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对初期雨水对河道污染问题的重视,通过设置初期雨水调蓄池是有效解决初雨污染河道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大部分末端调蓄池通常存在着结构深度深,调蓄量大、养护管理难度大等问题。由于初雨调蓄池排空后,必须及时对调蓄池底部沉泥清理,现常用的清理方式是设置自动冲洗装置、智能冲洗装置等。最终冲洗水通过放空泵提升后直接排入下游污水管网。现以上海市七宝镇九星雨污水泵站及合建初期雨水调蓄池工程的设计为例,简单叙述九星初期雨水调蓄池设计方案及调蓄池运行方式,分析现有调蓄池常规冲洗方式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为今后类似项目的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家高度重视水污染工作,面对城市排水泵站的放江水质差的问题,上海规划新建设一批初雨调蓄池。泵站及调蓄池的设计应在进一步削减污染排放、充分对调蓄池内雨水处理和回用、最大程度综合利用土地等方面思考。以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全地下排水泵站及初雨调蓄池为例,通过泵站海绵化改造、调蓄雨水就地处理、回水全面利用(喷泉景观补水、绿化浇灌、道路清洁)、景观提升开放等全方位改造,探索城市排水系统末端设施提质增效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中央商务区排水系统为例,系统性地讨论了在受限空间下,泵站及调蓄池的合建方案以及管网的施工方案。通过合理布局优化建设空间,在泵站用地仅《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准则》建议值60%左右的情况下完成了雨污水泵房的布置,并通过纵向空间的利用,进一步实现了泵站与初雨调蓄池的合建;同时,通过对比分析,采用盾构法作为合流干管的施工工艺,较传统顶管法在主干道路上减少了50%的施工井数量,减轻了对现状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雨污混接系统调蓄池在解决合流污水溢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调蓄池的设计及运行控制要综合考虑系统水量分配与水位变化特点,既要及时接纳超过污水厂处理能力的合流污水,又要确保在低水量时系统内污水优先进入污水厂进行处理,保障污水厂的稳定安全运行。以上海市泰和污水处理厂调蓄池的设计为例,分析了雨污混接系统中调蓄池的设计及运行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雨污水的径流量不断增大,对雨污水径流起削峰作用的调蓄池占地面积及深度也在相应增加。通过对某一个大型调蓄池的基坑工程实例,探讨此类基坑设计难点,在围护选型、支撑布置、止水措施等方面进行优化,保证施工安全,缩短周期,减小环境影响,并节约成本,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保定市建国路地道桥雨水泵站为例,通过分析地道桥暴雨积水主要成因,合理确定排水系统升级改造方案,在原用地不变基础上,将泵站规模由0.83 m3/s提升至3.0 m3/s,同时新增一座1 200 m3初雨调蓄池,共同实现缓解桥区内涝、改善水环境的目的,并为远期周边区域排水系统的彻底改造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合流制排水系统调蓄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调蓄池能提高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截流倍数,最大限度地削减河流入湖污染负荷。该文在分析调蓄池的工作原理及不同调蓄类型组合技术基础之上,讨论调蓄池的功能应用、调蓄池的设计及优化,主要包括调蓄池容积设计、调蓄池冲洗方式的设计及调蓄池优化设计研究进展,突出了调蓄池在控制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暴雨雨型研究是对海绵城市建设及评估的基础性支持工作之一。结合成都市中心城区降雨资料,应用PilgrimCordery法分别推求了60 min、180 min、360 min降雨历时的设计暴雨雨型。运用推求的雨型,对现有排水管网的理论积水量计算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调蓄池、雨水存储池容积的计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老城区排水系统现状和近期以合流制为主,部分城区远期雨污分流后以分流制为主.为了控制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污染,调蓄池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措施.以武汉老城区CB小流域为例,对武汉城区的降雨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武汉城区降雨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推导出CB小流域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截流倍数与溢流外排量之间的关系,并参考远期控制径流污染所需的调蓄池有效容积,进而得到CB小流域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调蓄池的推荐有效容积.  相似文献   

