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也不断发展和提高,为使混凝土具有高性能、高耐久性、高流动性,又不出现离析泌水,能够在自重作用下自由流淌填充施工中的漏振、过振等人为因素,又能解决钢筋密度大难以振捣,而又不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经我们反复试验,采用混凝土双掺技术(活性掺合料和外加剂)制备了C30免振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1 高性能混凝土1.1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形的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指标的。针对不同用途要求,对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区混凝土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青藏铁路格拉段第3、第12标段结构物混凝土的施工,总结了高原冻土区混凝土为满足早强、耐久性要求应注意的问题,着重阐明为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泌水性、最小水泥用量、含泥量、水化热、裂缝而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民经济和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钢筋混凝土梁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已占全同铁路桥梁总延长米的90%以上, 在铁路运输生产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但由于长期运营,钢筋混凝土结构会产生表面裂缝,混凝土碳化等病害,降低梁的承载能力,缩短梁的使用寿命,影响铁路运输安全。 1 影响钢筋混凝土梁耐久性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混凝土密实度对钢筋混凝土梁耐久性的影响混凝土是由胶结料和骨料混合,通过一定的工艺成型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是一种带有细孔的材料,这些孔道主要来源于水泥浆中多余水分蒸发和泌水后留下的毛细管道,以及粗骨料下缘聚积的水隙。另外也可产生与混凝土浇捣不密实及硬化后因干缩、热胀等变形造成的裂缝。因此,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可以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混凝土建筑物耐久性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青藏公路桥涵混凝土耐久性调查情况以及室内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现场试件暴露试验,认为青藏铁路格-拉段混凝土耐久性破坏成因将是饱水条件下经受频繁冻融而导致破坏.给出了混凝土的抗冻融耐久性指标、抗渗能力指标、CL-渗透系数控制值等.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混凝土建筑物耐久性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阐述了低 (负 )温早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通过大量试验分析了影响低 (负 )温早强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质量的因素。提出应将低 (负 )温早强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过程类比隐蔽工程控制 ,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正混凝土耐久性通常是指环境作用下的耐久性,主要涉及温度、湿度及其变化(干湿交替、冻融循环),以及环境中的水、气、盐、酸等物质对混凝土的劣化作用和对钢筋的锈蚀。环境作用对混凝土材料的侵蚀和损伤主要发生在混凝土表层,通常以水为载体,以混凝土中的孔隙为通  相似文献   

7.
泵送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泌水问题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桥梁墩身施工中出现的混凝土浇筑泌水现象 ,结合理论分析 ,并通过反复试验 ,添加泵送剂和粉煤灰 ,重新设计配合比 ,解决泌水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章叙述了灌注混凝土桥梁梁体泌水及表面流砂水纹缺陷对梁体使用寿命的危害,分析了泌水流涛水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和修补要点。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对气候作用、化学侵蚀、物理作用或任何其他破坏过程的抵抗能力。本文结合位于浅海海域的迁(安)曹(妃甸)铁路曹妃甸特大桥的工程实例,从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结构施工,以及混凝土结构使用条件和防护措施等方面,介绍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经验。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段建设铁路、公路遇到桥跨结构混凝土灌注桩基强度的发展,耐久性和热传递对冻土结构扰动的技术难题等情况,提出相应对策。研究方法:对青藏公路桥基混凝土的耐久性破坏进行调研、室内模拟试验、现场暴露试验及清水河、昆仑山口桩基试验。研究结果:青藏公路冻土地段桩基混凝土长期处于恒负温下,硬化强度达不到设计等级;耐久性破坏主因是正、负温频繁交替引发冻融破坏,未发现有硫酸盐侵蚀破坏迹象;混凝土初温和水化热使界面冻土结构破坏,较长时间后,界面冻土才能回复到原始冻结状态。研究结论:掺用引气减水剂或早强引气减水剂拌制低温早强耐久混凝土可以满足对于混凝土灌注桩强度、耐久性和冻土结构稳定性的要求。若采用负温(-5~-20℃)混凝土方案时,须注意抗冻剂可能产生对界面冻土结构稳定性和环保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柱与梁板的节点形式,钢管柱的安装、焊接及钢管混凝土泌水、空鼓问题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低水胶比(m_W/m_B=0.3)复掺外加剂体系(膨胀剂、减水剂、引气剂)拌制的混凝土进行强度及耐久性正交试验,分析了不同掺量对新拌混凝土工作性、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基于电通量法和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RCM法)评定混凝土的耐久性,给出各外加剂的最优掺量。