的微结构进行观测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高温养生可以改善二灰土的微结构,显著地提高其早期强度,缩短稳定材料的养生龄期,快速确定二灰土的设计参数和施工配合比设计主要控制指标,解决目前工程设计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高温养生作为二灰碎石快速养生的手段,通过试验和电镜扫描技术(SEM)对高温养生、标准养生条件下试样的微结构进行观测对比分析,得到两种养生条件下材料的强度增长关系,从而由短龄期的高温养生结果确定标准养生下规定龄期180天的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高温养生可缩短养生龄期,快速确定二灰碎石的设计参数和施工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控制指标,解决目前工程设计和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用芯样评定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强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成型半刚性材料结构层养生温度的测试,自然郑州养生龄期的换算,标准养生任一龄期强度标准的确定及其应用,说明了用芯样评定结构层材料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养生是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收缩开裂和保证其使用性能的重要施工工序。为了对水泥稳定碎石养生提供选择依据,选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节水保湿养生膜、补水养生(麻袋)及密封养生(聚乙烯薄膜)三种养生方式开展室内试验研究和道路工程的验证。结果表明:麻袋养生需水量大、保温性能和抗水泥稳定碎石收缩性最差,聚乙烯薄膜养生次之,节水保湿养生膜最优。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1,66(6):93-97
市政桥梁地处城市繁华地区、交通干道,钢桥面铺装施工条件受限,后期可维护性要求高,要求养护便捷、养生周期短。为最大限度降低交通影响,通过铺装结构方案和大量材料综合比选研究,优化设计了"冷拌高韧树脂+改性沥青SMA"的易养型铺装方案。下层冷拌高韧树脂材料具有良好的抗裂韧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市政桥梁钢桥面在大交通量下的使用要求,且采用冷拌冷铺施工工艺,无需大型拌和设备,施工方便,养生时间短,常温养生2~3d即可开放交通。上层采用改性沥青SMA,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此外,沥青材料后期维养更为便捷且方案更为成熟,满足城市桥梁大交通量下快速维养要求,可为未来市政桥梁建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彰 《华东公路》2014,(4):47-49
胶粉纤维混凝土由于具有抗冲击、抗弯、抗变形等优良性能,极大地满足了路面对材料的要求,但由于纤维和胶粉的加入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变差,搅拌、振捣等施工环节与普通混凝土都有较大差异,结合工程实例,从现场施工的全过程出发,对道路混凝土的搅拌工艺、密实成型工艺和养生等多方面入手,研究了材料路面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复合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并通过后期监测验证该方法良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二灰稳定碎石在10 ℃的低温环境下养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及增长趋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标准养生温度相比,在10 ℃养生环境下,二灰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大为降低且增长缓慢,7天龄期抗压强度仅为0.43~0.67 MPa,是标准养生温度下的1/3左右,达不到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路用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建议在低温季节进行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保障其强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道路工中基线的架设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北京市公路局雷起发1路面平进度的质量检验标准在交通部颂布的《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对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的要求现未为丰1节洗):2基准线受力分析道路施工中所用的基准线通常是把钢丝绳架设在适当标高的铁桩上,...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高黏度改性沥青SMA-10混合料在道路超薄罩面养护技术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并结合实际工程,主要从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性能检验、现场施工等方面展开。结果表明,高黏度改性沥青作用于SMA-10沥青混合料展现出优异的道路使用性能,且工程效果显著,可为道路超薄罩面加铺养护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2月1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调整《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相关内容的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公告》管理,促进《公告》产品准入体系不断完善,工信部现对《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增加部分强制性标准检验要求。(1)将GB 34660-2017《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列入公告产品准入审查要求,并取消GB 14023-2011强制性检验项目。(2)将GB 38262-2019《客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列入公告产品准入审查要求,并取消GB/T 32086-2015强制性检验项目。(3)将GB/T 37706-2019《车用起重尾板安装与  相似文献   

