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云冬  郑亚茹  程瑾 《水运工程》2019,(S2):109-113
针对分层总和法应用于吹填土预压地基沉降计算存在计算结果不准确、人为因素影响大的问题,研究吹填土回弹率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吹填土沉降计算的改进分层总和法。将改进分层总和法用于某工程吹填土预压地基的沉降计算,并将分层总和法与实际监测的沉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不对计算结果修正的情况下,改进分层总和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沉降监测结果更接近,误差约为3%,提高了吹填土预压地基沉降量计算的精度。改进分层总和法为场地后续的回填量预估及场地利用提供了指导,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工程中,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采用规范推荐的分层总和法对堆载排水预压下的地基沉降进行计算,但是在地基的分层和修正系数Ms的取值上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造成计算与实测结果之间产生较大偏差。文中运用PLAXIS岩土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堆载排水预压法处理软基的沉降修正系数进行分析,得到多个修正系数代替Ms用于成层地基的沉降计算结果修正。同时对堆载预压的影响区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天津港某吹填土地基加固工程为依托,以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对吹填土地基加固期(施工期)和使用期(长期)沉降进行现场监测,确定吹填土地基施工期和长期沉降的发生发展特性;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施工期监测结果进行拟合,确定吹填土长期沉降的数值预测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分析吹填土地基长期沉降的发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数值模拟方法可有效模拟吹填土地基的施工期和长期沉降,但由于未考虑土体的次固结沉降,长期沉降模拟结果偏小,二者相差16.7%;排水板打设区的土体孔隙水压力消散较快,固结效率高;排水板下卧层软土的持续固结变形是造成吹填土地基长期沉降较大、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水道港口》2016,(3):311-315
通过对比工程实测沉降资料与沉降计算结果表明,现有规范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地基的沉降估算值偏小。文章引入侧限假定修正系数β及取土扰动修正系数δ、λ,并由此提出了地基沉降计算改进公式。胶州湾地区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工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沉降计算改进法得出的计算值曲线与实测值曲线吻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控制科威特LNGI工程水力吹填砂土地基质量,合理评估水力吹填砂土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选取基于CPT的3种经验公式,计算满足设计承载力200 kPa作用下所需的最小锥尖阻力qc值。结果显示,Bowles(1996)法和BS EN1997-1:2004 Annex D推荐法计算的最小qc值与水力吹填质量等级有关,但两者结果较接近,而EslaamizaadRobertson(1996)法计算的结果较小,仅为3. 8 MPa。基于保守考虑,最终结果取前两种方法平均值中的最大值7. 5 MPa。同时基于现场实际,在地基处理后预先进行CPT检测,得到平均锥尖阻力远大于计算验收值,并由大型载荷板ZLT试验验证了满足长期沉降的设计承载力。可见,在地基处理后可预先采用CPT对处理后地基处理承载力进行评估并辅助少量大型ZLT试验进行验证,可有效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收。  相似文献   

6.
梅涛涛  王新  何丽平 《水运工程》2018,(12):198-201
针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大面积吹填造陆工程中出现的地基沉降计算问题,对目前常用的大面积砂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De Beer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依托工程的现场试验数据对De Beer公式中所涉及的参数进行讨论,得出合适的沉降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比较现场实测沉降的预测值,证明该分析方法和流程可以很好地用于大面积砂土地基沉降计算中。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工程中,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深层土体通常会发生比较大的侧向变形.一方面使得分层沉降管发生比较大的倾斜变形,由磁环离管口的深度变化得到土层准确的沉降值时需要进行竖向修正;另一方面使得分层沉降观测得到的沉降值,不仅包括地基的固结沉降值,还包括土体侧向变形引起的附加沉降值,需要将两者分离出来,才能更好地进行地基处理效果的...  相似文献   

8.
《水道港口》2015,(6):574-577
针对软土地基大变形沉降预测,引入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技术,通过增加权值调整时的动量修正量对传统BP模型的算法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应对于软土地基沉降的预测。以天津滨海地区围海造陆工程为例,选择吹填过程中吹填土的原始标高、含水量、塑性指数以及吹填土地基加固后的土体含水量和强度为输入量对吹填土地基的沉降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9.
为了检验澳门东填土区浅部土体地基处理效果,在充分研究场区吹填砂前后地基土层特性、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和施工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对监测及检测结果中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软黏性土和吹填砂经地基处理后力学强度明显提高,工后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地基处理效果显著;根据长期实际沉降监测值能够对最终沉降量做出更准确的预测或通过选取合理的沉降经验系数m s,使地基沉降量估算值与目标值更接近,以便指导本地区同类项目的地基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吹填造陆工程中存在混合土质,本文针对淤泥在地基处理时沉降大的问题,对吹填土临界粒径的土颗粒沉降速度、流径、泄水口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斯托克斯定律得出临界颗粒值的理论沉降速度。将流径、泄水口流速与颗粒沉降速度相结合,设置排出临界粒径土颗粒的泄水口宽度。以薄壁堰为例,其他堰体可采用相应的流量公式进行计算。通过对临界条件的分析和计算,处理吹填施工和地基处理之间的矛盾,寻求流失量控制的合理薄壁堰参数,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按照吹砂造陆地基沉降完毕后满足地面高程设计要求的原则,提出了一种考虑沉降土方荷载的吹砂造陆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算例表明,如果进行地基处理,为降低工程费用,计算吹砂厚度宜考虑吹砂造陆地基沉降。  相似文献   

