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й����й����ͨ��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各阶段的历史,介绍了国家关于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若干政策,以及当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状况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国产化问题,最后介绍了我国今后十年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2009,(12):38-41
轨道交通是人类最终端科技的城市交通体系之一,是一座城市现代化文明的标志。伦敦、巴黎、纽约这些国际大都市均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已建设发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由于经济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国的地铁建设直到1969年北京地铁1号线的建成开通才改写了这个人口大国没有地铁的历史,中国轨道交通的建设史也由此开启。目前已有10个城市拥有建成并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另有15个城市正在建设,35个城市正在规划当中。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11,(12):56-59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获得了快速发展,截~2010年底,中国己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南京、武汉、长春、深圳、大连、成都、沈阳12座城市,先后建成并开通运营T48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1395公里。  相似文献   

4.
徐涛 《城市交通》2002,(4):31-34
国家计委资料显示,“十五”计划期间,中国城市交通投资将达8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2000亿元将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今后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将有大发展。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会在较长时间里成为中国基础建设投资的重点之一,而与其紧密联系的城市轨道车辆产业也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5.
为保障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了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验,研究了其融资结构和运营模式,在深入调查基础上,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可采用的投融资模式与运营策略,并以沈阳市轨道交通建设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模式可分为3个阶段,中国大多数城市处于第1阶段,应充分借鉴各国建设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加强政府主导作用,逐步引入社会资本,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融资渠道,建立高效、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2011,(9):51-51
据了解,目前我国约有30多个城市正在申请建地铁,二、三线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已经步入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黄金期。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全面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管理和维护等工作,需要大量具有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设计、检测、故障分析与处置等能力的专业人才。相关调查显示,每开通一条地铁线路,就需要各类专业人才1000余人。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轨道建设方案比选和决策问题,建立了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城市轨道交通广义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外部成本构成,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阻断成本概念,并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阻断成本模型.以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例,定量计算了城市轨道交通不同线路敷设方式广义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传统的全寿命周期成...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交通方式的进步一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写照。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出现回升向好的局面,以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带来的变革大大促进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大大冲击着人们对于交通和地域的观念改变。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2011,(11):58-59
中国内地开展轨道交通筹建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北京,第一条线于六十年代动工,70年代投用。目前,中国的北京、上海、重庆、青岛、沈阳、武汉、长春等20多个城市正在积极筹建形式不同的轨道交通系统,拟建的轨道交通线路超过20条,总长度达2000公里。而据国家计委资料显示,“十二五”计划期间,中国城市交通投资将达8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有2000亿元用于地铁建设。至2010年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约为1400km。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步入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市场。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2011,(4):49-4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经营管理的地位变的愈加重要。2011年4月20日下午,RT《轨道交通》杂志发起主办的第七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中国2011特设经营管理分会场,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经营管理进行了一场热烈而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09,(12):72-7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据报道。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最快的国家。截至2008年底,内地10座城市已建成运营的3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已达813.7公里。另外还有二十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筹建城市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2.
交通资讯     
正国内瞭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形势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做出部署。《意见》指出,要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严格落实建设条件,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加强全过程监  相似文献   

13.
交通资讯     
正国内瞭望各地重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热潮暂停一年后,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重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7月30日,总投资787.32亿元的长春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通过审议。8月14日,总投资约950亿元的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获得批复。据8月15日召开的杭州市综合交通会议透露,杭州机场轨道交通快线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下一步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会签意见。西安市轨道交通三期规划的审批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第  相似文献   

14.
宛岩  严挺 《交通标准化》2011,(24):112-115
分析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面临的主要交通问题,研究城市单向交通应用及实施的效果,提出了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实施单向交通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的措施和方法,并以宁波轨道1号线鼓楼站施工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交通标准化》2010,(2):66-67
会展描述: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全国已有10个城市的26条线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750多公里。20多个城市上报了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规划线路91条,总里程2600km,投资超过10000亿元。其中侣个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得到了国家主管部门审批通过。  相似文献   

16.
由建设部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是一部城市轨道业综合体行业史鉴,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最权威的集史料、数据、企事业单位名录和城铁文献为一体的年鉴体工具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会、中国城市轨道网、今日国铁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国家及各城市轨道交通职能部门以及行业专家。  相似文献   

17.
由建设部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是一部城市轨道业综合体行业史鉴,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最权威的集史料、数据、企事业单位名录和城铁文献为一体的年鉴体工具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研究会、中国城市轨道网、今日国铁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国家及名城市轨道交通职能部门以及行业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编委会负责编辑,是全面、系统地记载中国城市轨道各年度全方位行业信息的权威史记类年鉴体工具书。《年鉴》共分三卷,即综合在事记卷、企事业单位卷、学术论文卷。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是重大公共交通设施,对缓解交通拥堵、引导绿色出行、提升居民出行满意度有着重要作用,但其建设成本高、难度大、周期长,需在全市层面统筹分析轨道线路建设对交通系统的整体影响,从而发挥其最大交通效益。综合考虑片区人口加权的网络可达性指标,提出道路、轨道一体化系统的网络可达性计算方法,并分析东莞市现状轨道、城市轨道建设规划、城市轨道网络规划的网络可达性特征。结果表明:东莞市现状79.20% 地区在网络可达性60min等值圈范围内,11.21%地区在网络可达性45min等值圈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实施后,全市网络可达性增强,西北、西南区域提升显著;对于城市轨道网络规划,选取了6个线路组合方案进行网络可达性分析,其中轨道6号线、7号线、1号线(支线)组合方案对全市网络可达性整体提升作用最佳,为新一轮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路选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2013,(4):102-105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发展,预计到2015年末,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将超过3500公里,至2020年规划线路将达6100km。预计未来1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有望超过3万亿元。全球轨道交通3/4的投资将集中在我国,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成为国家“十二五”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20.
何玫 《交通标准化》2011,(16):16-16
近日,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11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及装备展览会(METROCHINA2011)”将于2011年11月1日至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并介绍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近期的发展和运营状况,以及展览会筹备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