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评价西安西站充电间通风及净化效果,在工作及通风设备运转前后,测定车间内硫酸雾浓度和管道参数及管道里硫酸雾浓度。结果显示西侧一组管道罩口和净化前、后通风量分别为11176m3/h、11417m3/h、10965m3/h,净化效率为95%。东侧一组管道罩口和净化前、后通风量分别为12672m3/h、13509m3/h、13177m3/h,净化效率为92%。车间内酸雾浓度治理前、后分别为3.03mg/m3、0.80mg/m3。从本次测定结果提示,两组通风管道密闭性良好,净化效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加强隧道综合防尘工作,我们采用滤膜质量法和仪器直读法,对京九线23座隧道施工中的粉尘,有害气体和气象条件进行了监测与分析,采样品368个,粉尘最高浓度4.7mg/m3、最低0.8mg/m3,平均2.6mg/m3,超标率68.6%,有害气体主要是CO浓度的超标,最高浓度180mg/m3,超过卫生标准的占被测数的57.1%,其次为NO2,SO2和H2S等。气象条件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结果表明,目前长隧道施工中关键问题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隧道通风与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茂陵焊轨厂打磨车间通风净化效果,在工作及通风设备运转前后,测定车间内的粉尘浓度和管道参数及管道内粉尘浓度,结果显示净化前后通风量分别为6647m^3/h、6347m^3/h,车间内粉尘质量浓度治理前后分别为29.5mg/m^3、9.8mg/m^3,净化效率为67%。从本次结果指示,通风管道密闭性良好,净化效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对337名氯气生产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发现车间空气氯气浓度0.06mg/m3~1.64mg/m3,呼吸道症状和咽部充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且与吸烟和工龄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江岸车辆段修配车间电焊通风系统效果评价郑州铁路局劳动工资处(450052)吴惠民武汉铁路分局江岸车辆段负责货车段修及部分货车厂修任务,零部件的焊接作业均在其修配车间进行,车间内空气中烟尘浓度为15mg/m3~18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为此,郑...  相似文献   

6.
洛阳车辆段段修车间在维修制动梁及钩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焊补作业,作业环境中的电焊尘质量浓度高达14.3mg/m^3,严重超标。为了降低车间内的粉尘浓度,避免工人尘肺病的发生,该段由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设计,路局投资对制动梁、钩缓间的电焊尘进行了治理。为了检验其治理效果,我站对其电焊尘净化系统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车间内的电焊尘质量浓度由原来的14.3mg/m^3降至4mg/m^3以下。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数列模型寿命表法对接尘工人连续工作30年,控制尘肺患病率在1%的条件下,水泥粉尘作业场所的粉尘容许浓度为16.8mg/m3。同时采用直线与曲线回归进行拟合预测,选择相关指数较优的模型对数回归,现场水泥粉尘容许浓度为24.3mg/m3。灰色数列模型、对数回归方程与实际概率单位误差分析,GM(1,1)的误差较小,拟合度较好,现场粉尘容许浓度合理严格。  相似文献   

8.
锰粉加工工人心血管功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 55 名锰粉加工工人和 56 名对照工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工人工作地点 Mn O2 浓度几何均值为 196 m g/m 3 (锰尘 017~22.24 m g/m 3 ),样品超标率 887% 。接触组头晕头痛、睡眠障碍、容易疲劳和记忆不良的主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001)。接触组和对照组的心电图异常、高血压和低舒张压检出率未见显著性差异,其心率、 P R间期、 Q R S波、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均值比较也没有显著性差异。接触组心电图异常和低舒张压的 O R分别是 1.56(95% 可信区间为 070~3.50)和 2.08(95% 可信区间为 018~23.57)。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电力牵引的双线铁路运营隧道空气污染状况,选择军都山隧道进行现场测试。在现运行图确定的客、货运列车运行条件下对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总碳氢、醛类、氧气含量及粉尘测试。结果表明,电力牵引的运营隧道内有害气体大大低于国家卫生标准,但隧道内粉尘浓度较高,夏季0.4~2.1mg/m3,冬季1.2~10.7mg/m3;氧含量较低。为此根据隧道运营状况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新奥法施工隧道掘进作业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4.49mg/m■^3。各工班中以炮后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最高(41.88mg/m■^3),装碴和打眼分别为22.84mg/m■^3和6.44mg/m■^3。掘进作业全过程时间加权接尘量为12259.57mg/(m■^3.min)。其中装碴接尘量最高717.76mg/(m■^3.min)占掘进全过程总接尘量的58.50%。各产尘工序产尘量构成比也以装碴最高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铁路充电间酸雾治理3种技术模式:侧吸式活动密闭罩通风净化系统;端吸式活动密闭罩通风净化系统;手持信号灯酸性蓄电池通风柜。该模式适应充电作业特点,改善作业环境,净化效率高,节省风量,节约能源。研制的侧吸式推拉活动密闭罩比条缝式高截面双侧吸槽边吸气罩可节省60%风量。优选无泵形冲击式填料酸雾净化塔,净化效率高,维修量少,易于管理,性能稳定。提出当充电槽宽约1m,每m槽长风量可取750m3/(h·m),为简化设计计算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西安铁路分局兴平养路机械厂,生产路内各种型号的平车及公务车,主要焊接车体的转向架、制动梁及其零散的小件。焊接工作量大,所有焊接作业均在整个车间内进行。焊接过程中产生大量烟尘,使车间内空气中粉尘浓度达到13.5~19.2mg/m3,严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3.
西安车辆段客技站充电房担负着西铁管内客车蓄电池的充电工作。共有职工14人,其中女职工8人,分4班作业,每班次工作8h。充电房长10m,宽8m,高5m,共设充电槽6个,风机、电机、净化塔各一个(使用NaOH液中和硫酸)。治理前车间酸雾污染严重,超过国家...  相似文献   

