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采用超前小导管进行隧道支护,并分析了超前支护对隧道拱顶沉降、周边收敛和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前小导管能有效减小拱顶沉降,尤其在支护时效果更显著,沉降值呈台阶状上升;超前小导管对拱底位移控制效果不明显;超前小导管对周边收敛变形的控制效果主要体现在拱腰位置,其次是边墙,最后是拱肩;超前小导管对应力分布的影响不大,水平应力最大值集中在拱腰,竖向应力最大值集中在拱顶和拱底,在黄土隧道开挖过程中应注意拱底、拱顶和拱腰位置处的应力变化。  相似文献   

2.
许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26(3):423-427,434
为探讨小导管注浆范围对隧道稳定性及地面沉降的影响,进行了超前导管注浆加固机理与性能优化的系列离心机模型试验.试验隧道在平面应变条件下的超固结黏土中开挖,小导管注浆加固区设置在圆形隧道开挖面外围,采用具有一定刚度的环状合成树脂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小导管环向布置范围的扩大,隧道塑性区及滑移面由拱顶向拱脚转移,深部土体逐渐开始参与承载,隧道稳定性提高;"洞侧加固"方案对提高加固效果最为经济;覆跨比等于2时,该方案可使黏土隧道施工期间的最大地面沉降减小约10%.   相似文献   

3.
以夹坑隧道浅埋偏压段隧道洞口施工为例,依据隧道地质条件,综合利用砂浆锚杆加小导管注浆加固边仰坡、反压护道处治偏压技术、地表注浆、大管棚超前预加固围岩、预留核心土多台阶开挖技术、隧道拱部加固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径向小导管注浆及临时施做仰拱支护等综合治理加固和超前支护技术措施,并且通过施工监控围岩和地表变形数据,动态反馈施工加固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开挖为背景,应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进行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数值模拟,研究超前小导管在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中的支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能够有效改变支护区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其产生的棚护作用,使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围岩稳定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6):115-116
在地下工程施工进行地层改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超前小导管支护技术。超前小导管支护技术具有超前支护作用,是隧道施工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开挖辅助措施。主要结合贵州省梵净山环线公路杨柳沟至团龙工程第三合同段中核桃湾隧道工程实例,阐述了超前小导管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以上程为实例,阐述大管棚和小导管的施工特点,提出了大管棚和小导管在隧道支护中的综合设计,起到了控制隧道变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受出洞地形条件限制,公路隧道采用传统的超前小导洞出洞施工时,往往会出现施工空间不足、交通不便等问题。以青海省张掖至河南公路牙什尕至同仁段隆务峡5号隧道为实例,通过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结合双层超前小导管法,分析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浅埋小净距山岭隧道出洞技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3):163-164
以贵州省盘兴至兴义高速公路第2合同段民主隧道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进口端左线洞口超前小导管的施工工艺,并在施工中对各个工序进行了控制及检测,为隧道工程超前小导管的施工提供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超前小导管注浆加钢支撑是隧道工程辅助开挖的一种施工工艺,特别适用于地质条件不良的隧道施工。因此,采用符合实际的设计参数,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对于提高隧道超前小导管注浆的施工质量和计量控制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建大跨公路隧道小角度斜交既有线时,如何在施工时控制既有线的沉降技术是工程成功的关键。对既有线采用便梁形式加固既有线由于小角度斜交,跨度大导致加固范围过大,必然造成施工费用高,施工难度大等。通过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隧道施工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隧道施工时既有线两轨道水平高差和前后高差进行分析,得出大跨隧道小角度斜交下穿既有线施工时采用一次施作超长管棚+小导管注浆方式,采用CRD工法施工,并结合既有线预扣轨加固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施工沉降,保证既有线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1.
结合有关工程实例,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浅埋地形偏压覆土厚度,对不同坡度情况下偏压连拱隧道结构受力及围岩屈服破坏等进行施工步骤优化研究,可有效防止由于地形偏压而产生的结构偏压受力的不利情况,实现连拱隧道工程的优化施工.  相似文献   

12.
崔伟 《山西交通科技》2012,(1):81-82,90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隧道经常穿越浅埋偏压地段,以山西平定至阳曲高速公路大南山隧道为例,介绍大南山隧道浅埋偏压地段加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结合郝家里隧道浅埋偏压进洞施工经验,总结了特殊地形条件下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方法,采用洞顶地表注浆加固及沟壁围岩导管注浆加固、局部施作反压墙、减小进洞施工断面、优化爆破设计的综合方案,施工效果良好,可给予类似工程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广乐高速公路梅花隧道穿越山谷浅埋偏压段最小埋深仅12.2m,地质条件差.介绍对施工隧道发生塌方冒顶后的施工处理措施、施工注意事项及处理后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简述凤凰岭隧道进口高边坡斜交进洞施工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忻州—阜平高速公路忻州至长城岭段凤凰岭隧道进口段(马家庄村)的进洞方案选择中,成功地解决了高边坡斜交进洞的难点,保证了安全,提前了工期,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生态。通过总结各施工难点,形成了本施工工法。  相似文献   

16.
洞口浅埋偏压隧道塌方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渝湘高速公路平阳隧道出口端洞口浅埋偏压段塌方原因的分析,确定了合理的隧道塌方处理施工技术方案,采用封闭裂缝、适当清方、注浆加固稳定滑塌体、加长明洞回填反压、施工斜井加快稳定段隧道施工的综合治理措施,成功解决了隧道在浅埋、偏压地质条件下的塌方穿越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上承式钢筋砼箱板拱桥建成后的拱轴线与设计拱轴线发生横桥向偏离,通过计算仿真分析探讨拱轴线偏离对主拱内力和变形的影响,提出了几种改善主拱受力状态的措施,为同类拱桥的施工偏差和加固维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上承式钢筋砼箱板拱桥建成后的拱轴线与设计拱轴线发生横桥向偏离,通过计算仿真分析探讨拱轴线偏离对主拱内力和变形的影响,提出了几种改善主拱受力状态的措施,为同类拱桥的施工偏差和加固维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桩式复合管棚套拱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分析表明该结构既能发挥桩体的支护功能,降低边坡的刷方高度,又能提高套拱结构的承载力,防止管棚套拱的下沉和滑移。为地形偏压和围岩破碎软弱的隧道洞口安全进洞提供了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密集的构造节理,容易在施工中引起掉块、片帮、剥落、坍塌等工程灾害,且容易使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处于偏压状态,对支护结构安全性十分不利。从隧道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依据实测围岩压力值,建立荷载一结构模型,对隧道初支内力进行分析,计算其安全系数,评价粉质黏土段施工采用的初支结构的安全性。计算结果表明:构造节理偏压对隧道支护结构受力较为不利,围岩压力呈不对称分布时,初期支护抗拉安全性较差,需根据实际偏压情况适当加强初期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