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工程建设     
新建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可研报告获国家批复;内蒙古自治区最长的铁路隧道贯通;京沪高速铁路上海虹桥站开始招标;青藏铁路二线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宜万铁路宜昌长江铁路大桥将建成;武汉跃身全国四大铁路枢纽。  相似文献   

2.
工程建设     
新建石武铁路客运专线可研报告获国家批复;内蒙古自治区最长的铁路隧道贯通;京沪高速铁路上海虹桥站开始招标;青藏铁路二线工程完成投资15亿元;宜万铁路宜昌长江铁路大桥将建成;武汉跃身全国四大铁路枢纽。  相似文献   

3.
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关键在于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必须加强前期设计方案论证,注重外业勘察工作及前期选线工作。此文就如何在技术设计和工程经济方面控制投资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目前在天津、华北平原等地区铁路勘察中采用的外业勘察手段主要为钻探、触探,而常规的双桥触探对于埋深大于35 m的密实的粉土及砂土层很难穿透,深部土层物理力学指标的取得主要以钻探取样及标贯为主.触探孔深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铁路桥梁及深厚软土路基沉降检算等工程设计需要,寻求能够应用于较硬、较深地层的连续、快速、准确、无扰动的静力触探技术是岩土测试技术研究的新方向.研究结论:(1)在天津南港铁路某特大桥勘察中采用的新型旋转触探技术,孔深达到了80 m,克服了常规的静力触探孔不能穿透厚层硬层、测试深度较浅的缺点,满足了设计要求;(2)旋转触探是一种可用于铁路及高层建筑等工程的深层原位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5.
铁路工程地质调查过程中常存在人工调查范围窄、外业劳动强度大、工作进度缓慢、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遥感技术可以弥补地面调查的不足,辅助地质调绘和勘探布置,作用显著。但实际应用中由于遥感手段单一、目视解译精度有限而造成后期勘察阶段应用不深的现状。基于现代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和大比例尺解译关键技术研究,根据铁路项目的不同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工程类型提出遥感勘察系列方法,构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体系,达到精细指导地质调绘工作,提高地质勘察质量和效率,减少外业工作量目的。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地质测绘加钻探,是铁路工程地质人员所采用的最基本的勘察方法.20世纪50~70年代,铁路地球物理勘探工作主要开展直流电法和地震折射法,应用最广的是以找水为目的的水文地质勘探.当时,在认识上存在两个大的误区:其一是简单地把物理勘探精度与钻探相比,得出了"物探无用"的结论;其二是忽视线状道路工程开展区域性、宏观性地质勘察工作和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物探"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轨道交通工程勘察内、外业作业中,存在着外业描述数据纸质记录工作量大、内业人工录入数据错误率高、勘察生产各环节之间有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等问题,对此研发一种以GIS、CAD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同步、word在线编辑等为主要技术的工程勘察内外业一体化系统.该系统可实现从勘察纲要、外业采集、土工试验、内业整理、成果审核、...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树林 《铁道勘察》2005,31(5):35-38
从外业勘察和内业资料整理两个方面对城市地铁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外业勘察部分详细说明了外业勘察的目的、方法、内容、原则和注意事项。在内业资料整理部分详细说明了岩土参数的数理统计方法及确定取舍时应考虑的因素,以及勘察报告编写时应包含的基本内容及格式等。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存在人工调查范围窄、外业劳动强度大、工作进度缓慢、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遥感技术可以弥补地面调查的不足,辅助地质调绘和勘探布置,作用显著。但实际应用中由于遥感手段单一、目视解译精度有限而造成后期勘察阶段应用不深的现状,需要建立遥感勘察技术体系,达到精细指导地质测绘,提高铁路选线质量,减少外业工作量的目的。研究结论:(1)铁路遥感地质勘察技术体系由遥感图像选取、多源资料管理、图像解译、遥感评价和综合勘察等九大模块组成,形成了以遥感调查为主的新型工程地质勘察模式;(2)借助现代遥感多尺度对地观测技术和大比例尺解译技术,能够准确获取具有现势性的地质灾害、地表变化、人工活动等有效信息,补充了区域地质资料的不足;(3)铁路遥感地质勘察技术体系具有信息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的特点,可形成行业技术标准和作业程序;(4)本文的研究成果可适用于铁路选线、工程地质调查和勘探布置工作。  相似文献   