14.
电焊工锰中毒56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自1978年以来15年间对645例电焊工健康监护及动态观察中历年诊断的电焊工锰中毒病例,其中轻度52例,重度4例,男性32例,女性24例,平均发病工龄18.6年。同时还分析了1978-1988年11年间电焊作业空气中MnO2的监测资料,浓度介于0.13-14.11mg/m■^3之间,几何均值为1.975mg/m■^3。  相似文献   

15.
酸性蓄电池在铁路内应用较多。充电过程中散发的酸雾为气溶胶,酸雾对人体和设备可造成危害,必须采取通风措施进行治理。在通风设计中,应对车间空气的含氢气量、换气次数进行计算,以保证通风效果。排气罩是通风系统中关键部件,通过对多种罩口型式的比较,说明活动式密闭罩是控制酸雾扩散的较好罩口形式。冲击式填料酸雾净化塔,以氢氧化钠溶液为吸收液,可使酸雾的排放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与国内长大电气化铁路运营隧道进行类比及污染指数分析方法,预测未来秦岭隧道运营状态空气有害物质含量,CO为1.01mg/m3,NOx为0.10mg/m3,SO2为0.15mg/m3,TSP为0.51mg/m3,得出了秦岭隧道在投入运营后,自然通风状态不会造成空气环境超标污染的结论。本研究虽表明单一污染物不会引起急性中毒与职业病,但在有害气体综合作用下,不能排除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健康有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使用单侧小车式及SJQ-1型手提式静电喷漆机,在关闭门窗无通风排毒装置条件下,对内燃机车外壳进行表面喷漆作业,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喷漆作业场所均检出苯,且最高浓度达69.6mg/m ̄3_n,为国标的1.74倍。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全面了解乌鲁木齐铁路局管辖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对乌铁局所管辖范围的南疆、北疆、东疆铁路沿线及乌鲁木齐共127个水源点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进行了27个项目的全面系统的水质检验,采集样品共254份,共测有效数据6777个,结果表明:大多粉分析指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超标项目分别为氯化物超标率11.2%,硫酸盐超标率23.1%,总硬度超标率为16.3%,溶解性总固体超标率为27.1%,总  相似文献   

19.
锰对接触女工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观察锰对接触女工心率、心电图和血压的影响进行本研究。结果发现生产环境空气中MnO2浓度几何均值为0.07mg/m3(0.02~0.29mg/m3),接触组心率比对照组明显快(P<0.05);但与5年前的体检资料相比较(自身对照),接锰女工心率明显变慢(P<0.05),提示低浓度锰暴露可以引起女工心率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铁路充电间酸雾治理3种技术模式:侧吸式活动密闭罩通净化系统;端吸式活动密闭罩通风净化系统;手持信号灯酸性蓄爱风柜。该模式适应充电作业特点,改善作业环境,净化效率高,节省风量,节约能源。研制的侧吸式推拉活动密闭罩比条缝式高截面双侧吸槽边吸气罩可节少60%风量。优我泵形冲击式产酸雾净化塔,净化效率高,维修量少,易于管理,性能稳定,提出当充电槽宽约1m,每m槽长风量可取750m^3/h(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