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概述通常发动机烧机油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气缸磨损严重;活塞环对口、装反或弹性下降;气门油封老化或损坏,气门导管与气门杆的配合间隙过大,气门导管松动;活塞与气缸壁间隙过大;机油油面过高;曲轴箱强制通风阀损坏和废气涡轮增压器油封损坏或回油管堵塞等。然而上述这些烧机油的原因,一般是指在用车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其发动机的配合副,如活塞与气缸、气门导管与气门杆等因磨损配合间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技术》2007,(1):82-88
故障一 故障现象: 一辆广东天马KTM150-8型骑式车行驶约5 000 km时,车主更换机油,并调节了气门.转天后发现,该车无论电起动还是脚踏起动,都无法使车辆正常工作,故障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3.
当发动机气缸、活塞和活塞环配合间隙不当、磨损失常,或因气门导管与气门杆间隙过大,气门油封失效,即会引起发动机烧机油。发动机烧机油,不仅浪费了油料,增加了车辆的费用,而且还会使发动机运转不稳,缸内积炭增加,发动机过热,这又进一步加剧了活塞、活塞环与气缸的磨损,使发动机技术性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发动机烧机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预防并及时治理发动机出现的烧机油故障。  相似文献   

4.
正故障现象一辆累计行驶里程约为45万km的2015款东风凯德斯厢式货车,发动机型号为ISB3.9-125E40A,最大输出功率92 kW,国五排放标准,发动机因烧机油送修理厂大修后出现发动机无法起动的故障现象。故障诊断笔者询问车主得知,该发动机因烧机油进厂大修,维修过程中更换了缸套、活塞及活塞环、气门油封、气缸垫,没有涉及其他零部件的更换,正时装配也没有问题。连接故障检测仪读取发动机控制单元的故障代码,  相似文献   

5.
<正>1发动机拉缸1.1故障现象拉缸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早期拉缸发动机响声不大,在加大油门或断续地加速时,从加机油口能听到曲轴箱发出"嘣嘣"的响声。此响声是气缸压缩爆发时气体下漏曲轴箱产生的,有时从加机油口处窜出油烟,这就是早期拉缸。  相似文献   

6.
一辆奥迪A6 1.8T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突然熄火,无法再次起动,遂被牵引至我站进行维修。进厂后进行起动试验时机油尺窜出,根据经验判断可能是“拉缸”,压缩气体经油尺管冒出。拆下火花塞,发现火花塞中心电极已烧损脱落;拆下气缸盖,看到第四缸活塞烧顶,有三分之一已熔化变形,粘结在分析为使用的燃油中含有添加物,燃烧时产生胶质,车辆停放一段时间后气门被粘住,无法正常关闭或关闭不严,导致发动机无法起动。遇到这种情况可先放掉防冻液,加入开水起动车辆,然后再换上防冻液。  相似文献   

7.
故障现象一辆福田轻卡车(配置扬柴YZ4105QF发动机),由于发动机气缸体产生裂纹而更换了发动机气缸体和四配套。该车出厂3天后,车主反映该车在长途行驶途中发动机产生异响,要求现场救援。故障诊断技术人员到现场后,检查机油、冷却液,均正常。起动发动机后,机油压力明显偏低;突然加速,发动机发出"铛铛"的响声,经诊断为连杆轴承响。将车拖回修理厂后,解体发动机后发现第1缸连杆轴承烧熔(图1),凸轮轴第1缸连杆轴颈油孔被轴承熔化后堵  相似文献   

8.
调整气门间隙有好几种办法,但好多司助人员不知道发动机各缸工作顺序,且就车(就机)调整,无法看到飞轮与飞轮壳标记,也无法看到曲轴及带轮上的标记.下面介绍一种是我们在长期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简单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卸下各缸喷油器或火花塞,卸下气门室盖.然后摇转曲轴,当听到有两个气缸(四缸发动机)或三个气缸(六缸发动机)的喷油器或火花塞插孔有进气现象时(另几  相似文献   

9.
例一:一辆解放CA1091型货车,行驶途中突然熄火后起动不着.驾驶员检查油、电路均正常.将车拖进修理厂,修理工分析认为是气门关闭不严漏气,气缸压力低,因而不易起动.用气缸压力表测量,气缸压力的确低于标准,气门有漏气现象.重新研磨气门后,又校对点火时间,再检查油、电路,都无故障.装复后起动,只听见"突、突"二三声响后,再未起动着火.  相似文献   

10.
故障诊断:我在更换492Q型发动机气缸垫后,发现起动后,气门脚声音较大。初时怀疑气门间隙未调整好,于是重新调整,再起动,声音仍很大,更有一种近乎干摩擦的异响,连忙熄火,打开气门室罩盖,经仔细检查,发现室内缺油,原因是缸体后部与缸盖相通的机油孔被气缸垫堵住了,气门室内机件因得不到充分的油料润滑,故发出异响。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烧机油”会导致发动机积碳过多 ,动力性下降 ,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检查发动机是否“烧机油”时 ,应区分发动机的新旧。新装的发动机烧机油的主要原因 : 活塞环弹力过弱或装反 ; 发动机没有磨合好 (还需继续磨合 ,这里是指轻微烧机油的发动机 ) ; 新镗磨的缸套太粗糙 (这样的发动机温度很容易升高 )。旧发动机烧机油的主要原因 : 活塞环对口或抱住 ; 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 ;活塞与气缸都被拉出沟痕 ;活塞环端隙、侧隙、背隙都过大 ; 气门杆与气门导管磨损严重 ,间隙增大 ; 空气滤清器堵塞 (包括曲轴箱通风空气滤清器 ) ,使气缸产生…  相似文献   

