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近日,深圳地铁7号线BT项目获评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这是广东首个、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地铁项目。其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地铁冷冻法施工技术、盾构信息管理平台技术、交叠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施工关键技术、矿山法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车站、高速铁路预制板式道床技术、BIM技术、国产化CBTC信号系  相似文献   

2.
凌茂钦 《中国铁路》2005,(3):58-59,65
介绍深圳地铁在繁华地段、复杂环境以及富水地层、软砂土层情况下,隧道暗挖在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分析总结深圳地铁在复杂的地理条件下所采取的桩基托换技术措施,提出在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针对成都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的特点,特别是施工过程中复杂的地形结构和繁琐的配套管理工作,阐述如何应用BIM技术推进地铁隧道盾构施工过程。该项目运用BIM技术对隧道盾构进行规划设计、分析,实现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物资管理等重要功能,同时通过施工模型构建、VR虚拟驾驶舱重点场景仿真、基于BIM的施工进度管理、基于BIM的工程动态移动APP、盾构机实时状态监测及现场量测数据管理,满足了现场管理需求,保证了项目数据的准确性,避免了人员伤亡,提升了项目管理能力,降低了项目开支,确保了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BIM的地铁车辆基地PLM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地铁车辆基地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的PLM(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对提高设计、施工质量,保证运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地铁检修基地项目中BIM应用的关键环节及流程进行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地铁检修基地的BIM协同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的方法,确定目前技术条件下基于BIM技术的设计及成果转化的方法和步骤,为BIM技术在地铁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BIM技术在地铁工程的应用仅局限于三维建模、管道综合和4D施工模拟等方面,在协同设计和结构计算方面尚无成熟的范例和工程经验可供借鉴,因此,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协同设计及结构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协同设计方法,采用BIM技术进行地铁车站协同设计;研究基于BIM协同设计模型的地铁车站结构计算模型建模方法,创建地铁车站BIM结构计算模型,并将结构计算模型导入Midas gen,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完成结构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基于BIM技术进行地铁车站协同设计和结构计算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可供采用BIM技术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BIM技术可覆盖地铁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为设计、施工、运维管理等不同阶段提供及时、完整的信息,它以可视化、协调化和信息集成化为核心,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和建造质量。目前,我国地铁项目BIM技术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亟需开展深入研究。以西安地铁9号线TJSG10标段3站2区间为研究背景,通过构建三维信息模型,侧重研究BIM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以及协调设计与施工之间的矛盾,降低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7.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发展,BIM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施工中,通过对超高层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重难点进行分析,利用BIM三维建模技术,结合福清利嘉中心二期项目,工程首次采用超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质量把控是工程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重点、难点。通过数据汇总,采用"5W+1H法"分析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连接中影响施工工艺参数的重要因素,并结合具体数据、BIM建模对梁柱节点施工进行深化设计,进而指导施工,提升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一地铁车辆段项目的 BIM应用实践,分析了BIM技术给传统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在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信息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说明了BIM技术在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方案优化与设计变更、工程量计算等具体业务的创新管理方式,对应用BIM技术的项目管理模式变革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岭地形大型铁路工程施工组织精细化需求,利用BIM技术对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在施工阶段的应用进行研究。