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高速铁路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历史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全球视野(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延续)两方面重点回顾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和发展历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时间轴,阐述了4次世界工业革命不断催生交通运输技术的重大进步,指出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都要经历4个阶段:酝酿、探索、成熟、发展。美国最早提出建设高速铁路,但至今还在酝酿期。日本、法国、德国等仍然处于探索期。只有中国高速铁路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围绕中国高速铁路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阐述了中国高速铁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过程,阐明了中国高速铁路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从政策层面看,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吸收各国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统筹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整合和利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资源优势,创建了轨道交通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从技术层面看,主要原因是取得了技术突破、理论突破和试验突破三大重要突破。探讨了高速铁路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论述了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后高铁时代轮轨高铁和磁悬浮高铁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智能高铁、智慧高铁、数字高铁等未来发展思路,以期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中国交通强国伟大梦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设备诊断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设备诊断工程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以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设备诊断工程,正确认识此关系,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次提出了绿色诊断的概念,绿色诊断是设备诊断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自高速铁路开通以来,关于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的相互影响与协调,就一直是 交通运输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论坛以“高速铁路和民航运输的现状与发展”作为主题,关 注在综合运输的背景下,高速铁路与民航运输二者之间竞争与协调的关系.认为在一定范 围内,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具有相互替代关系,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是相互竞争的运输 方式;另一方面,高速铁路的发展也有利于航空旅客通过铁路向大型枢纽机场聚集,通过 建设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形成共存互补的市场关系,使出行活动更活跃.  相似文献   

4.
周元英 《轨道交通》2007,(2):36-37,44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扩大了轨道交通行业的市场。但同时也对我国轨道交通的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高速铁路越来越为我国整个交通界所关注,它也成为我国铁路运输界最敏感的话题。之所以敏感,既因为它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也因为它蕴藏着无限的希望和机遇。 高速铁路的特点是:一,它是陆上交通中最快捷的一种方式,国外(日本、法国)在高速铁路上行驶的车到发时刻的准确性超过99%,准点率非常高;二,安全性特别高,是交通运输方式中最安全的一种,日本的高速铁路运行40多年来都未曾出过事故;三,在中长距离运输中它是成本最低的一种交通方式;四,它占地特别少,是大运量的绿色交通方式;五,作为高投入的交通方式,可以在定期内收回成本。[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由于列车速度快、牵引功率大,且高速运行时持续取流,对与其邻近的普速铁路沿线敷设的电力电缆产生了明显的电磁干扰. 为此,通过对感性耦合和阻性耦合机理分析,研究高速铁路对电力电缆感应电压的干扰机理;运用CDEGS软件建立高速铁路对电力电缆电磁干扰仿真模型,总结电力电缆感应电压影响因素;基于计算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在邻近情况下,电力电缆感应电压与牵引负荷、电力电缆、土壤结构参数有关;其中,平行长度、负荷电流、土壤电阻率和短路电流对电力电缆感应电压有显著影响;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之间应根据电缆长度的不同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且采用中点接地和单端接地方式能有效地降低电力电缆感应电流.   相似文献   

6.
全面了解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客观评价高速铁路服务质量,有助于改善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高速铁路的行业竞争力。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性、便捷性、设备设施和人员服务四个方面对高速铁路旅客满意度进行评价,建立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该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了验证。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我国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外刊速览     
《轨道交通》2008,(10):28-28
土耳其轨道交通蓬勃发展;托运人对铁路服务的肯定;台湾高速铁路引入新价格;2008年度轨枕市场报告;通信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客运产品设计和营销对其整个发展状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高速铁路客运产品的设计思路,提出了加强高速铁路客运产品营销力度的相关策略,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设定高速铁路客运产品的营销重点,使用灵活有弹性的机制,拓展客票的发售及支付手段,实行积累乘车的优惠措施,拓展产业服务链,缩短旅客的旅行时间等,从而使高速铁路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外刊速览     
《轨道交通》2008,(6):19-19
葡萄牙高速铁路招标;美国T2联盟揭幕;UP无意加州高速铁路计划;西班牙铁路实施欧洲列车控制系统ETCS2级试验工作;美国俄亥俄州公共交通回归铁路。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2010,(2):94-94
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552营业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新建时速250~350km的高速铁路有3676营业公里;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250km的高速铁路有2876营业公里。按照铁道部提出的最新规划,到2012年底,中国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的营业里程将达到1-3万km。2009年,中国铁路投产新线5557km,  相似文献   