12.
张海峰 《摩托车》2012,(16):36-37
一辆建设雅马哈"JY110"弯梁摩托车,由于车主保养不当,长期使用劣质汽油。至使进气门杆上附着大量胶质和积炭从而使进气门的开启和关闭速度迟缓,导致进气门杆被顶弯。造成气门漏气,发动机没有压缩,使摩托车无法正常工作,需要更换进气门。由于该摩托车采用的是"整体静音缸头"和我们平时常见的普通缸头,无论从制作工艺和维修操作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两点  相似文献   

13.
一辆金杯锐驰海狮车,装配绵阳4G24发动机(采用德尔福MT20发动机管理系统),累计行驶9万km,因发动机动力不足。烧机油而来我服务站维修,服务站维修人员经初步检测,判定为发动机机械方面原因导致的。因故障现象明显,就拆检发动机。拆检后发现,各缸都存在拉缸,第4缸拉缸特别严重,看来发动机动力不足、烧机油的原因为拉缸和气缸异常磨损所致。  相似文献   

14.
汽油是汽车的粮食,其质量能否达到国家车用汽油标准,对汽车的影响非常大。有相当多的汽车产生异常故障,都是由于使用了劣质汽油所引起的。 例如一辆富康轿车,起动不着车。经过检查,气缸无缸压,气门已经顶弯。维修后,第二天早上又发生了同样的故障,起动一下后就再不能着火,气门再次全部顶弯。对该车进行全面检查,配气相位正常,正时齿带无错  相似文献   

15.
当摩托车出现拉缸、烧机油、起动困难、行驶无力等情况时,很多摩友选择进行镗缸加工。“镗缸”是将原车发动机直径在原有基础上加大尺寸(如图1中虚线所示),一般摩托车气缸最多加大5级尺寸,每级加大0.25mm使气缸恢复原有尺寸公差、圆柱度和圆度公差及表面粗糙度。但最直观、有效的是恢复活塞环的端隙并达到标准值。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尤其是四冲程车)。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发动机刚停机后再起动能顺利起动,但放置一会儿后发动机不好起动,要3~4次才能起动。 分析与检修:根据故障现象和修理经验,停车一段时间后起动困难与点火系无关,应与气缸压缩压力和燃油系统压力有关。 引起气缸压缩压力下降的原因有:气门关闭不严、气缸垫密封不严、活塞环与缸壁间隙过大、火花塞漏气等。拆下火花塞检查,火花塞壳体上无漏气的痕迹;用气缸压力表测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故障现象有1辆2016年生产的速腾轿车,发动机型号CST,车主反映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发动机熄火现象,再次起动时发动机可以起动着车,但运转几秒又熄火了。二、故障分析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熄火而造成发动机无法起动,可能的原因有:缸压不足、油泵不工作、点火系统异常、喷油器不喷油,电控系统故障等。根据驾驶员反映,该车再次进行起动时,着车以后又熄火,这就排除了缸压不足,点火系统和电控系  相似文献   

18.
正一辆国产CL125—5虎型摩托车如图1所示行驶26 000多km,因用户误用劣质机油,造成气缸盖燃烧室及气门积炭严重,去维修站清除积炭,复装后起动发动机,试车基本正常。但不到10天,用户来到维修站反映,左缸气门间隙声响偏大,调整后使用不久,异响故障依旧,其原因不明。针对气门异响故障,维修工拆下左、右缸摇臂座详细检查发现,左缸凸轮轴磨损严重,而右缸凸轮轴磨损正常。更换凸轮轴组件,调整好气门间隙,高速试车数十km后,左缸气门异响再  相似文献   

19.
<正>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是由于其技术状况所决定,其中,气缸组技术状况中最重要的一项是气缸密封性。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就气缸密封性检测与故障诊断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汽车修理工作提供一点参考。一、气缸密封性对发动机工作的影响要想保证发动机缸内压力正常并有足够的动力输出,首先应该保证气缸密封良好。汽车发动机密封结构主要包括气缸垫、气缸体、气缸盖、气门和活塞组等部件。气缸密封性差可导致汽车加速不良,发动机起动困难甚至不能起动,车辆爬坡能力下降,很难达到最高车速,同时,出现排烟增多且有异常气味,燃油与机油消耗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笔者对一辆新大洲XDZ50型摩托车进行检修,更换启动杆后,启动杆怎么都无法踩下。根据此前启动杆被折断过,怀疑发动机还存在拉拉等故障。由于该车结构紧凑,拆卸火花塞也相当麻烦,于是,索性直接把气缸打开看个究竟,这才发现气缸里装满了机油。试着摇动启动杆,活塞运动自如,并未卡死,但随着活塞的往复运动,又有大量机油被不断压出,看来曲轴箱里都已装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