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11月24日,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部件)与全球汽车内饰行业的领导者江森自控举行了签约仪式,双方宣布将合资建立广州江森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主要生产仪表板、副仪表板及其他汽车内饰产品。  相似文献   

2.
研究分析并论证生物基可降解的聚乳酸材料替代石油基工程塑料在汽车内饰部件应用的可行性。通过1年的自然环境湿热老化试验,验证了聚乳酸材料的耐水解和耐候性,证实聚乳酸可以满足汽车内饰部件的长周期使用要求。通过对量产车型的顶灯壳体进行试模和性能测试,证实聚乳酸材料可以满足汽车内饰部件的设计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3.
当今汽车行业需要具有成本效益的汽车部件,不仅要求重量更轻,而且还需要保持功能性且具有高品质性能。汽车的内饰设计由不同部件的“外观”和“触感”决定,例如车门装饰板和门板。外部密封系统必须集精美外观、出色的长期耐久性以及高密封性能于一身。热塑性硫化弹性体(TPV)与聚丙烯结合使用时,可以提供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满足汽车行业的需求。它们具备低密度、优异的部件/成本比例以及卓越的加工性能等优点。在本文中,将介绍两种新的热塑性硫化弹性体概念。其中一种适用于汽车内饰,用作聚丙烯的二次成型表层包胶;另一种是新型高流动性热塑性硫化弹性体,用于直接固定密封玻璃和任何其它要求精美外观的工程部件。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格拉默股份公司与一汽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长春汽富晟集团在长春签署协议,正式成立汽车内饰零部件合资公司——长春富晟格拉默车辆部件有限公司,双方分别持有新合资公司50%的股份。据了解,合资公司将为一汽集团及其国内外合作伙伴研发和生产各类汽车内饰零部件,格拉默将致力于中  相似文献   

5.
汽车内饰带给人直观、舒适的感觉,直接影响汽车的商品形象,文章综述了汽车内饰材料的研究进展,从面饰材料、缓冲材料和内饰骨架等方面介绍了其在内饰件中的应用,并针对具体部件作以详细解析。随着新型材料的发展,各种改性、增强材料也在内饰的应用日益广泛,极大改善了内饰材料的使用性和舒适性行业的发展,必然促使材料的振兴,展望了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汽车用塑料的发展与动向地分析,结合我国汽车用塑料发展现状,对外装部件内饰制品提出了今后发展方向,同时指出了汽车塑料件的回收和利用是今后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汽车内饰,将是世界汽车公司竞争的下一个战场。据调查,2003年国内上市的55款新车中,将内饰作为卖点的车屈指可数。只有在爱丽舍SX/VTS(真皮内饰/金属感内饰风格)、广州本田新雅阁(内饰有较大提升),03款NISSAN新蓝鸟(内饰豪华)等产品的卖点栏中出现了内饰的字眼。  相似文献   

8.
汽车内饰材料是汽车内部的主要组件之一。GB 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规定了汽车内饰材料相关试验内容,根据实际试验经验,对内饰材料的燃烧机理进行阐释,并对能力验证进行说明,梳理出汽车内饰材料能力验证关键点,提炼出标准中没有明确的试验细节,总结经验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9.
车门内饰板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正伟 《汽车工程师》2012,(3):44-46,63
车门内饰板对汽车内饰整体的美观性、乘坐舒适性、使用方便性及安全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车门内饰板设计在车身设计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归纳分析车门内饰板的典型结构形式、其与周边各系统部件的关系以及试验验证方法,提出了车门内饰板的设计开发思路,总结归纳了设计开发方法及要点,用以确保车门内饰板设计开发的正确性,从而确保整车内饰品质,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0.
汽车内饰面料是重要的内饰表皮材料。随着汽车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汽车内饰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汽车内饰面料的创新研发变得越来越重要。围绕着汽车内饰面料的感知质量提升和功能价值附加,从纤维材料制造技术、面料织造技术、染整加工技术以及后加工技术等4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汽车内饰面料产品的先进制造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创新应用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新的驾乘体验,为汽车内饰面料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1.
4月14日,在一片锣鼓欢庆声中,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开业。该公司是中国汽车民族自主品牌的先驱者奇瑞与全球汽车内饰行业的领导者江森自控共同组建的首家专业汽车内饰系统以及汽车零部件合资企业,  相似文献   

12.
运用CAE分析,采用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两种结构优化手段,提供了一种全新汽车内饰设计方法。在某车型项目中应用此法有效控制了副仪表板等内饰零件的重量,并减重10%~20%左右。还建立了一项内饰零件通用的减重优化流程,并可将其推广应用到其它内饰零件上,满足了整车经济性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体验经济时代(在消费过程中追求顾客满意、注重自我体验),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兴产业,不断受到人们的追捧,其内饰比外观更为重要。在新能源汽车的内饰中,许多零部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互动性,这也是用户了解新能源汽车内饰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智能化时代的背景下,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单纯地将智能技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其内饰造型、人机交互和使用体验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人机工程学是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出发点,掌握用户形象认知是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关键。因此,本文从用户的认知角度来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内饰设计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以一汽生产的高尔夫和奥迪轿车为例,介绍汽车内饰塑料件的使用状况及在选择汽车内饰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并从产品设计及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介绍汽车内饰塑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甘景香 《专用汽车》2023,(12):68-70
汽车内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车辆的销售,对设计师来说,做好CMF设计能够赋予汽车内部更好的空间氛围,让内饰有效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基于创新角度而言,设计师应当结合现代消费者的实际需要着手,对材料、色彩以及表面处理工艺予以合理协调,确保汽车内饰能够带给消费者良好的驾驶和乘坐体验。据此,结合实际工作研究,探讨了汽车内饰CMF设计风格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EPP材料的综合特性,并对比了汽车内饰常用的几种泡沫材料的散发性能,结果表明,EPP材料的气味性和VOC散发性要明显优于其他几种泡沫材料;综述了EPP材料在汽车内饰部件中的应用,EPP材料以比重轻、低气味、低散发、可100%回收利用、综合性能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内饰件中;最后对EPP材料在汽车内饰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轿车情报》2013,(11):36-36
生在皇城下,却天天要忍受从早到晚的堵车、PM25超标几百倍的脏空气,当然,时不时来场沙尘暴或是暴雨天,那就更糟糕了。沙尘暴会损坏我们汽车的车漆,使得汽车的车漆变得“斑斑点点”。也会使得汽车的机械部件过度磨损,还能进入空调系统导致空调出现异味。被沙尘暴肆虐过的内饰也会变得很脏。  相似文献   

18.
汽车内饰的色彩、纹理搭配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元素之一,不同色彩的搭配会带给使用者不同的情感体验。文章将通过对各类色彩情绪的搭配、分析,探索如何提升商用汽车内饰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和规律性,并将其应用到商用汽车内饰色彩设计中去。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配件》2013,(11):13-13
据报道,美国汽车零部件巨头江森自控日前确认,其正在考虑将旗下汽车电子产品业务进行出售,但否认了计划出售汽车内饰业务的消息。  相似文献   

20.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之一,系统地分析及验证了汽车部件使用改性聚乳酸材料的可行性。改性聚乳酸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汽车用传统工程塑料(如ABS、PP等)相当,具有应用于汽车内饰部件的可行性。根据汽车一般内饰件对塑料材料的要求,对改性聚乳酸材料展开了一系列性能验证,结合内饰板试模验证结果,认为改性聚乳酸材料能够满足一般汽车内饰件的使用要求,具有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