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徐涛  王凯 《路基工程》2021,(2):166-170
以武汉金地中核凤凰商业城项目的大面积深基坑施工近邻运营的武汉轨道交通蔡甸线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为背景,对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深基坑开挖施工对运营的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结构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施工保护和控制措施建议,确保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的近接运营安全。研究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际施工监测的沉降趋势较为吻合;在现有保护控制措施下,大面积深基坑施工对地铁车站及区间结构的变形影响较小,车站和区间结构安全整体可控。  相似文献   

2.
成都地铁中医学院站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海勇  石达强 《隧道建设》2011,31(5):559-565
为确保复杂环境下地铁车站的施工安全,以成都地铁中医学院站“站桥合一”模式及深基坑盖挖施工为例,总结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风险类型和风险应对措施,并对措施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风险应对策略进行探讨。对地铁建设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思路提出以下建议:1)充分理解地下工程施工是“维持和构建稳定的过程”;2)工程建设风险具有阶段性,针对不同阶段应有相应的预案和处理措施,若前阶段的风险未处理或处理不当,将会演变为施工阶段的风险;3)风险源及风险因素的辨识和消除是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4)认识到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同风险应对措施将对风险控制产生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楠 《隧道建设》2020,40(2):202-208
为解决地铁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模糊性、灰色性和专家认知极端性造成安全等级难以确定的困难,提出基于IOWA算子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价方法。主要研究与结论如下: 1)耦合WBS-RBS 2个维度从渗流破坏、突涌破坏、机械伤人、坑内土体滑坡、支撑失稳、踢脚破坏6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 2)对专家初始决策数据重新排序,利用IOWA算子确定指标初始权重并引入系数调整边界权值,得到指标最终权重; 3)运用灰色聚类提升评价过程透明化,聚类分析出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等级; 4)以郑州地铁1号线紫荆山车站为例,认为紫荆山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等级高,渗流破坏、坑内土体滑坡、支撑失稳、踢脚破坏是影响深基坑施工安全的主要风险指标,建议施工方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4.
该文以沈阳地铁二号线世纪广场地铁站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为背景,介绍了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钢支撑置换技术施工方法及其监测手段的成功应用实例,为城市地铁深基坑开挖技术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6)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佛山市轨道交通的超大规模车站,详细介绍了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的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和降水等关键技术,并对基坑结构及周边环境进行了结构有限元数值分析,其结论为施工期方案的制订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天津地铁车站深基坑围护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天津地铁某车站深度超过30m的基坑围护技术施工,说明其深基坑开挖技术在地铁车站的应用中能够保证安全,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7.
该文阐述了深基坑施工过程现场监测的重要性,并以上海市地铁四号线长阳路车站基坑工程为实例,通过对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的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掌握支护结构和基坑内外土体的变形情况,随时调整施工参数,优化设计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施工安全、顺利进行。最后,文章还对深基坑施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丁卫  曾庆国 《路基工程》2015,(2):110-113
运用MIDAS/GTS软件的施工阶段分析功能,针对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车站的影响进行三维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采用排桩+内支撑方式进行支护的邻近地铁车站侧深基坑,加大支护桩桩径,加密桩间距可以有效减小地铁车站水平位移;同时,基坑阳角区域水平位移值随开挖逐渐增大,并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对深基坑开挖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价时,提出了将WBS-RBS法与G1法相结合的定性与定量评价模型,并以南宁金凯路地铁车站为例,应用该模型计算得出的风险值从而确定施工单元风险等级。计算结果表明,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施工A2,基坑开挖A3,主体结构施工A5均为Ⅲ级风险。该模型无需构造判断矩阵,避免了一致性检验不一致的发生,提高了结果准确度,可供类似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汤建军 《隧道建设》2012,(Z1):132-137
为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地铁明挖车站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通过识别施工生产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以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石湖路站施工为例,介绍地铁明挖车站施工安全控制要点,分别从临建阶段、围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钢支撑架设及主体工程施工等7方面对安全管控做了总结,对确保地铁车站施工安全、平稳、有序进行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陈鑫 《路基工程》2012,(6):147-152
支撑体系是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安全性的必要保证,而作为临时结构的支撑,当施工进展到一定阶段后,将对主体结构顶部钢筋混凝土施工存在干扰,需要拆除支撑结构才有利于展开施工。主要介绍青岛北客站地铁站深基坑顶部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的两种计算方式,分理论计算和根据现场实测值计算。两种计算方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基坑稳定性都满足要求。该站采用对钢筋混凝土支撑“隔一拆一”的施工方案,改善了操作空间,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德春  杨璐菡 《隧道建设》2019,39(Z1):296-302
为解决地铁换乘站基坑支护工程设计及施工风险问题,通过分析换乘站基坑特点,优化地铁换乘站基坑首层平面轮廓为圆形,运用圆形环框梁抗压性强的特点布置圆形环框梁支撑体系。该体系具有变形易控制、拆撑风险低、工序方便快捷等优点。以广州地铁21号线天河公园站和南通地铁文化公园站为例,验证其实用性,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朱育宏  陈巨武  马卉  翟利华 《隧道建设》2018,38(9):1538-1545
针对富水复合地层地铁深基坑施工风险大但相关研究相对较少的问题,从风险源分析出发,根据广州地铁多年的相关施工经验,归纳富水复合地层中深基坑开挖的特点及风险,提出并介绍“开挖评估、预先封缝、缺陷修复、科学降水、均足回灌、精准测量、及时支撑、快速回筑”的32字施工步序和对策。其中“开挖评估、预先封缝、缺陷修复”强调围护结构自身的完整性及止水能力,“科学降水、均足回灌、精准测量”集中应对富水带来的风险,“及时支撑、快速回筑”确保在复合地层中有序完成高风险的施工过程。32字施工步序和对策以风险预估为基本,应对措施前置为核心,可达到有效控制富水复合地层深基坑施工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朱亚林  张斌  石鸣  刘建军  汪亦显 《隧道建设》2022,42(Z1):166-173
为研究狭长型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分区开挖是否能作为邻近建筑物沉降变形的有效控制措施,以佛山地铁3号线叠滘站深基坑工程为依托,收集整理其分区开挖时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的监测数据,同时建立车站深基坑分区开挖和整体开挖时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分区开挖对控制周边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狭长型基坑开挖对邻近基坑长边中间处的建筑物沉降变形影响显著;通过设隔断墙分区开挖,能充分发挥基坑的空间效应,减小“长边效应”对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降水效果的好坏是深基坑施工安全的重要保证,针对超过60 m的南宁轨道3号线青秀山明暗挖地铁车站工程,进行了现场单井及群井降水试验。结果表明:该砂泥岩地层渗透系数为0.5~0.9 m/d。根据渗透系数最终确定青秀山超大埋深明暗挖地铁车站设降水井67口,观察井3口。降水保证了明挖站厅层及暗挖站台层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旁通道(泵站)的功能、设置和优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两种类型的地铁区间可不设旁通道的方案,建议参考大隧道(黄浦江越江)的成果,来进一步优化地铁旁通道(泵站)的设计。文章运用人工冻结法原理,分析旁通道(泵站)建设的施工、冻融沉降和运营维护风险,建议加强针对冻融沉降规律的试验和研究,提高人工冻结法施工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