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工程》编辑部组织承办的联邦德国船舶及海上设备新技术报告会于1987年12月4日至5日在上海举行。联邦德国驻沪总领事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程望副理事长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讲了话,欢迎和祝贺中德双方在船舶与近海工程等领域内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在开幕式上联邦德国船级社的格利克先生作了题为“近年来西德造船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发展”的报告,受到出席开幕式从事船舶和近海工程研究设计、施工、教学等单位一百多位领导和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据联邦德国《汉莎》杂志1986年第1、2期合刊报道,及荷瓦兹-德意志造船公司(HDW)关于“未来船舶”的技术资料介绍,两艘“未来船舶”的首制船已于1985年建成,并已交付联邦德国船东投入营运。另有四艘这种类型的船舶已接到定单。据称,“未来船舶”的开发是由该国政府支持的一个研究项目,是数年前在研究和技术部主持下进行的。总共有30个著名的工业企  相似文献   

3.
由联邦德国机械制造业协会(VDMA)、造船工业协会和汉堡商会组织的联邦德国造船工业代表团一行三十三人于十一月廿八日至卅日在沪举行船舶技术发展学术报告会。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董事长、上海船舶工业公司董事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程望、联邦德国驻沪总领事齐澳多博士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工程》主编朱淞同志主持。报告会按近海工程、船舶轮机、船舶电气三个专题进行。会后,代表团一行参观了上海船厂和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并进行了技术座谈。  相似文献   

4.
为发展适应下个世纪需要的船舶,日本运输省邀集美国等有关人士举行了一次“以二十一世纪为目标的船舶技术国际讨论会”。英国Shell International Marine Ltd公司技术负责人克拉乌山、美国Se"一Land SerViee公司技术副经理、联邦德国造船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5.
一、实船稳性测定联邦德国劳氏船级社(GL)规定,凡联邦德国船舶都必须有一套供船长实测稳性用的曲线和图册。在出口联邦德国的4400吨级货船中作者用PC—1500微机进行研究和计算,解决了全部计算问题,计算结果取得了GL的批准。其原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船艇》1987,(8)
最近,联邦德国汉堡的一家公司,设计出一种船舶事故记录器。这种记录器的原型机现已安装在哈帕格一劳埃德公司的“斯图加特快船”上,开始进行为期两年的海上试验。该记录器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确定事故的原因。它安装在驾驶室顶部的船舶天线呼救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船     
据英国《Marine Engineers Review》杂志1990年2月期报道,联邦德国一家公司在政府研究发展部及一所学校的合作下,正在研究用太阳能作为推进动力的船舶。目前,他们已制成了一艘7.2m长的样船。同时该公司正在使用同样的太阳能原理,设计13m长可载客25人的渡船。  相似文献   

8.
邵天骏 《造船技术》1989,(7):8-11,33
船体生产设计阶段改图是详细设计阶段改图的延续和发展,图纸质量的好坏、设计周期的长短,直接对船体施工带来影响。本文以沪东造船厂为联邦德国建造的2700箱集装箱船为例,列出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改图步骤,为一些制造难度大,质量要求高,规范要求严的大型船舶、复杂型船舶、未来型船舶的设计改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传统船舶的深度融合,船舶技术由自动化向自主化方向"进化",船舶自主化技术的应用将引发船舶行业的技术革命,为船舶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同时,船舶自主化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产品规范、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方面尚未成熟,而自动化技术在船舶领域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应用经验,技术及配套体系相对完善,船舶自主化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即借鉴了船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泸州市退休科技人员协会会员黄永泉同志发明的,特别适用于船舶艉轴的一种“可调式转轴密封装置及自动循环润滑系统”,已于1985年先后在我国,以及日本、英国和联邦德国申请了专利,并于1986年经上述四国专利局审查予以公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成为了一项研究热点,虚拟现实技术将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不仅在服务业获得广泛应用,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展开。在船舶制造过程中,船体的装配环节往往决定了船舶的质量。因此,研究一种合理的船体装配模拟手段对缩短船舶制造周期,提高船舶制造质量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然后针对船体装配工艺和环节做了详细描述,最后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研究了一种船体装配的仿真技术。本研究对提高船舶装配质量和安装效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在船舶装配与制造业内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船舶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港口船舶的监控系统是船舶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港口船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了船舶监控系统的发展以及控制器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港口船舶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最后给出了监控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架构。这对于促进我国港口船舶监控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控制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船舶自动化技术日新月异。嵌入式是集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嵌入式技术给船舶自动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机会。嵌入式系统的诸多优点完全满足现代船舶智能化、信息化和效率化的发展需求,必将引领下一代船舶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本文首先设计一种基于嵌入式的船舶机舱监控系统装置,并将以船舶电站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船舶电站监控系统的架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院于1981年3月8日~14日在上海召开了海洋开发装备技术发展方向座谈会。参加会议的除院属各研究所外,还邀请了石油部规划研究院、海军医学研究所等单位代表,共同就海洋开发装备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参加会议的代表共85名。会议由六机部副部长、中国船舶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船舶科学研究院技术委员会主任林毅同志主持,并作了“充分利用现有船舶研究设计力量向海洋进军”的动员报告。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研  相似文献   

15.
王德祥 《造船技术》1990,(6):37-40,27
被国际航运界誉为“未来型”船舶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冷藏集装箱船“柏林快航”号拥有2700个集装箱。作者以其切身经历和体会在本文中介绍了该船的概况,主要技术难点;联邦德国在设计思想方面值得学习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据《HANSA》杂志1984年№9报道,造船厂、海洋工程建造厂及驳船建造厂的生产率和利润,在西欧,特别是联邦德国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造船部门的订货量已减少到下限境地。据称:外国的船厂,特别是远东的船厂对新造船舶提出了非常便宜的报价,而欧洲的船厂只有造出周期更短,效率更高,质量更好的船舶才能与之竞争。欧洲厂商打算用已掌握的专有技术、科学知识和经验去开创新  相似文献   

17.
船舶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进展与评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船舶振动危害、现象与振源、阻尼技术及其在船舶上的应用、船舶振动隔离技术、动力吸振器的研究以及整船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诸方面综述了船舶振动控制技术的进展,重点关注了近几年来主动控制技术在船舶振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并对今后船舶振动控制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局域网和卫星通信的工业网络获得了迅速发展。船联网是一种将物联网和船舶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船舶网络,这种网络的设计目标在于优化船舶之间、船舶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水平,提高船舶调度和物流管理。本文分析了新型船联网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开发了船联网数据存储与信号切换的硬件系统,并重点研究了船联网跨区域的数据关联与存储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现代船舶的管理朝着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同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驱动下,船舶安全技术朝着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这对于船舶航行过程中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以及处理变得十分便捷。本文基于单片机技术原理,研究了船舶主轴扭矩以及转速信号的采集系统设计。本文分析了单片机的技术原理,研究了船舶主轴扭矩以及转速测量技术原理,并且设计出了信号采集的整体系统。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船舶主轴扭矩以及转速信号的采集技术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苏联《青年技术》杂志报道,联邦德国何瓦利特造船公司建造了一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船“夫尼克斯”号。这艘21万吨级的巨型船舶长380m,型宽81.5m(设计水线面宽57m),吃水11m,水面至甲板的高度为13米,最高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