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系地层采空区对隧道施工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东梅河高速公路葵岗隧道采空区段为实例,通过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研究了采空区不同大小尺寸和离隧道顶部的不同距离时对隧道施工安全性影响,建立了采空区与隧道安全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与隧道顶部距离30 m,是考虑采空区对隧道施工安全性影响的临界距离;在采空区和隧道拱部净间距为2.5 m的情况下,采空区小于1.5 m×1.5 m时,采空区对隧道施工安全性影响不大,但当采空区大于2 m×2 m时,采空区对隧道施工安全性影响很大,此时隧道拱部失去稳定;采空区的存在增加了隧道边墙位移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2.
苗晓岐 《铁道勘察》2011,37(4):40-42
查明小煤窑采空区对铁路地质选线、采空区处理意义重大。根据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实例阐述了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周革 《铁道勘察》2012,(6):41-43
采空区因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而对铁路工程选线具有重大影响。结合宁安城际铁路、宁杭客运专线、合福客运专线等铁路工程实例,从开采情况调查、地质调查、地质背景分析、边界推算以及综合勘探验证等角度,对采空区铁路选线中采空区的识别、采空区移动盆地边界的界定进行了详细阐述。从兼顾安全与经济的角度,对不同标准铁路经过不同种类采空区的选线原则进行了探讨,考虑到采空区的复杂性,建议对于经过采空区铁路工程,还应根据铁路标准进行不同精度的监测,以确保铁路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4.
磷矿采空区影响新建连盐铁路线路方案的选择,通过预测采空区的地表变形,确定绕避采空区的安全距离,为采空区铁路地质选线提供了依据,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双层采空区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隧道下穿煤层采空区开挖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地层产生扰动,"活化"既有采空区,影响隧道及采空区周围地层的稳定性。由于双层采空区的特殊性,采空区与采空区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利用FLAC3D软件,通过控制变量法建立双层采空区隧道模型进行计算,考虑采空区高度及采空区之间间距的影响,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形变及位移、围岩应力及围岩塑性区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双层采空区存在时,当采空区之间间距大于20倍煤层采高时,双层采空区可按单层采空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种方法对新建东平铁路下伏多层采空区进行了详细勘察,取得了翔实可靠的采空区稳定性计算参数,通过理论计算与离散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采空区地表沉降进行计算分析,综合评价采空区的稳定性,为铁路建设的场地适宜性进行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7.
王晓智 《科技交流》2009,39(4):18-23
西安平凉铁路(以下简称西平线)通过了下沟煤矿采空区,文章深入分析了采空区的特点,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了评价,评价中参考了煤矿部门鉴定后的课题成果和模型试验成果,研究了不同的通过采空区的方案,并对各个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可供铁路通过大范围煤田选线借鉴.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结合我院近年来对采空区的勘察经验,对采空区综合物探方法进行系统的讨论和总结,提出铁路采空区综合物探工作模式,以有效指导今后的采空区勘察工作,优选适宜的综合物探技术,发挥其高效、经济等技术优势,提高地质勘查精度,为高风险采空地区铁路设计和施工安全提供重要支撑。研究结论:(1)工程物探现已成为解决采空区铁路工程地质问题的首选技术,在调查基础上,对疑似采空区路段物探工作,可用物探结果指导钻探布置;(2)通过研究总结,提出了综合考虑地形、采空区埋深及物探方法适宜性等条件下的采空区勘察综合物探模式;(3)勘察中优选适宜的综合物探技术,清晰揭示了采空区的不良地质体;(4)本研究成果可为采空区铁路、公路、工民建勘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某电厂一期铁路专用线磁铁矿采空区分布特征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鹏 《铁道勘察》2006,32(2):23-25
在分析已收集既有采空区资料基础上,进行采空区地表塌陷测绘,用物探成果对采空区分布特征进行详细划分,再用钻探对物探成果进行验证。通过综合勘察方法,初步查明了线路通过处采空区的分布范围、规模,并提出了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铁路复杂采空区处理措施优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电河北龙山电厂铁路专用线经过一大型复杂磁铁矿采空区,介绍利用各种检测方法对采空区阶段性注浆处理后充填效果的检测,在充分了解采空区充填情况的基础上,对后序注浆孔位、密度等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处理措施不但满足采空区处理要求,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