11.
对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理论、组成材料、施工和耐久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阐明了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能够满足铁路运输生产的需要,是高速铁路混凝土工程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於岳亮 《轨道交通》2010,(12):74-75
沪杭高速铁路通车营运,到2012年,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3万公里以上,其中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达到8000公里以上,京哈、京沪、京广等主要干线通道将开通运营,“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初具规模。自2007年国产高速列车投入运营,特别是京津城际、武广、郑西、东南沿海等高速铁路陆续开通运营后,高速铁路这一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已被社会普遍接受,并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与百姓对高速列车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一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快、省、便、廉”。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2013,(1):45-45
近日,铁道部发布的高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继续提高列车速度。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解读称,这个速度既包括试验速度,也包括运营速度。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高速铁路科技工作将沿四个重大技术方向展开:高速铁路体系化安全保障技术、高速列车装备谱系化技术、高速铁路能力保持技术和高速铁路可持续性技术。随着以安全性、谱系化、智能化等为发展核心,我国轨道交通正向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4.
陆路交通与经济的协调关系问题是影响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综合运用加权时间成本法、修正引力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测度江苏省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可达性与城市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分析不同陆路交通条件下相关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可达性与经济的协调度均值分别为0.656 8和0.683 0,江苏省陆路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总体为中度协调,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苏锡常的耦合协调度高达0.9以上,为高度协调;南京、镇江、扬州的协调度集中在0.6~0.8之间,呈中度协调;徐州、宿迁、淮安和盐城的协调度集中在0.5~0.6之间,为轻度协调;泰州和连云港的高铁可达性与其经济处于轻度失调状态。针对协调水平不同的城市,提出侧重点不同的发展对策,以助推江苏省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适应高速铁路发展,各国都在积极研制新一代的基于无线通信的铁路信号系统TBS,在分析TSB背景、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TBS应主要解决的问题,介绍TBS在国外的发展情况,探讨无线通信技术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1铁路客运专线的产生与发展 1.1铁路客运专线的概念与特点 1.铁路客运专线的概念 在分析客运专线的时候,将涉及到高速铁路。高速铁路是从速度的数值、技术以及应用背景上来进行界定。我国所指的高速铁路是指相对于传统铁路,在技术上有巨大创新、在旅客运输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铁路客运系统。高速铁路不是传统铁路技术基础上的速度提高,而是全新研制的高速运行的技术系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要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系统工程理论,给出了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思想的内涵;建立了湖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并对区域可持发展系统要素进行了分析,强调民法律保障子系统对湖北省区域可持续系统协调稳定发展的反馈机制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8月20—22日,由西南交通大学、北京麦格集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高速铁路精密测量理论及测绘新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HSRPES2010)在西南交通大学成功召开。本次盛会旨在通过高端学术交流,提高我国高速铁路精密测量研究水平,总结和研讨高速铁路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阶段的测绘高新技术应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高速铁路精密测量及测绘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2008,(4):4-5
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催生了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北海道新干线,世界从此进入高速铁路时代。近半个世纪以来,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2008年北京奥运会,催生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宣告我国正式进入高速铁路时代,这必将为世界高速铁路新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郭凌志  王莹 《轨道交通》2008,(11):64-6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已成为世界交通发展的主题。高速铁路以其快速、大运量、舒适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而我国高速铁路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研究国外高速铁路在技术、运营和维护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了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现状,并对今后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