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加快长沙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的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实行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项目建设融资成本比较低,许多城市充分利用目前难得的机遇,抓紧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功能.长沙市应抓住机遇,抓紧快速轨道交通的前期研究工作,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进程,尽早推进长沙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促进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快速平稳运行。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出行和物资交流日益频繁.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3.
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重庆城市地理环境、城市结构与居民出行特征,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原则,提出适应重庆城市交通现状与发展需求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发展的目标、原则、构想、建设实施顺序与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城市交通面临严峻的形势。重点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共交通网络.积极引入具有大、中客运量的地铁和轻轨交通方式.已成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势所必然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大容量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解决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大城市中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快速轨道交通建设高潮。从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可以预见,在我国即将迎来新一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高峰。据建设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长春、大连、武汉、深圳、重庆、南京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投入运营,总里程440公里,年客运量达16.5亿人次。与此同时,北京、天津、上海等6个城市正在施工建设的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达373公里。依据国蚋外城市的发展经验,轨道交通网络可以成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划的双重核心,合理的线网能够发挥城市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影响大城市结构与功能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泞入地探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有关问题,我们特别策划了此专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城市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资源在不同城市间频繁调配已变得平常,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间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本文就此对长三角地区近几年来新兴发展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对区域交通经济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剖析,以期对该地区的各方经济主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万波 《科技交流》2010,(2):66-70
伴随着重庆市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市域内各组团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客流运输需求旺盛.本文主要从重庆市的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交通需求、环保等方面论述了建设轨道交通六号线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区域城市群的崛起扩大了区域内交通需求规模,改变了交通需求结构,需要尽快形成以轨道交通网为骨干的区域快速公交走廊。阐述了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具有的经济诱发、开发先导、区位再造和资源创造等四大功能。提出了加强规划协调、创新发展理念、优化体制机制和给予政策支持等四方面的措施建议,以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大城市轨道交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按照城市发展规划,发展市郊快线,逐步将市区地铁向郊区和城市周边延伸,旨在构成市区至卫星城的快速出行通道,并以发达的市郊轨道交通网络作为支撑,在方便居民出行,优化城市空间合理布局,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加快建设城市郊区快速轨道线网,制造配套的快轨车辆,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任务,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特别是高科技民营经济实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起来。据最新资料表明,民营经济对我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了60%.在沿海一些地方甚至更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在中国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进程中.民营经济会以更加迅猛的速度飞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轨道交通事业也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变,在这样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历史时期,中国轨道交通领域的各级领导者和决策者,特别是占据重要基础地位的众多中、基层领导者、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为此,本刊从现在开始,将陆续刊登国际知名经济学家、企业管理者及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的文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旨在为轨道交通各级领导者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思考与借鉴的窗口,以尽快提高管理决策的水平和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