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机车乘务员承担列车安全的巨大压力,处于技术复杂、条件恶劣、工作单一重复、劳动强度大的特殊工作环境,对其提出了应具有反应灵敏和知觉良好、善于集中和分配注意力、能保持情绪稳定,有优良的性格特征等特殊心理素质要求。要培养和提高机车乘务员的心理素质,应加强考核管理和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2.
现有救援体制面临的问题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现有救援体制的不足,在介绍发达国家救援装备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救援工作的实践进行分析,得出加强人是救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广深准高速铁路是我国发展高速行车技术的里程碑的突破口。文章阐述了在工务工程、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的科研攻关,在设计、制造、施工、维修及管理等方面采用的新技术;提出了加强科学试验是快速建设广深准高速铁路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运行图调整、临客的开行与停运愈加频繁这一新形势下,就天津站如何进一步加强客车安全正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桥梁试验分析对铁路行车安全重要性的角度,列举典型例子说明桥梁检定及试验工作是维系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而不可削弱。  相似文献   

6.
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加强信号结合部管理,监测铁路信号设备运用质量的重要行车设备,是铁路信号技术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该系统能在信号设备运行的全部时间内监测设备运行质量状态,全天候实时或定时对主体设备进  相似文献   

7.
针对技术站的站场设置及行车人员分工特点,提出了围绕教材的选用,培训方式、方法的使用,责任意识的强化来搞好“非正常行车”培训。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外铁路提高行车速度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背景、高速行车的水平和效果,以及既有线提速的主要经验和措施,并对建立我国铁路的快速旅客动输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车机联控对保证列车接发及运行安全有着极其生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人、设备、管理制度3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影响车机联控的因素,并提出了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对策,以达到加强车机联控管理,提高车机联控率的目的,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对策在秦皇岛东站运用后所取得的效果,进一步证明了这些对策的可行性、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铁路行业在国家的计算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转变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新挑战,文中提出了在既有繁忙干线提高旅客列车速度的原则,实施步骤、试验结论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当前行车安全结合部管理方面的现状,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站段实际情况,对建立和完善结合部管理制度、加强结合部管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洛阳铁路分局通过实施站区联防、行车联控、阵地防范、地铁联防等措施,使分局管内铁路环境安全状况由乱到冶,从中总结出维护铁路环境安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考核、改善基础装备,才能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3.
在铁路运输中,由于货车车门关闭不良、车体破损造成散装货物撒漏和车体外悬浮物品脱落等问题,对行车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完善车辆交接检查制度、加强装卸作业人员培训考核、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加强检查监控、形成责任制度等改进措施,以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周斌 《成铁科技》2003,(1):2-3,10
本文分析了成都车站春运行车组织工作的难点,从加强组织,挖潜提效,提高综合通过能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铁路推广应用调度集中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度集中是一种先进的行车指挥系统,支持新的行车组织方式。文章总结了调度集中系统在我国发展及应用的现状,并对我国铁路大力发展调度集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GYK型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的组成及主要功能,该设备实现了对轨道车运行的安全监控,能够记录、保存、转储运行数据和语音数据并加以分析,加强了轨道车行车安全的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7.
行车人员职业应激损伤预警研究与行车安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铁路行车人员属特殊职业群体,仅机车乘务员就达6万余人,其职业具有“轮班作业,长期接受质量较差的昼间睡眠;超劳(或局部时间的相对超劳)和紧张作业;不仅要承受社会、家庭双重压力,作业中还要受多种物理、化学性有害因素影响”的特点,致使大多产生职业应激效应—职业紧张。长久的应激负荷会引起细胞分子生物学的一系列改变,不仅可使该职业人群心脑血管等疾病高发,更使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出现诸如倦怠、惰性情绪、反应迟钝等亚临床表现,给行车安全带来严重的事故隐患。研究表明,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5HT)可作为职业应激的直接评价指标,血糖、血脂宜作为间接指标;再结合职业紧张量表的研究,就可对职业应激损伤提出良好的预警防护线。通过及时心理疏导,定期离岗休息,及时药物干预,就可防止职业应激相关疾病的发生;防止在岗位上突发心、脑血管意外而造成行车安全事故。因此,加强行车人员职业应激损伤预警的研究,对保障行车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从实践中总结出在行车设备施工、检修中危及行车安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列车进路防错办系统针对车站行车中的薄弱环节设计,尤其在多方向、多股道的中间站,避免了行车作业中错排、漏排进路、错办方向的现象。该系统结合了计算机应用软件和信号采集传输技术,利用现有的调监信息,采集表示盘上的按扭信号,对传输过来的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判断进路、方向的正确与否,实现防错办功能;值班员的行车日志可以存放在数据库中,实现数据查询功能;值班员办理接发列车时,车次从数据库中调用,对阶段计划中没有的车次进行提示,实现防止无计划接车功能;系统的所有这些功能为行车信号楼建立了一个先进的、可靠的、行之有效的作业办法,保障了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济南西编组站的运输效率影响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运行图编制质量、加强设备改造与养护、调整人员结构、减少施工对运输的影响等对策,以提高济南西编组站的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