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解决4 500 t半潜驳船压载水管路试验时出现的故障,分析管路破损情况,初步推断管路中膨胀节损坏的原因是产生了较大水锤力,计算水锤力,在管道应力分析软件CAESARⅡ中建立压载水管路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态载荷计算,验证膨胀节损坏的原因,提出增大关阀时间的解决措施,并获得试验成功。  相似文献   

2.
鲍人侠 《江苏船舶》2004,21(6):18-20
国内许多船厂在进行管系放样时,主要考虑的是管系在空间上要能布置得下,要尽可能短且合理,不能影响设备的运行和管理,但很少考虑管系内工作压力对管系变形的影响。船厂通常把膨胀节作为一种承受管系轴向变型的管系附件来考虑,很少注意到膨胀节不能承受轴向应力。当管系的放样布置以及膨胀节的安装位置不合理时,由管内工作压力所引起的管系应力就会造成管系变形,  相似文献   

3.
通过DZUH10型LNG船用波纹管膨胀节的型式试验,详述LNG船用波纹管膨胀节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以及与普通管路用波纹管膨胀节试验要求和方法的区别之处,为目前LNG船用波纹管膨胀节型式试验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船舶高温高压大管径热力管道上膨胀节运行安全性,明晰大管径膨胀节的热应力变化特性,利用单式轴向膨胀节全结构等效模化方法,基于CEASAR程序计算不同载荷工况下船舶废汽管道及膨胀节热应力,判断废汽管道一次、二次应力满足运行要求且膨胀节轴向、横向热位移与试验数值基本吻合。通过管架的受力计算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实际船舶废汽管道管架的"主固定管架+次固定管架+导向管架+膨胀节"的耦合配管体系和膨胀节各向模态振动频谱,并得到了一种适用于船舶大管径废汽管道膨胀节及管架设计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5.
轴瓦损坏是发电柴油机的常见故障,本文从轴瓦损坏的形式和机理出发,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某船用柴油机气缸套由于其恶劣的工作环境,再加上先天性设计上的缺陷,因此很容易损坏。文中针对国个购进的某轮柴油主机气缸套损坏的规律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此,可为其节约大量的更换气套的费用,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陈立 《中国修船》1997,(5):14-15
介绍船用Z型推进装置主要零备件的损坏原因以及在进行零备件国产化过程中的方案制定,设计原则和修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石正雄 《港口科技》2012,(10):32-35
为减少和避免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损坏,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对RTG大车轮胎在日常使用中出现的异常损坏现象加以分析。对轮胎常见异常损坏位置分布进行统计,对异常损坏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在RTG大车轮胎维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延长轮胎使用寿命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刘鸿贤 《集装箱化》2007,18(9):12-13
在集装箱码头的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造成集装箱箱体损坏,如司机操作不当或者在场箱由于外部原因(如门到门车辆碰刮)造成箱体损坏,但是由于监护不到位未能找到相关责任人。为了便于表述,本文将以上情况的损坏箱体统称为工残箱。随着码头生产量的逐年增长,工残箱的发生量也在逐年增加,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码头的生产和信誉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就工残箱发生后如何处理给出一般性的原则和程序。  相似文献   

10.
赵丽平 《集装箱化》2010,21(3):19-20
由于种种原因,海运途中集装箱损坏事故时有发生,给船公司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本文针对海运途中集装箱损坏事故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压盖松套伸缩接头的结构与其在管路上的布置分析,优化选型与布置,有效减少管路连接法兰与分段合拢管的设置,节约造船成本,且利于伸缩接头本身的维护保养,可供船舶管路优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70年代,根据我国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温度应力计算的现代理论,建立了最大伸缩缝间距的理论公式。但在实际应用时,却变成了经验公式,公式中各参数的取值更是凭经验,计算繁杂。本文根据同样的现代理论,推导出另一种形式的伸缩缝间距理论公式,物理意义明确,根据混凝土控制龄期段的各参数,代入该公式,只需运算一次,就可算出最大伸缩缝的理论间距。  相似文献   

13.
张斌 《水运工程》2020,(5):254-257
针对国内外规范关于港区水泥混凝土面板接缝设计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对比中、美规范在接缝形式、间距和荷载传递机制的异同点,并通过调研和有限元计算分析温度、地基刚度和荷载对接缝的影响,提出采用限制板长和相对刚度半径比与板块应力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接缝间距。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面板应少设或不设胀缝,且接缝应带有传力杆,以便更好地传递荷载。  相似文献   

14.
高桩码头结构中伸缩缝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桩码头开伸缩缝的宽度及位置以往不为设计、施工部门所重视,致使天津港高桩码头伸缩缝位置构件破损严重。通过对天津港高桩码头伸缩缝工作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伸缩缝宽度的计算式,可供今后高桩码头伸缩缝改造及《港口工程技术规范》中有关伸缩缝条款的修改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考虑船舶机舱排烟管路上,部分设备对管路的热应力限制比较高,为降低管路设备的热应力,结合案例讨论通过优化排烟管路布置、优化膨胀节设计的方法,降低作用在设备上的管路热应力,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新型立式铝-钢复合接头焊后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新型立式铝—钢复合接头焊接后的抗拉强度、疲劳性能、抗冲击性能等实验研究,得出了新型立式铝—钢复合接头焊接后在力学性能上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T型焊接接头在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中广泛应用,研究T型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对于提高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的强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四种焊趾形式的T型焊接接头,利用有限元计算和模型试验两种方法对其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型焊趾是较优的T型接头焊趾形式.  相似文献   

18.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low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LTT) weld metals are beneficial to generation of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 around weld zone.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sidual stress, size effect of LTT welded joints with different plate width and thickness as well as martensite start (Ms) temperatures was investigated by experimental and finite-element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heat dissipation and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of LTT weld metal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sidual stress. Welded joint with a small plate width led to greater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es in the LTT weld, which was due to the lower heat dissipation and smaller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of the LTT weld metal in due course of cooling process. Additionally, the finite-eleme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increasing plate width mainly affected the longitudinal residual stress, while increasing the plate thickness influenced all the residual stress components in the LTT weld. Furthermore, the LTT weld with a lower Ms temperature of 191 °C resulted in greater compressive residual stresses, and was less sensitive to the LTT joint size, as against the Ms temperature of 398 °C.  相似文献   

19.
耙绞联合施工工艺是一项新兴的疏浚技术,耙吸式挖泥船和绞吸式挖泥船施工能力的合理匹配,在保证施工连续性、发挥耙绞联合施工的最大效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黄骅港内航道耙绞联合施工为对象,进行耙绞联合施工能力匹配计算分析,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王虎 《船舶工程》2014,36(1):17-20
激光焊接钢质夹层结构在国外已用于实船,其连接形式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研究了面内载荷作用下,I型金属夹层结构外接平板型连接构件的失效模式和极限承载能力,以及5种典型初始缺陷的尺寸和连接构件的设计参数对极限载荷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连接构件较短时,结构失效的主导因素是焊接接头形成了塑性铰;连接构件较长时,主导因素是连接构件失稳。对于各种类型的初始缺陷,随初始缺陷尺寸的增大,极限载荷均降低;连接构件、以及靠近连接构件的夹层面板和夹层腹板的初始缺陷对极限载荷的影响较大。在控制重量的条件下,欲增大极限承载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是增大连接构件厚度,并选取合适的连接构件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