13.
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建筑再生材料用于市政道路基层,实现建筑垃圾快速、就地消纳,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及道路修建用料难的困局,既节约社会资源,又保护自然环境。本文通过对建筑垃圾分拣、取样,进行原材料试验研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混合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水稳定性试验研究,从而确定道路基层混合料施工参数,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道路基层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寻求和探索新的道路工程材料及施工方法,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节约资金投入,并尽量减少沥青等传统筑路材料的使用,以减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为一种新型的筑路材料,土壤稳定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道  相似文献   

15.
结合百花山路大修工程案例,总结了山区低等级道路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施工技术。从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施工应用、施工效果以及造价等方面对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通过在生产、摊铺、碾压工艺以及养生时间等方面的调整,该技术可以克服坡陡、弯多、摊铺压实困难、不能封闭交通等不利条件,为泡沫沥青冷再生用于山区低等级道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陈希  陈正 《上海公路》2023,(3):1-5+216
上海市中心城区道路由于封交原因,难以及时维护,一旦发生道路塌陷事故,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为提升道路地下空洞探测精度,评估道路存在地下空洞的风险,总结研究了近年来上海市城市道路塌陷的典型案例,并汇总分析了国内现行城市道路塌陷的相关规范与标准,探索出了一整套可落地实施的地下空洞预判流程。结论如下:地下空洞的成因可主要归纳为地下管线渗漏、环境因素作用、地下施工干扰三类;预判指标可选取施工干扰、道路现状、地面荷载、岩土体条件、水环境条件、地下管线管龄、地下管线材料、地下管线类型、管线埋设方式、管线管径等;预判步骤可分为评估段划分、因素指标获取、线性加权、地下空洞等级划分四步。指导了道路地下空洞预判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最终实现地下空洞探测工作的高效化、精确化。  相似文献   

17.
刘黎  张平  王唤龙  杨昌宇 《隧道建设》2020,40(Z2):188-195
为了满足高黎贡山隧道竖井施工任务要求,综合隧道所处环境及竖井能力需求,按照竖井井口、井筒、井下3方面统筹考虑的总体设计思路,提出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设计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1)根据井口地形、地貌条件及提升设备、井口车场布置要求,合理布置井口场坪; 2)根据竖井功能定位,竖井宜采用主副井模式; 3)根据井下施工的出渣量、材料数量、人员进出量等综合考虑竖井断面尺寸; 4)当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允许时,竖井宜采用短段掘砌混合作业法施工,设置模筑混凝土井壁; 5)竖井提升设备宜按井下施工期间的要求考虑,建井期间各设备之间能力应匹配; 6)竖井施工能力应满足井下施工期间出渣、进料要求,并留有富余; 7)井底车场应结合运输方式及进料、出渣等功能要求确定; 8)竖井安全保障应首要解决地下水问题。目前高黎贡山隧道1号竖井主井已完成建井,结果表明铁路隧道竖井按照以上设计方法及思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周俊 《中国电动车》2010,(10):46-47
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安全需由电气产品质量、设计安装、工程检验以及维护管理等诸多环节来保证。其中工程检验是电气装置交付使用前把住安全关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国际电工委员会为建筑物电气装置专门制订了《建筑物电气装置的初检标准》(IEC 60364-6-61-2001),我国也于2002年颁布了国家标准《建筑物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这两个标准对指导电气装置的施工,提高施工质量都起到了促进作用。笔者将这两个标准进行了对比,觉得两者存在不少差异。例如,IEC 60364-6-61-2001(以下简称IEC标准)只规定检验施工质量的要求,而GB 50303-2002则编入了不少设计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SMA路面配合比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国斌  王海峰 《公路》2001,(5):42-45
SMA是一种新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针对其独特的材料组成及结构,以及对混合料的生产、施工等环节要求较高等特点,从原材料的技术性能通及规格开始,对生产、施工中的第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详细说明了材料要求、配比设计、施工程序、工后检验等各个环节的重点,以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20.
纵坡道路沥青路面与平坡道路沥青路面的结构响应的主要差异在于沥青路面的变形差异,这种变形差异通过沥青混合料的塑弹比进一步反映在沥青路面的塑性变形上。文中在总结纵坡道路沥青路面与平坡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差异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与标准计算工况条件下沥青路面塑性变形相等的原则,提出纵坡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及材料的设计原则,并推荐不同荷载工况条件下大纵坡道路沥青路面混合料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