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电动汽车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充电装置是电动汽车营销的基础设施。阐述了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明确了充电装置的建设目标,分析了充电装置的发展现状,给出加速建设充电装置以推动电动汽车营销市场发展的路径包括:利用车联网平台提升充电装置的智能化;创新充电方式开放能源共享与循环利用等。  相似文献   

2.
朱俊 《天津汽车》2011,(12):50-52
发展电动汽车是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的需求,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相当于汽车燃料的加注站,无线供电(WPT)是未来电动汽车供电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综述了无线充电技术能解决电动汽车发展的难题,接着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是扩大电动汽车市场的关键而受到了关注,然后研究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类型、工作原理,最后讨论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世界汽车》2012,(2):152-152
按照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总体部署.在国家标准委的协调和支持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全国汽标委牵头.中汽中心、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三项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标准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能源局四部委合力推进下,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四项国家标准顺利完成,于2011年12月22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11年第21号”批准发布,分别为《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  相似文献   

5.
<正>大众MEB平台包括ID.3、ID.4和ID.6车型,它们的充电插座均满足国标《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GB/T 20234.2—2015)和《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GB/T 20234.3—2015)要求。在满足国标触点连接顺序、控制、交流充电枪锁止要求外,出于安全需要,还增加了以下功能:  相似文献   

6.
<正>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是维持电动汽车运行的能源补给设施,是从供电电源提取能量对动力电池充电时使用的有特定功能的电力转换装置。主要包括交流(慢速)充电系统和直流(快速)充电系统。慢速充电系统通过慢速充电线束(充电桩慢速充电线束或家用慢速充电线束)与交流充电桩或220V家用交流插座相连,为动力蓄电池充电;慢速充电系统将220V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实现电动  相似文献   

7.
信息     
《世界汽车》2012,(2):152-158,160
政策行业召回国际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国家标准发布按照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总体部署,在国家标准委的协调和支持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全国汽标委牵头,中汽中心、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退役汽车动力电池资源浪费和传统电动汽车占用电网资源的问题,文章以退役汽车动力电池储能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结合了电网,退役储能系统以及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多输入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文章从功能描述,装置选型及实验验证的角度出发,验证了该多输入充电装置方案切实可行,同时证明了该装置可以缓解电网压力,增加退役电池的梯次利用率和新能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目前电动汽车充电方式多通过有线充电方式,极其限制电动汽车的普及。而无线充电技术多以电路较简单的较成熟的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为主,电磁感应的磁场发散性较强,对距离及放电受电线圈要求位置要求较高。现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磁耦合共振无线传输系统多针对固定汽车型号。本文主要研究通过接收次级回路的参数,从而控制主回路电容调制,以自动谐振的磁耦合共振无线传输系统来实现对不同接收回路的充电,从而满足对不同型号电动汽车的充电兼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环保和空气质量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一大趋势。车载充电装置是给电动汽车补给电能的常用方式,为了延长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在电池能量有限的条件下,研发和生产具有高效、可靠、使用方便、体积小、质量轻及价格适宜等优点的充电机,以便及时为各类电动汽车的电池组补充电能,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有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文章以提高用户体验为前提分析了电动汽车车载充电装置未来的集成化、大功率化和无线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设施涉及电网、充电桩和车辆三方面,电能质量、充电设施和车载充电装置的性能、充电通信兼容性等均会影响充电过程,其中,电能质量对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影响,在现有国家标准中,并未做出详细规定。通过对国内充电桩、充电站基数较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电能质量调查、采集,分析所采集城市的电能质量相关具体数据,总结存在的电能质量问题,研究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是维持电动汽车运行的能源补给设施,是从供电电源提取能量对动力电池充电时使用的有特定功能的电力转换装置。主要包括交流(慢速)充电系统和直流(快速)充电系统。快速充电系统通过直流充电桩对动力蓄电池组进行快速充电,实现动力蓄电池组高效、安全地电量补给。  相似文献   

13.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11,(35):34-39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包括通用要求、充电用的交流接口和直流充电接口三部分内容。由于世界各国都在发展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而基础设施的充电站和充电桩建设必须要有统一的充电接口。在我国各地都在大规模建设充电站和充电桩时,必须制定出我国统一的交流和直流充电接口(插头和插座)。目前,日本、美国、欧盟都在制定各自的充电接口,日本CHAdeMO协会(由丰田、日产、三菱、富士重工、东京电力共同发起)制定快速直流电充电标准;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将制定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标准;欧盟将于2011年底或2012年初完成充电接口制定工作。希全球能制定统一的充电接口标准,以利于统一和出口需要。因此本刊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连接装置——通用要求、充电用交流接口和直流充电接口介绍给读者。目前,该项标准已将标准报批稿交主管部门批准。但遗憾的是该标准还不是智能型充电接口,不能同时计算充电时间、充电费用、充电量等数据。  相似文献   

14.
陈然 《汽车与配件》2012,(24):28-29
充电标准之争,拉开帷幕!据德国媒体报道,奥迪、宝马、克莱斯勒、戴姆勒、福特、通用、保时捷和大众将采取统一的直流联合充电系统(Combined Charging System),并在201 2年5月6日~9日洛杉矶电动汽车研讨会期间展示这项15~20min给电动汽车充满电的快速充电技术。参与的各方将201 2年夏天推出商业化的充电装置,在2013年推出按此标准设计的电动汽车产品。而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已经将联合充电系统的技术指标作为AC 1型充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等待时间较长的问题,快速更换电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该文设计了一种车载的电动汽车电池快速更换装置,并对其电池卸载过程和安装过程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完成一次电池更换所需时间为44s,有利于促进电动汽车换电模式的推广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了解电动汽车发展的现状及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模式,介绍了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架构,阐述了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互感等效模型,分析了一种电动汽车非接触式充电系统的组成及优势,旨在为促进电动汽车优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汽车维修》2012,(2):48-48
按照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总体部署.在国家标准委协调和支持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全国汽标委牵头,汽研中心、电力企业联合会和电器科学研究院共同起草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  相似文献   

18.
车载充电系统为电动汽车提供了能源供给,如果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出现故障,汽车就会无法正常使用。文章主要就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故障诊断及检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关乎整车的安全性,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出现充电异常的情况,应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某纯电动汽车在点火锁处于关闭状态下直流充电异常的案例,结合整车控制通信架构讲述该纯电动汽车快充系统无法充电的异常原因分析及排除过程,为电动汽车从业者提供一些整车通信网络架构设计思路和充电异常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20.
近年,电动汽车续驶里程不断增长,为满足未来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需求,大功率充电技术应运而生。研究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的进展和示范应用情况,明确大功率充电的优缺点,对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和充电业态的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