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本文介绍并分析用FOXPRO 2.5B FOR WINDOWS高效开发低成本,高性能微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技术模型,适用于单机或网络等小型应用环境,也可用于大型系统先期开发及数据准备。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模具报价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所术系统是由FOXPP02.5FOR WTNDOWS关系数据与AUTOCAD12 FORWINDOWS绘图软件有机而建立的计算机报价系统。该系统共设计了三种模具报价方法,即:重量法,工时法和地,且三种报价方法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3.
吴业福 《交通与计算机》1996,14(5):60-63,71
文章介绍在NOVELL网络环境中,用FoxPro开发出的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及容错性实现方法,特别介绍了事务跟踪系统(TTS)在应用系统中的应用及TTS与FoxPro中PACK命令中冲突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汽车衡智能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汽车衡智能系统,该系统使用FOXPRO及C语言混合编程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并实现用户提出一机带两衡、一机挂两台打印机和两机通讯等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宋崇林  韩笑 《汽车技术》2000,(11):20-22
研究了热重分析中不同升温速度对柴油机排气微粒中SOF和无定型碳的热反应温度区间的影响,提出了热重分析柴油机微粒中SOF的方法及条件。试验表明,该方法和测量条件可准确测定柴油机排气微粒中SOF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北方林区汽车运材的管理,开发研制了汽车运材微机管理系统。根据汽车运材特点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该系统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应用FOXBSAE+V2.1关系数据库语言和FORTRAN高级语言混合编程而成,可完成日常生产管理、运材汽车的优化配车管理、运输计划及工资、汽车配件及燃润料的出入库管理和职工信息管理等内容,同时也能输出企业管理所需的各种实际报表。当修改某些参数或某些数据库的结构后,也适  相似文献   

7.
韩国DAEWOO—ESPERO牌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韩国DAEWOO-ESPERO牌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详细阐述了其控制部分电路的控制原理及系统的故障自诊断功能,列表给出了各故障代码相应含义。  相似文献   

8.
安装催化系统是降低车用柴油机尾气排放污染物筒单有效的好方法;氧化系统能有效地减少SOF、HC、CO、PNA等有害物质的排放,但关键在于其活性物质对硫酸直斩盐化性和涂层,载体对硫酸直斩存储与释放性;对于NOx的还原,目前尚处于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徐萍 《交通管理》1998,(6):21-23
从面向对象的设计出发,按照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统)的开发过程,分析了机动车驾驶员安全教育管理的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以VISUALFOXPRO5.0为开发工具,以WINDOWS95为开发平台。  相似文献   

10.
雷京 《国外公路》1996,16(3):26-29
文中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成本优化的一种正规方法,已推导出一种成本函数,在方案设计阶段用来估算构件的最优尺寸,开发了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成本优化设计即EXFORM专家系统,EXFORM系统运用了成本函数以及设计者的启发性知识,范围涉及到柱、梁、板。  相似文献   

11.
Variable valve timing (VVT) and cylinder deactivation (CDA) are promising methods in reducing fuel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at part load in SI engines. An SI engine which uses electromagnetic valvetrain (EMV) will eliminate flow restriction from the throttle valve and produce higher indicated mean efficiency pressure (IMEP) due to the disabling of some of the working cylinders at part load. Therefore, pumping los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t part-load conditions. In addition, duration and timing of valve events are variably controlled at different operating conditions. This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gine efficiency. In this study, a dynamic model of an unthrottled SI engine has been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engine cycle. The model uses an EMV system that allows valvetrain control and cylinder deactivation techniques to be carried out in simulation flexibly. The simulated results find the optimal valve timing for different engine speeds. The optimal timing of intake valve closing depends on engine speed linearly, while the intake valve opening in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engine performance.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also shows that cylinder deactivation modes can be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improving engine efficiency at different engine loads. Different cylinder deactivation strategies have been applied for the full range of engine load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wo-cylinder deactivation mode (50% CDA) considerably improves fuel consumption at low engine load. Meanwhile, one-cylinder deactivation (25% CDA) is an optimal fuel economy mode at medium engine load. With proper uses of VVT and CDA strategies, the efficiency of an SI engine can be increased more than 30% at low engine load and 11.7 % at medium engine load.  相似文献   

