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地铁区间隧道浅埋暗挖法穿越高层建筑物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北京地铁10号线10标段区间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穿越国际村2号楼高层建筑物,其中地面28层、地下2层。由于区间隧道穿越地段及隧道顶底板基本处于透水性很强的沙层中,施工风险极高、难度很大。介绍该区段的工程特点,详细分析区段的施工方案及其特点,采用抗滑隔离桩、钢管井、改性水玻璃加固土体、台阶法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大西客运专线上白隧道全长1 717 m,全隧洞身范围均穿越不同厚度的干燥粉细砂层,最大开挖断面187.08 m~2。施工中,针对隧道全断面为干燥粉细砂地层提出了超前水平旋喷咬合桩预加固技术和多台阶预留核心土顺次开挖法,采用三维数值方法从隧道变形、支护结构受力及塑性区分布等方面揭示了全断面为粉细砂层隧道的施工过程力学行为,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对指导该隧道的施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六潜高速公路LY-06标工程康皮畈2号隧道施工YK54+845~YK54+886段时,其右线岳西端隧道出口段约73m的位置位于两山体之间的山洼冲积地段,为长年冲积形成的松散地表,含有浮土、碎碴、杂草,该隧道穿越该段地表较浅,为典型的浅埋松散地段。介绍在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顺利穿越松散地段的情况下对明挖、半明半暗、暗挖等方案取舍的情况,并最终采用地表回填注浆加固、抗滑钢管桩、坡面钢管注浆加固、超前长管棚、自进式锚杆等综合处理措施成功穿越的暗挖方案。对隧道内的结构处理、施工掘进方案的选择及主要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4.
索晓明 《铁道勘察》2005,31(2):62-64
北京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西北风道的设计位置距天坛公园既有建筑物过近,无法采用常规的加固隔离技术。为确保建筑物及地铁结构的安全,采用了树根桩加固技术对该建筑物基础进行加固处理。介绍了树根桩加固建筑物的方案设计和施工工艺。通过施工验证,该建筑物及地铁风道沉降量均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变形规律也与设计计算相符。  相似文献   

5.
任杰 《铁道勘察》2021,(2):134-139
地铁车站端头附近建筑物易受基坑降水、基坑开挖、盾构始发、盾构掘进等多重影响。为研究新建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老旧建筑的影响,以太原地铁2号线某盾构区间为例,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情况,设计提出如下措施:(1)盾构始发采用“钢套筒+洞外3 m冻结壁”的加固措施;(2)建筑物外侧打设复合锚杆桩主动加固建筑物;(3)盾构管片采用多孔管片,盾构通过后再注浆加固地层。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表明,“钢套筒+洞外3 m冻结壁”的加固措施可有效保证富水砂层盾构始发的施工安全;盾构隧道侧穿建筑时,采用复合锚杆桩可有效控制建筑沉降。  相似文献   

6.
注浆技术是地层加固的重要技术之一。新宝塔山隧道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地层岩性差、不良地质条件多、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相邻、穿越较多的地表建筑物、存在局部覆土较浅地段等。结合新宝塔山隧道浅埋段注浆加固工程,介绍了浆液类型选择,注浆参数的确定和注浆工艺的完善等。  相似文献   

7.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陆翔路站~潘广路站区间隧道工程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切削穿越建筑物桩群施工技术,并对其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同类型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净距穿越两栋建筑物的地铁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和两侧建筑物倾斜的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建筑物及其桩基础的影响。结果表明:后行线(北线)开挖引起的隧道轴线上方地表沉降略小于先行线(南线),两者叠加形成的沉降槽呈偏W形;开挖面位置一定时,桩顶沉降大于水平位移,桩底沉降与水平位移接近;随着开挖面接近桩,桩顶沉降和桩底水平位移逐渐增大,在开挖面通过2倍洞径后桩底水平位移逐渐趋于稳定,在开挖面通过6倍洞径后桩顶沉降逐渐趋于稳定;随着开挖面接近桩,桩顶及桩底水平位移朝向隧道,桩中部则远离隧道。  相似文献   

9.
深港隧道下穿运营地铁和商业街地层沉降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广深港客运专线深港隧道下穿深圳地铁1号线、地下商业街工程,综合应用拱部高压水平旋喷桩、长管棚、超前深孔预注浆作为隧道超前支护,采用洞桩法施做钻孔灌注桩和桩间咬合旋喷桩作为隧道两侧的围护结构,CRD法开挖和支护,以及施工过程实时监控量测,及时反馈、指导施工,通过小导洞对隧道上方地层实施加固补偿注浆,分层分部位加固土体,精确控制沉降,确保隧道上方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地铁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结合北京地铁8号线清河小营站—永泰庄站区间,阐述了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施工参数和工艺流程。隧道在穿越一些重大管线时,施工风险较大,对施工要求较高。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清河小营站—永泰庄站区间右线岔线段为矿山法大断面,采用袖阀管注浆加固技术成功穿越了风险源,确保了风险源及隧道自身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