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6 毫秒
1.
省界隧道在施工期间遇到大型岩溶充填物,隧道拱顶及左侧全为岩溶充填物。岩溶段长度约30m,埋深约100m,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时逢降雨,岩溶充填物在地表水的作用下下滑,使初期支护严重超载,致使隧道发生坍塌。文中介绍了隧道的病害情况,并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运营岩溶隧道涌水涌泥地质灾害是岩溶地区隧道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首先对场区进行详细的勘察,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涌水涌泥基本特征;然后进行成因工程地质分析。结果表明:岩溶隧道在强降雨、地质、隧道结构等诸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涌水涌泥。  相似文献   

3.
大支坪隧道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於开炳  黄琨 《中国水运》2009,(3):161-162
通过大支坪隧道区多阶段的地质勘察成果,以及隧道施工揭示的地质和涌水情况,对隧道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重新分析和总结,全面阐述了隧道区地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及其对隧道的影响,为隧道的施工动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频大地电磁法在宜万铁路隧道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坡拉 《中国水运》2009,(8):195-196
宜万铁路沿线碳酸盐岩广泛分布,地表岩溶类型齐全,地下岩溶洞穴十分发育。运用高频大地电磁测深法,对宜万铁路深埋岩溶隧道进行勘察,根据勘察的视电阻率异常区,设计钻探井位。根据已开挖的资料统计,较大型溶洞暗河均位于电磁测深的低电阻异常范围内。本文以大支坪岩溶隧道为例,说明高频大地电磁法是一种有效的铁路岩溶勘察方法,适用于复杂地形条件下深埋岩溶隧道的勘探。  相似文献   

5.
在西南山区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通常会遇见岩溶灾害问题,身处于喀斯特地质条件下的贵阳城市轨道交通岩溶灾害问题尤为突出。城市轨道交通隧道顶部的隐伏溶洞会给隧道施工和运营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文依托贵阳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工程背景,利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研究顶部溶洞在不同尺寸和距离情况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围岩的顶部沉降位移、水平收敛及衬砌内力的影响。对以后类似区域隧道施工及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岩溶地区修筑的隧道越来越多。为了准确掌握隧道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就需要在施工中采用超前地质预报来预测隧道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情况。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岩溶地区地质雷达探测图像的特点,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地质雷达探测方法,实例表明在岩溶地区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矿山法施工的铁路及公路隧道,在洞身开挖、初衬、二次衬砌及围岩监控等工序操作时,遇到的常见施工质量问题进及采取的有效处治方法,制定了相应的的预控措施,尤其对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时的溶洞处治技术给出了详细的处治方法,为工程施工的实际经验,希望对隧道施工的存在问题处治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威胁,如不能及时发现将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所以超前地质预报是隧道施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地质雷达是分辨率较高的一种物探仪器,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在超前地质预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对于掌子面前方的溶洞具有一定的识别能力。黔大高速东清段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其土老冲隧道和保罗山隧道的隧址区的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属于典型的岩溶隧道。通过对实际预报案例的研究,分析了岩溶裂隙和溶洞的雷达波形特征,以期对今后该区域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提高地质雷达图像解译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岩溶是可溶岩区域施工环节中所遇到的一种非常常见的地貌,并且其岩溶的形态以及其水发育都有着不确定因素,这都会对隧道施工的开展造成极大程度上的影响,更是隧道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最为突出的缺陷。文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论证了在作业的环节中接触岩溶水问题的常用手段,借助在底部配置对应的涵洞或是引水来解决涌水,并对处理的结果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在今后的施工环节中对处理岩溶水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岩溶地区洞湾隧道营运期间发生的渗漏水及涌水等病害,根据该隧道所处的地质环境,分析了隧道产生该类水病害的原因,除介绍了常见的渗漏水处裂缝处理措施外,重点对交通影响最为严重的涌水病害从两个不同处理思路提出了打设泄水洞和扩建边水沟等措施,以期为类似营运隧道病害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溶洞洞穴的存在易造成隧道围岩塌陷压垮二衬或悬空造成开裂等病害,给隧道施工、运营安全造成威胁。针对古石背隧道施工在隧道拱顶、侧面、拱脚、仰拱底部等位置出现岩溶洞穴的情况,根据溶洞对隧道不同影响和施工条件,采用了清除充填物、回填片石夯实或砼、注浆加固填充物、钢筋砼护拱、钢筋砼板跨越、封闭地表塌陷、疏排地表水等综合治理措施,施工结果表明治理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2.
在高风险岩溶隧道注浆材料的研制中,为了确定水下抗分散剂的种类、掺量,初选了2种水下抗分散剂 P,H,通过直观观察优选出一种 H,再通过测试不同掺量下试件的强度,确定掺量大小。最后通过 pH 值测试、水陆强度比试验评价水下抗分散性能。结果表明,掺入适量的 H 后,浆液水下抗分散性能良好,有利于封堵高压、富水岩溶区的突水、涌泥。  相似文献   

13.
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成孔(溶洞)的设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剑红 《水运工程》2004,(3):121-123
广东省多数地区位于石灰岩发育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给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施工单位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但这只是在发生事故以后被动地处理,处理费用惊人。如何处理溶洞是工程师们不断探索的。本文就岩溶地区钻孔灌注桩处在溶洞处的设计处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电工程建设中广泛存在的岩溶问题,结合地质勘查资料,在分析区域地质环境、库区岩性、地质构造等条件的基础上,对裂隙性岩溶的分布规律与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资料分析表明,该坝肩的岩溶是风化卸荷与构造作用等内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北方岩溶形成的典型模式之一。鉴于裂隙性岩溶的空间位置的重要性,结合现场压水试验资料,对坝肩岩体的渗透参数取值进行了探讨,并对岩溶渗漏问题和加固防渗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为岩溶渗漏加固方案的选取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依据大量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室内实验室实验、现场静载荷实验、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机数值模拟等,对岩溶地区桩基承载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当前的相关规范作了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在岩溶地区,当岩溶顶板安全厚度范围外存在溶洞时,可不考虑溶洞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岩土总侧阻和嵌总端阻组成;2)当岩溶顶板安全厚度范围内存在溶洞或裂隙时,应考虑其对桩基承载力的不利影响,单桩竖向承载力可由摩擦力决定,且需要验算顶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谭秋 《中国水运》2007,7(10):118-119
岩溶地区桥粱基础的设计是经常遇到且又难以处理的一种特殊情况。结合某新建铁路工程岩溶地区的桥梁基础设计,简要介绍岩溶地区桥梁基础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高密度电法的技术原理、优越性及设备组成,通过对阁丫沟大桥下伏岩溶的高密度电法技术应用成果分析,说明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能准确地查明地下岩溶情况,推测埋深和规模,并通过钻探验证其在岩溶勘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运用钻探、物探等综合勘察的方法查明镇胜高速公路K71+460~K71+550岩溶路基的下伏大型溶洞的规模、发育特征,应用FLAC2D数值分析,对敞口的溶洞顶板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并通过深层位移监测,证明桥台基础在施工及运营期内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曾凡友 《水运工程》2005,(12):64-67,75
通过认真调查岩溶地区地质情况,提出岩溶地区桩基设计、施工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