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航运”)荣膺“香港优质管理大奖”,这是获此殊荣的第一家中资企业和航运企业,也是中远特色经营管理模式喜获国际认可的熏要标志。2003年,香港航运顺利实施与深圳远洋的重组,成功运作了“一司两地、一司两制”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在短短的两年间组建一支中国第二大沿海运输船队。截至2005年底,香港航运年平均经营管理船舶114艘、870万载重吨,年货运量5千万吨,成为香港最大的航运公司,并跻身全球最大的专业干散货公司前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从2000年~2006年9月,香港航运连续七年狠抓科学管理,实现了远小于市场波动的稳健发展,经营业绩突出,效益屡创新高,成为中远香港集团和中远集团的创利大户,为中远集团闯出了一条超越市场波动、稳健发展的新路,对于集团正在探索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经营管理模式乃至打造“百年中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水运管理》2006,28(10):F0004-F0004
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英文CHS),是中远集团成员企业、中远(香港)集团旗下从事航运主业的核心企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远洋航务》2007,(7):60-60
《中国远洋航务》“十一五”规划将香港列入全国航运物流中心行列,您认力香港是否能够担此大任? 叶海京:作为地区的航运中心,我认同,但香港是否能散物流中心昵?有这个可能,但也有制约因素:香港政府霈要去积极地强化作为航运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的定位,需要定位得非常准确、清晰。  相似文献   

4.
中散集团正式运营,中远香港航运成为了中散集团两大经营平台之一。这是中远香港航运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改革带来的是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3,(10):116-118
19世纪的香港,从航运起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经过160多年的洗礼、社会变迁以及经济转型发展成为今日被全球认可的航运中心。看着络绎不绝的船舶,倾听港口繁忙的笛鸣,我们不禁感叹,是怎样的历史让这颗东方明珠如此独具魅力,而坐落于维多利亚港畔的香港海事博物馆就恰如一位装满故事的倾诉者,向我们娓娓道来香港与大陆以及世界紧密相连的独具特色的航运史。  相似文献   

6.
《珠江水运》2014,(2):93-93
广西贵港市宝丰航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主要业务是经营珠江水系内河省际货船运输,广西、广东各对外开放口岸往来香港、澳门间水路货物运输、公司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富有凝聚力纵行珠三角、香港、澳门的航运队伍,  相似文献   

7.
内地──香港航运问题合作研讨会在香港举行应香港航运界联谊会等单位的邀请,以林祖乙为团长、彭德清为高级顾问的中国航海学会代表团出席了今年7月在香港举办的“内地──香港航运问题合作研讨会”。会议主题为:如何保持和发展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两地176名航...  相似文献   

8.
3月4日,中国远洋所属的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喜获“香港最多船舶注册总吨位奖”和“东京和巴黎备忘录港口国监督联盟检查中表现最卓越的船舶管理公司”2008年奖项。至此,香港航运已连续第八年摘取“香港最多船舶注册总吨位奖”的奖牌。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运》2008,31(5):50-51
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目前伦敦、新加坡、香港是公认的世界航运中心,可是他们并不标榜自己是航运中心。因为航运中心更为重要的功能是带来贸易发展,在资源配置方面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1997年的香港回归,香港与中国内地间的航线变成了一条国内航线。然而,在“一国两制”的国策下,这一特别的航运市场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香港与内地间水上运输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1997—2000年两地间的航运量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及预测,并对海峡两岸直航等因素对香港内地间的航运冲击进行了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11.
务实高效的香港PSC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心 《中国船检》2008,(2):60-61
香港是东京备忘录的创始成员之一,其PSC检查务实而高效,检查官水平很高,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既保证了香港这个航运中心的海运物流高速发展,又成功地采取滞留等手段排除了很多低标准船驶港,维护了香港水域的安全。这与香港海事处的政策方针和其PSC官员的高素质有着很大关系。香港由于其地缘的特点,是中国大陆和台湾、东南亚及欧洲、美洲船舶海运货物的集散港口,这也造就了其亚洲航运中心的地位。香港政府既要维持其航运中心的地位,政策上又要保证船舶航行香港的热情,而低标准船对港口的巨大危害也同样令海事处官员寝食难安。  相似文献   