明确了与BIM应用点相对应的模型标准,选择不同的BIM软件组合构建了地形、主体结构和临时设施模型库;采用BIM+GIS实现施工总平面图精细化布置,充分利用Delmia参数化优势对主拱圈总体施工方案和各专项方案进行优选,对重点工艺实现可视化交底;应用人机交互模拟、BIM+CAE、BIM+3D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安全质量管理。有效提升了项目的技术管理水平,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桥梁BIM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深圳西乡商业中心旧城旧村改造项目基坑石方爆破工程为依托,针对爆破区域紧邻运营地铁、居民区的复杂环境,爆破振动安全控制要求极其严格,为确保安全,施工初期从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多项减振技术的现场试验,主要在电子雷管延迟间隔设置、减振孔规划、炮孔底部气垫层、爆破作业自由面朝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爆破振动现场实测值分析减振效果,并对上述各项减振技术进行了量化试验对比分析,获得该爆破施工地质环境条件下可靠的试验数据;在试验数据的支撑下,完善爆破施工技术、工艺、方案,成功地完成了该项目的施工。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综合管线在地铁出入口位置难以精确定位这一技术难题,开展了地铁出入口综合管线工艺优化方法的研究。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地铁出入口综合管线进行可视化仿真,得到优化后的地铁出入口综合管线施工工艺,并依此工艺在梁溪站进行施工。结果表明,采用BIM技术对地铁出入口综合管线施工工艺进行优化,可显著提高地铁出入口综合管线的施工质量,同时可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深圳地铁福民站地下连续墙施工实例,介绍在中、微风化花岗岩层,采用液压抓斗结合不同类型的冲击钻机和利用优质泥浆护壁的成槽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三维管线综合设计在南京地铁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基于当前南京地铁中三维管线综合设计的应用总结,探索地铁三维管线综合设计要点和管理模式。对比传统二维管综设计方式,以南京三维管综设计具体成果为依据,论证地铁行业中采用BIM技术开展三维管综设计的显著效益;基于南京经验对当前地铁三维管综常见的3种管理模式进行优劣对比论证;最后,对地铁业主单位如何采用BIM技术开展三维管线设计、以及在设计阶段和设计施工阶段的管理重点给出明确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在地铁保护区内施工的建设工程项目逐渐增多的现状,为对地铁保护区内的建设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对地铁设施的保护,研发地铁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介绍其软件架构及功能模块,分析其应用现状,并提出实施车辆巡查和管理、引入BIM+3D GIS技术、应用施工智能监控技术、实现地铁隧道内外信息交互关联4条优化建议,以期为此类系统...  相似文献   

15.
渝黔铁路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是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中首批采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试点项目之一。大桥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复杂,为解决钢梁架设难题、检验施工方案可行性,利用BIM技术对钢梁架设方案和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模拟,对技术细节和发现问题进行优化处理,显著提高技术方案设计质量、降低安全风险,并采用监控、监测等技术手段确保项目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体量大、专业交叉多、建设时序长等特点。如何实施高效建设管理、精细化设计、高质量快速施工及安装,一直以来是从业人员不断探索的问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采用BIM正向设计,可实现全生命周期高质量管理。文章以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工程为例,从BIM实际工程应用、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地铁施工进度管理方式下数据间协同效率低、缺乏形象化表达等问题,将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与地铁工程分部分项相结合,提出了基于BIM的地铁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方案。通过建立地铁施工的工程分解结构(EBS,Engineering Breakdown Structure)标准,构建BIM与分部分项的映射关系;施工点根据工序完成量填报施工进度并制定施工计划,自动生成施工报表,得到进度统计数据。在广州地铁十一号线施工总承包项目中的应用表明,该方案对线路级综合进度管理作用明显,实现了施工计划及施工过程的自动化、规范化管控和精细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广州地铁11号线彩虹桥站工程项目特点,阐述如何应用BIM技术推进轨道交通施工过程。运用BIM技术对轨道交通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分析和项目管理等,以可视化为核心,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满足了现场管理需求。同时通过对地铁车站的BIM快速建模及应用,将VR与BIM技术结合,实现了车站主体的虚拟漫游,有效控制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可为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深圳复杂、多变的地质特点出发,分析和总结了盾构施工易发事故的特点,并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了深圳地铁盾构机选型要点、操作要点、施工技术要点及施工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施工现场人员不安全行为,构建了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和定位技术的地铁施工事故预警系统,重点分析了该系统中的采集层、数据输入层、数据处理层、模型应用层等4大层级结构.该系统以BIM作为底层孪生数据,通过定位技术采集的实时定位数据,在施工人员实时定位、危险区域自动预警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集成化管理平台,从而实现了基于BIM技术和定位技术的施工人员安全行为智能化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