12.
变海拔环境下的车用柴油机进气压力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车用柴油机运行在高原地区外特性恶化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变海拔环境下柴油机进气压力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高压级增压器旁通阀流通系数来动态调节二级涡轮可调增压系统压比。在基于最佳空燃比和最大输出功率的柴油机进气压力动态控制仿真基础上,建立了高压级增压器旁通阀流量系数与转速及大气压力的匹配关系。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大幅度降低了大气压力变化对柴油机外特性的影响,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升级需求,将传统的Otto循环发动机改为阿特金森(Atkinson)循环发动机,其中,配气机构的改进是完成循环改型的关键。对某汽油机配气机构建立模型,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分析,进而对凸轮型线进行优化设计,对配气正时进行再设计研究。利用进排气凸轮轴的双VVT机构,在不同转速和负荷下对改型后的发动机进行了双VVT的优化控制设计。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成功地完成了Atkinson循环的转换,最低燃油消耗率由原机的250g/(kW·h)降低到232g/(kW·h),且低油耗区向常用发动机工况移动,验证了配气机构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郭兰 《天津汽车》2009,(10):31-34
在进行一款轿车发动机性能升级中,需要对配气机构进行全新优化设计,以提高发动机最大功率和中低速扭矩。文章利用AVL公司的EXCITE Timing Drive软件建立了配气机构模型,对模型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计算,完成了进排气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以及配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校核。校核结果表明,配气机构组成各零部件完全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性能预测和发动机试验证明,该款发动机的性能指标达到了开发目标值的预期。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换挡品质,通过对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的分析,采用电磁阀控制换挡离合器接合分离的方法,基于Simulink建立了换挡电磁阀控制系统模型,包括电磁阀工作逻辑控制和开闭合曲线控制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换挡过程中电磁阀控制规律的变化对换挡冲击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开发方向和控制策略的正确性,设计了基于dSPACE的自动变速器快速控制原型试验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换挡电磁阀控制系统能够减小换挡冲击度,改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以某4缸、增压直喷柴油机为样机,利用专业试验台架,对样机的喷油提前角和EGR阀开度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标定,使样机的排放指标达到欧Ⅳ排放标准.验证了喷油提前角和EGR系统对柴油机排放的影响,找到了使发动机排放达到最理想状态时的最佳喷油提前角和EGR阀开度.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某型两级可调增压柴油机变海拔、变工况增压压力控制复杂问题。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两级可调增压柴油机高海拔工作过程模型,利用试验数据进行了模型校核。设计了两级可调增压柴油机涡轮旁通阀变海拔控制策略,优化标定得到了高/低压级涡轮旁通阀最佳开度和最佳增压压力。采用仿真与试验相结合手段,比较了基于增压压力PID闭环控制和基于涡轮旁通阀开度的开环控制对柴油机高海拔瞬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PID闭环控制,相比平原,3000、5000 m海拔增压压力首次达到目标值90%的时间分别增加了0.11、0.19 s。涡轮旁通阀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相比,0、3000和5000 m首次达到目标增压压力的时间分别缩短了0.09、0.197和0.14 s,但实际增压压力与目标增压存在偏差。基于此,采用增压压力PID闭环反馈控制与涡轮旁通阀开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能够同时兼顾两级增压系统瞬态过程的鲁棒性和准确性,是未来高海拔两级增压系统瞬态过程的理想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微型汽车发动机低速动力不足的问题,结合发动机整机性能分析软件和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建立了原发动机整机性能模型和单阀系多体动力学分析模型。在准确模型的基础上对凸轮型线进行了结构设计,并选出了既能满足整机性能要求又能满足单阀系多体动力学要求的最优凸轮型线组。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方便找出最优的凸轮型线范围,减少了试验次数,降低了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控制阀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流量、高转速高压共轨喷油器回油量大、响应慢的问题,设计一种带滑阀结构的共轨喷油器控制阀,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高压共轨喷油器控制阀关键结构参数对喷油性能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喷油器控制阀滑阀结构设计研究。通过试验验证了共轨喷油器控制阀增加滑阀结构设计后对提高喷油响应速度、降低回油量有明显的作用,优化了喷油器的性能,提高了供油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突破响应时间与控制精度的性能瓶颈,提出一种基于直驱阀的快速响应线控制动系统,通过基于Halbach永磁阵列的电磁直线执行器直接驱动阀芯,实现制动轮缸液压力的迅速调节。建立线控制动系统电磁、机械和液压子系统模型,设计基于逻辑门限的线控制动系统液压力-直驱阀位置切换控制架构。压力环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使轮缸液压力迅速逼近目标液压力值;设计结合摩擦补偿自适应控制律、稳定反馈和鲁棒控制的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的直驱阀位置环,使直驱阀芯能够迅速通过阀死区;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证明算法的稳定性。以线控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控制精度等性能参数作为目标函数,通过相关矩阵分析控制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切换控制方法与PID控制和滑模控制相比,目标压力10 MPa的阶跃响应时间为0.05 s,稳态误差不超过2%;ARTEMIS欧洲循环工况下的均方根误差为0.33 MPa;设计的直驱阀结构与控制方法有利于提高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