10.
城市排水系统中初期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敦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7):130-132,13
初期雨水调蓄池是用来调蓄初期雨水,避免初期雨水直接排河造成河道污染。随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很多城市已经开始建设初期雨水调蓄池。该文结合石家庄市正定新区2#雨水泵站初期雨水调蓄池的设计实例,介绍了城市排水系统中初期雨水调蓄池的设计要点,为今后完善初期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立交排水系统运行流程入手,逐一分析可能引起立交桥下积水的因素,如降雨强度q、径流系数Ψ,汇流面积F,排水系统设计重现期P及下游河道水位,从而判定立交桥下积水的原因;在明确积水原因的基础上,考虑到北京市严重缺水的现实,提出了既能提高泵站系统标准,又能兼顾雨洪利用的"泵站改造+新建调蓄池"的改造思路,并进一步通过分析提出了泵站和调蓄池联合的运行方式。五路桥排水系统改造工程的实际运行情况证明了所提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简婧  郑军 《交通科技》2015,(1):161-163
极端降雨频发及城市硬化面积增加导致城市区域内涝问题日益严重,使地形特殊山地城市雨洪问题更为复杂。通过研究国外发达国家主要道路雨洪管理模式,提出当前国内应转变传统排水设计理念及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并结合山地城市道路实际情况,探讨滞留带、渗透浅沟、生物滞留池等生态调蓄方式如何与山地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相结合的雨洪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排水系统末端建设雨水泵站及调蓄池是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同时控制初期雨水污染的有效途径.随着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越来越多的雨水泵站和调蓄池开始采用合建的形式.现以上海市某雨水泵站及调蓄池合建设计为例,分析泵站与调蓄池合建形式的选择,详细介绍工程设计方案及建成后的运行模式.该泵站设计流量22.2 m3/s,调蓄池设计规模11 000 m3,结合用地条件及周边环境,泵站及调蓄池选用"平铺设置式"方案.针对项目建设用地小、周边环境复杂、景观要求高的特点,将各构筑物同基坑进行集约化布置,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建设一座花园型、海绵型泵站,并结合水力模型、BIM等新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此案例可为其他雨水泵站与调蓄池合建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雨水调蓄池容积的简易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真如城市副中心因地区功能定位的提高,局部区域的暴雨重现期由P=1 a提高到P=3 a,导致已建排水系统中部分排水设施无法满足设计标准,雨水管道须翻排,雨水泵站须扩容。设置雨水调蓄池可在减少已建排水设施改建工程量的基础上,提高已建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该文以真如城市副中心增设雨水调蓄池方案为例,使用目前几种较为常用的调蓄池容积简易计算方法确定调蓄池的容积,分析影响雨水调蓄池容积的因素,为类似工程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顾杨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3):118-120,124,217
该文以国内第一座调蓄处理池——上海新西干线蕰藻浜调蓄处理池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了试运行期间调蓄处理池对暴雨放江的污染减排功效。研究显示:2012年蕰藻浜调蓄处理池经过试运行后,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具备正式运行条件;蕰藻浜调蓄处理池在2012年"海葵"台风期间发挥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单次运行的暴雨放江量削减率达到52.0%;单次运行对暴雨放江COD、SS、NH4+-N和TP的削减量可达3 891 kg、1 767 kg、303 kg和44.0 kg;建议采用重力与泵送相结合的进水与放空模式,以降低调蓄处理池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分析堤防受邻近基坑开挖影响所产生变形的局限性,以同济大学初雨调蓄池基坑开挖为例,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扩展研究了临河深基坑对堤防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为堤防边坡稳定性的定量判别提供了新思路,使评判结果比现行规范要求更为全面合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建设雨水调蓄池对上海市桃浦河水质的改善效应,模拟结果显示:(1)雨水调蓄池改善河道水质的效应随着其容积建造标准的提高而增大;(2)设计容积6 000 m3和12 000 m3雨水调蓄池运行时,在平均流速0.15 m/s的水动力条件下,对下游550 m河道断面瞬时COD浓度降低范围分别为27~101 mg/L和47~180 mg/L;(3)在上述模拟条件下,雨水调蓄池运行时,可使下游河道550 m河道断面溢流事件时全过程的COD通量浓度分别下降57 mg/L和88 mg/L。  相似文献   

18.
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调蓄设施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借鉴国外雨水调蓄池的设计方法,以上海为例,分析上海市的降雨特征,并提出上海市合流制排水系统调蓄设施的池容计算的经验公式法和基于水力模型的调蓄容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调蓄技术研究及应用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排水系统雨天溢流对受纳水体的污染已日益受到关注。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调蓄技术是控制面源污染、削减污染负荷的一项关键技术。建设调蓄池以减少排江污染负荷是重要的工程措施之一。该文介绍了调蓄池的原理和作用,并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分析阐述了调蓄池的计算方法,为合流制排水系统面源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并可总结推广应用于上海及其他城市合流制排水系统污染物控制工程。  相似文献   

20.
全地下式雨水泵站及调蓄池在世博会园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初期雨水直排水体所带来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为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并尽量减小泵站和调蓄池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世博园区后滩雨水泵站及调蓄池设计为全地下式合建排水构筑物。该文详细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规模和调蓄池的布置、设计计算及运行模式等,并对工程特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总结,在类似工程中可结合其工程自身特点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