10.
宜万铁路万州长江大桥是三峡库区第一座长江铁路大桥,桥址区河谷深切,地形陡峻,大桥边坡稳定性是本桥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采用Sarma法对边坡岩体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类比图解法对边岸再造进行了预测,并根据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铁路》2009,(1):28-28
2008年12月18日,南京-安庆城际铁路开工动员大会在安徽省铜陵市举行。 宁安城际铁路是长江三角洲城际客运网的延伸,起自南京,经安徽省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跨长江后进入安庆。线路为新建客运专线,全长258km,其中江苏省境内33km,安徽省境内225km。设计时速200km以上,规划运输能力为日发送旅客列车125对。工程投资估算总额257.02亿元,  相似文献   

12.
马佳  段俊彪 《铁道勘察》2011,37(3):55-58
大尖山隧道是新建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快速铁路的控制性工程。该隧道长度大,地质情况较为复杂。为了查明大尖山隧道的地质情况,采用了航片判释、野外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物探、浅孔钻探、深孔钻探、水文地质试验、综合测井等多种勘察手段,综合多方法得到的信息,查明了隧道区地层岩性、构造的分布及特征,为选线、工程设计及施工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3.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用钻机结构性能几十年未变,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钻掘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市场要求,通过对国内外钻机生产现状的分析,探讨铁路钻探设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据《东方早报》报道,沪通铁路跨江桥日前开工建设,工期5年6个月。沪通铁路等将打通东部沿海铁路大动脉,结束苏州境内张家港、常熟、太仓没有铁路的历史,并成为上海往北直接辐射的重要通道。根据规划方案,沪通铁路跨江大桥选址连接南通至张家港之间,总长11 km,上距江阴长江大桥约45 km,下距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约40km,为公铁两用桥。该桥初步设计风洞模型试验已通过专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数据采集服务系统是一种基于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无纸化岩土工程勘察信息数字化系统,主要目的是为整个岩土工程勘察的信息数字化提供数据保障,并提高整个数字化信息化过程的效率。该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移动互联技术、GIS技术,实现工程勘察外业数据的快速入库和信息化管理,实现对勘察质量的全过程监管;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勘察质量全过程信息化的监管,而且也为全面推进全国勘察质量管理信息化工作提供示范经验。  相似文献   

16.
季跃华 《铁道知识》2004,(2):9-9,11
长寿长江大桥是国家重点工程、新建铁路渝怀线的十大重点控制工程之一,是渝怀铁路唯一横跨长江的也是最大的桥梁。大桥位于重庆长寿区境内,桥跨布置为2×24米+3×32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144+2×192+144)米下承式连续钢梁+2×32米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大桥全长898.36米,合同工期35.5个月,造价2.3亿元。本工程具有如下特点:1.技术复杂。由于长寿长江大桥位于长江上游倾斜裸岩地区,桥位范围水深流急、地形陡峭、场地狭小,大桥工程繁浩,全桥下部结构混凝土总量达4.6万立方米,钢梁总量9200多吨,仅大临设施所用钢材就达3000多吨,加之工期紧,技术…  相似文献   

17.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勘察与设计接口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显付 《铁道勘察》2006,32(2):43-45
以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为例,在分析铁路勘察与设计接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勘测设计一体化项目的开发目标、总体思路和实施方案,以及实现外业勘察与设计接口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雄文 《科学技术通讯》2003,(3):18-20,17,21,22
以黔桂线龙江1#大桥桥址岩溶勘察为例,运用综合地质勘察手段与方法,查明了桥址岩溶工程地质条件,对桥方案做出评价并提出工程处理措施意见。  相似文献   

19.
易鑫  白雪飞 《铁道勘察》2011,37(2):75-78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长大隧道的地质勘察工作尤为关键,也一直是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将多种地质勘察方法结合起来的综合勘察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较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综合勘察方法主要包括遥感判释、工程地质调绘、综合物探,以及深、浅孔钻探等.结合工程实例,对综合勘察方法的工作流程以及实际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对各种勘察方法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20.
工程概况 嘉兴一绍兴高速公路全线处于杭嘉湖平原及杭绍平原区.其中跨越杭州湾钱塘江的跨江位置.位于杭州湾河口尖山河湾的中部。桥梁推荐方案为:主通航孔桥为自锚式悬索桥布跨.主跨408m,主孔3000吨级双向通航,两侧各设两个副孔.跨径192m.1000吨级单向通航。大桥主要技术标准为: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大桥设计行车速度100km/h.双向八车道,桥长10209m,单层桥梁宽度40.5m,桥梁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