12.
朱军山 《水运工程》2012,(4):171-173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现场施工加载条件复杂,对地基沉降发展影响较大。利用满载后期沉降曲线与等效线性加载沉降曲线基本相同的特点,基于等效线性加载竖向排水井地基固结理论,提出了根据满载期后的实测沉降数据反演最终沉降的方法,并将其编制为应用程序。对某工程的算例分析表明,该计算方法与三点法结果较为接近,但可避免三点法仅利用个别数据点的缺陷;经验双曲线法推算的最终沉降量最大,实际工程中利用其结果来计算地基固结度时,其值往往偏低。  相似文献   

13.
软基预压加固中的体积应变、侧向位移与沉降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堆预压和真空预压加固中软土地基固结沉降计算值的合理修正方法作了分析和探讨。影响加固土体固结沉降的主要因素是体积应变和侧向位移,用本文提出的可计算的体变修正系数msv和侧移修正系数mal进行进行沉降修正要比按单一综合系数ms取值修正更实用和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4.
分层总和法计算高速公路沉降的修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得出一个与路堤填筑高度及地基土体压缩模量有关的沉降综合修正式子,它使得单向分层总和法中的e-lgp法的计算结果修正后能够考虑土体侧向变形。实例验证表明:经此式修正后的沉降值更接近实测值,误差很小,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江汉平原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填砂路基施工的特点,利用有限元的方法计算包边土与砂心的差异沉降,分析了该施工方法的吹填砂路基地基沉降变形的特性,计算表明进行包边土施工时,包边土位置地基的沉降量明显大于路中的沉降量,在施工时应考虑包边土施工的时间效应,并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避免由于该差异沉降而出现路基病害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三期工程的陆域形成情况,探索出陆域形成过程在吹填砂荷载作用下海底天然泥面下软土地基沉降的观测方法.根据天然泥面下软土地基沉降量和吹填砂的顶面高程,解决了计算陆域形成过程中吹填砂体积的难题,为类似的海上吹填砂成陆工程设计和沉降观测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轨道式龙门吊作为重箱堆场主要起重设备,轨道基础对地基的沉降及其差异沉降非常敏感。目前,国内主要结合勘探及室内土工试验数据,采用规范法对基础沉降进行计算分析。静力触探技术能反映土体原位物理力学性质、具有测试速度快及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国外地基处理效果评价。基于中东某集装箱码头工程的吹填砂场地静力触探测试数据,采用国际公认的Schmertmann方法对轨道基础的沉降及其差异沉降进行计算分析。工程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基于静力触探测试数据的轨道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的分析结果满足轨道基础的国际设计标准,研究成果可供类似海外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吹填工程中施工期沉降值的估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部分吹填项目的综合单价包含沉降量,需合理确定吹填预留标高值,沉降值的估算准确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成本和利润。本文通过小洋山北侧围垦一期吹填砂施工C4标招标过程中对吹填砂施工期沉降量的估算为例,介绍施工期沉降值估算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吹填土的含水率高达80%以上,孔隙比大。使用真空预压法加固吹填土,土体孔隙比变化很大,土体的渗透系数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室内真空模型试验获取土样在真空荷载下的固结规律和力学参数。采用修正的剑桥模型,并考虑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变化的非线性关系,运用比奥固结理论分析模型槽试验中土体在真空荷载下的孔压、孔隙比变化规律。其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分析吹填土在真空荷载下的固结规律。计算结果显示:贴近排水板的土体在很短时间内被压密,造成吹填土地基固结缓慢。因此,若采用不考虑渗透系数变化的计算模型计算吹填土的固结度,该模型的计算值比考虑渗透系数变化模型的计算值大,与实际情况不符。故在进行吹填土地基固结计算时,考虑渗透系数变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堆载预压法在港口吹填淤泥地基加固中的运用,采用现场实测结果评价其加固效果;与此同时,采用单向分层总和法计算堆载后地基最终累积沉降和土体分层沉降,且用实测结果检验理论计算结果,探讨这种理论计算方法在吹填淤泥地基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堆载预压法加固吹填淤泥地基效果显著。经堆载预压处理后,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和十字板剪切强度得到了很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沉降结果与理论计算沉降结果几乎一致,验证了理论方法计算沉降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