12.
中远香港集团在跨越发展的过程中,打造了中远香港集团、中远香港航运、中远太平洋、中远国际、中远货柜代理等一批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13.
纪事     
《中国远洋航务》2007,(7):14-17
就整体竞争力而言,内地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够与香港并驾齐驱,香港还继续保持着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航海教育研究》2010,(4):11-11
作为“香港航运周”的重点活动之一,香港海员工会航海研习中心2010年10月28日正式开幕。香港成立航海研习中心,是要协助提高海员整体航运水平及供有意参加专业牌照考试升级的船员使用,期望借此对香港国际航运中心作出贡献。香港海员工会目前正积极推广航海研习中心,期望该中心日后成为为本地和非本地的海员提供充实航海技能的重要场地。  相似文献   

15.
《航海教育研究》2013,(1):20-20
"教育及职业博览2013"于2013年1月31日至2月3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为吸引航运人才,香港航运发展局在展会上设置展位,介绍航海训练以及香港航运服务界各类技术和专业的工作性质及入职条件,包括船舶管理、船舶融资、船务经纪、海事保险、海事法律及海事仲裁等,也介绍了海事处的专业职位。展出的资料详列香港大专院校所提供有关航运服务的各类教育课程以及由政府资助的相关训练奖励计划或奖学金计划,包括航海训练奖励计划、船舶维修训练奖励计划、香港航运及物流奖学金计划、香港海事法律奖学金计划等。  相似文献   

16.
9月2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深圳绿色航运新闻发布会,公布《深圳市港口、船舶岸电设施和船用低硫油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深圳市人居环境委,交通运输委、海事局、能源基金会(中国)的领导以及港口航运企业代表出席了发布会。香港特区政府环境局副局长陆恭蕙女士以及来自香港船东会、香港班轮协会和香港港航企业的代表及境外媒体也应邀出席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17.
一份优秀的答卷中远(香港)航运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侧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航运业遭受了巨大冲击,国际上一批航运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同样处于市场风口浪尖的中远香港航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航运”)却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2008年,香港航运经营业绩继2007年后再创新高;2009年,香港航运在处于低谷的航运市场环境下再创良好的效益,为集团2009年实现整体盈利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珠江水运》2014,(1):93-93
广西贵港市宝丰航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主要业务是经营珠江水系内河省际货船运输,广西、广东各对外开放口岸往来香港、澳门间水路货物运输公司建立了一支实力雄厚、富有凝聚力纵行珠三角、香港、澳门的航运队伍,拥有高层管理人员和本地的航运业精英多名,管理层9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相似文献   

19.
2001年,中远(香港)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航运”)荣膺“香港优质管理大奖”,这是获此殊荣的第一家中资企业和航运企业,也是中远特色经营管理模式喜获国际认可的重要标志。2003年,香港航运顺利实施与深圳远洋的重组,成功运作了“一司两地、一司两制”的经营管理模式,并在短短的两年间组建一支中国第二大沿海运输船队。截至2005年底,香港航运年平均经营管理船舶114艘、870万载重吨,年货运量5千万吨,成为香港最大的航运公司,并跻身全球最大的专业干散货公司前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从2000年~2006年(1~9月),香港航运连续七年狠抓科学管…  相似文献   

20.
一心 《中国船检》2008,(12):46-51
香港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独立商船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世界航运危机中,香港众船王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从而导致了截然不同的企业发展轨迹。今天,当世界金融危机演变成经济危机,进而侵袭航运市场时,航运业再一次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寒冬中如何求得生存发展,回眸香港船王们当年的决策得失或许对我们今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