结果表明:外加剂复掺体系所引起的电通量及氯离子迁移系数变化趋势相近,耐久性变化均随着外加剂掺量的增加先变好后变差,在此配合比下,JS=1.5%,YQ=0.4%,PZ=8%时混凝土耐久性最好;3种外加剂对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均有促进的作用,其中减水剂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影响最明显;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强度先降低后增加;膨胀剂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无固定规律。鉴于试验选用地材及配合比等的局限性,本研究仅为后续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国内外针对一般侵蚀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较多,但对于桥梁混凝土结构处于严重腐蚀环境(L3、H4、Y4)下,其结构耐久性及适宜的耐久性防腐蚀强化措施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海南西环铁路某桥梁为例展开研究,以解决严重腐蚀环境(L3、H4、Y4)下桥梁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研究结论:(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中氯离子、碱和S03等有害离子含量;(2)确定合理的最大水胶比、矿物掺和料掺量及含气量等配合比参数;(3)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低于C45,不宜使用素混凝土;对于桥梁混凝土灌注桩,需考虑采用引气混凝土,强度可降低一个等级,并掺加一定比例的粉煤灰及磨细矿渣粉;(4)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控制限值为0.15 mm;(5)除从保护层厚度、护面钢筋设置、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进行设计外,可辅助添加一定比例阻锈剂、表面涂层或浸渍等防腐蚀强化措施;(6)本研究成果对严重腐蚀环境(L3、H4、Y4)下桥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铁路桥桥墩开裂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某铁路桥桥墩出现对称开裂的原因,诸如墩身混凝土与基础混凝土收缩差过大、混凝土离析泌水等.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实践证明有效;并对已产生的裂缝进行了封闭处理,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遇到的问题,主要有水泥与高效减水剂之间的相容性、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粗集料选择与配合比设计方法等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并通过试验分析,对提高高性能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跨度连续箱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广客运专线红边岭特大桥(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支架法原位现浇施工,针对其跨度大、一次浇筑混凝土数量大、耐久性混凝土施工工艺要求高、真空辅助压浆工艺等特点,详细介绍支架、模板系统、耐久性混凝土浇筑、真空辅助压浆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矿渣粉来达到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温升,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增进后期强度,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提高其耐久性,从而实现客专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相似文献   

18.
矿物掺合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矿物掺合料作为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改善混凝土的力学和工作性能,提高结构的耐久性。研究不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增长、电通量、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及水化热的影响,为铁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南塘 《铁道建筑》2004,(9):30-30
高性能混凝土是以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并适合工业化生产施工的混凝土 ,一般具有高强度、高工作度、高体积稳定性和高抗渗性 ,可以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 10 0到 2 0 0年甚至更长的使用寿命。高性能混凝土在配比上的特点是低用水量 (水与胶结材料总量之比低于 0 4或 0 3 8)、较低的水泥用量 ,并以化学外加剂与矿物细掺料作为水泥、水、砂、石之外的必需的基本组分。低水灰比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发展方向。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水胶比低 ,抗渗性高 ,不易碳化 ,使大量掺加粉煤灰成为可能 ,并具有水化热很低 ,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20.
以青藏铁路桥涵冻土层中混凝土灌注桩为背景,进行了不同引气剂掺量混凝土在持续-3℃养护环境下的抗压强度和冻融循环试验,结果表明:持续-3℃养护环境下龄期84 d时的抗压强度与标养下龄期28 d时的抗压强度相当,前者存在明显的"龄期滞后"现象,但混凝土抗压强度龄期滞后的天数与含气量关系不大,仅与养护环境有关;随着含气量的增大,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先增强后减弱,在抗压强度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含气量在3.2%时,抗冻融耐久性指标降低幅度最小,抗冻性能最优;持续-3℃养护环境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虽能够最终达到标养下28 d的抗压强度,但抗冻性能降低幅度较大,对于寒冷地区混凝土灌注桩耐久性的这一特点应引起使用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