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在集疏运一体化、优化航运金融环境、建立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等方面。 形成综合集疏运体系: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对上海港集装箱的集疏运输系统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偏重于公路运输的集装箱集疏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上海港发展的需求,优化集疏运体系建设将在继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上海港作为一个腹地型的世界级国际集装箱吞吐港,90%以上的国际集装箱通过公路(特指汽车,以下同)、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由腹地聚集到港口或由港口疏散到腹地,港口集疏运体系的建设在上海港口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自1978年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上海港口至今经过了近30年的历程,集装箱年吞吐量由零起步发展到现今2000多万TEU,跻身于世界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第三位。伴随着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不断攀升,上海港口国际集装箱集疏运体系逐步形成并发展。2005年上海港口完成集装箱集疏运运量3137.1万TEU。除去水路外贸集疏运运量155…  相似文献   

3.
论长江集装箱运输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蓓华 《中国水运》2003,(11):45-46
三峡工程的建成,大大改善了长江的通航条件,长江主干线必将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深水港集疏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由于长江航道码头和集装箱船舶的落后、陈旧和不规范,严重制约了长江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在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诸方式中,长江集装箱运量比重极小.这种状况远不能适应长江流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疏运通道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林益松 《集装箱化》2012,23(9):20-22
1.上海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现状 1.1铁路运能紧张 上海港现有的铁路集疏运线路主要为沪宁线和沪杭线。由于现有线路承担大量的旅客和煤炭等运输任务,运能十分紧张,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集装箱运输需求,导致货运周转不畅。此外,铁路集装箱处理站发展受限,  相似文献   

5.
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现状及优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港集疏运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上海港集疏运体系的现状,并与国外著名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集疏运体系进行比较,找出上海港集疏运体系中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汝熙玲 《水运管理》2011,33(11):18-19
为推动上海港口物流发展,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论述我国港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上海港集疏运体系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上海港集疏运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认为要建立完善的集疏运体系,首先要确定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目标,解决供需矛盾以及集疏运体系中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配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现状分析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静 《中国水运》2010,(1):36-37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港实现了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对上海港集疏运系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文中通过研究上海港集疏运系统现状及其发展,提出进一步拓展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锦平 《集装箱化》2002,(2):25-27,46
随着国际航运业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崛起,以及人们对这一运输方式的认同,集装箱运输以经济、快速、便捷的优点赢得了市场和货主们的青睐.这一运输方式的形成,是航运业适应国际经济大循环,实现自我完善的重大变革.面对着这一不可逆转的航运市场发展趋势,按照国家关于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决策,担负着上海港水上货物位移基本职能的上海集海航运有限公司,必须紧紧把握机遇,从建成上海港绿色通道、确立上海港集装箱枢纽港经营地位的战略高度出发,根据航运业市场变化的特征,大力发展长江集装箱内支线运输,努力提高上海港集装箱集疏运能力.  相似文献   

9.
施悦勤 《水运管理》2023,(3):18-19+40
港口集疏运能力最终决定港口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上海港应结合自身条件,在集疏运能力建设上,应本着宜水则水、宜公则公、宜铁则铁的思路,一方面,改进沿海捎带的监管模式,不断优化水路集疏运模式;另一方面,以沪通铁路二期建设为契机,大力培育海铁联运市场,补齐铁路中转的短板,改变过于依赖公路集疏运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部署的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在4个方面重新审视港口集疏运铁路发展的问题。从历史维度、国际维度、技术经济维度、现实维度认识运输结构调整战略实施的必然性和紧迫性;立足于发展港口集疏运铁路的现实意义,认为加快发展港口集疏运铁路是推进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从运输规模、发展重点、建设成效等3个方面提出港口集疏运铁路中长期发展的基本特征;提出港口集疏运铁路当前发展需要着力应对的问题。这些分析可为推进铁水联运发展、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实现物流业降本增效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