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进行系统性概述。对常用的信息融合技术进行总结,归纳出5类信息融合技术,即神经网络类、Bayes融合类、推理融合类、空间融合类、自适应滤波类等。依据5种不同的交通应用场景,即信息检测与采集、交通流分析、分类识别、诱导控制和定位导航,对信息融合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进行文献综述,并指出随着交通应用场景的不同,融合技巧和算法也会随之不同。  相似文献   

2.
智能交通监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涉及智能交通监控技木的4个方面综述了智能交通监控技术的研究内容及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在运动目标分割和目标跟踪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其处理算法的性能和优缺点,最后探讨了目前智能交通监控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兰州市为例,对大数据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展开论述,首先对相关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中的应用价值,之后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中的应用思路,并重点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在城市智慧交通中的应用模式构建,最后提出了外部保障工作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事件探测系统及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速公路事件是指破坏正常交通流并造成交通阻塞的非重现随机发生的事件。事件发生后对其进行快速可靠的探测对减少交通延误、保障道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高速公路事件探测系统的构成,并对各种自动事件探测算法进行了分类评价,特别是对近年来智能技术在事件自动探测算法中的运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本文最后指出了事件探测算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戚浩平  王炜  田庆久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6):109-112,120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出现和商业化,使利用遥感数据在大比例尺度上研究城市交通规划成为可能。本文在分析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及其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应用技术方案和应解决的关键技术途径,并展望分析了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在数字交通建设、城市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调查、交通设施调查等方面应用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上海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规划和建设,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两者进行了结合。介绍了上海BIM技术应用现状,阐述了BIM在交通建设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与作用,并思考分析了BIM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对BIM技术在交通建设工程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无线定位技术的交通信息获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坚明  宋靖雁  李伟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13-117,122
基于无线定位技术的交通信息获取方法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交通信息获取方法。在考虑该方法所涉及各方面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适合我国混合交通状况的应用无线定位技术获取交通信息的方法。首先阐述了应用无线定位技术获取交通信息的工作原理及系统框架,进而通过实测获取处于通话状态的移动台在越区切换过程中的切换点数据,并分析切换点的分布特征。在该特征的基础上,应用PARAMICS软件构建仿真环境,设计仿真方案,进行仿真试验,以评价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基于无线定位技术的交通信息获取方法能够获取相当精度的交通信息。  相似文献   

8.
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关系到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实时掌握其健康状态,是交通基础设施安全可靠的重要保障。现概述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分类,以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技术为基础,对光纤封装、布设、协调机制、数据解析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重点阐述了其在道路、桥梁、隧道中的工程应用情况。最后,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BIM+GIS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倾斜摄影作为GIS重要的数据来源,先简单介绍其基本原理与工作流程,接着研究倾斜摄影模型与BIM的数据集成,然后分析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市政交通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并思考分析了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其内容对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市政交通建设工程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青岛城市轨道交通R3线沿线明挖法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线探测为背景,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管线探测方法的技术特点,总结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提出了基于电磁法的管线探测技术,并制定了详细的探测工作程序,以期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综合管廊规划等提供有力的管线探测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智能交通系统(ITS)最基本要素——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的研究,以及对常用车辆检测器进行的分类、分析和研究,阐述固定型检测技术中较为典型的几种车辆检测器工作原理,分析各自的优势、不足和适用环境。结合当今科技的发展趋势及ITS的发展需求,分析探讨道路交通车辆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交通信息融合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现有的无人机(UAV)交通状态感知方法,主要针对宏观交通状态参数的获取,同时尚未克服UAV自运动对交通参数检测精度的影响,难以满足智能交通系统对于高精度微观交通参数的应用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地空信息融合的UAV交通状态感知方法,该方法包括:地空信息融合模型、道路关键点(IKP)检测及跟踪、车辆目标检测及追踪算法和交通状态参数提取及估计。其中,地空信息融合模型利用地基信息(IKP世界坐标)与空基信息(IKP像素坐标)进行最优化融合,并通过自适应IKP追踪算法与自适应UAV位置偏移判断算法实时更新模型参数,以此克服UAV自运动对车辆轨迹精度的影响,进而获取可靠的车辆级(瞬时速度、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与车道级(车道动态密度、车道流量和空间平均车速)交通状态参数。利用提出的感知方法获取实地拍摄视频的车辆级交通参数并进行了分布检验,同时比较了基于不同交通流模型的车道级参数估算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车辆检测的mAP@0.5指数超过90%,同时提取的车辆轨迹相对完整,获取的车辆级和车道级交通状态参数也符合实际交通流状况。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实地道路的交通拥堵检测及交通事件检测,该研究结果为UAV在现代交通感知和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许多国家正在积极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轮毂电机驱动是现代电动汽车驱动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文章主要通过对轮毂电机驱动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其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出目前轮毂电机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并指出了轮毂电机技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徐哲 《天津汽车》2006,(2):9-12
分析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并从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状况入手,着重分析了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优势,如燃料电动汽车整车集成技术、电机和驱动系统、电动汽车的4轮驱动、电动机及其控制技术等取得的进展。指出了在整车技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电动汽车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对这方面的投入和研究力度也在逐年增大,而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出量的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作也相应的升级。本文就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分析了电子诊断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现状,并阐明了其在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意义,最后列举了一些电子诊断技术中的实践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以此来提升电子诊断技术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郝悦 《汽车实用技术》2022,47(4):158-161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保有量也在呈倍速增长,进而引起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问题,其中由驾驶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交通事故约占所有交通事故的75%。而汽车的智能化发展可以很好地解决此类交通安全问题。智能汽车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环境感知、行为决策及运动控制三方面。其中运动控制作为智能汽车核心技术之一,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智能汽车的运动控制包括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部分,对汽车横、纵向运动控制中的多种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包括模型预测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滑膜控制、直接式控制和分层式控制;同时介绍了横纵向耦合实现运动控制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研究现状;最后,对智能汽车运动控制的后续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有助于智能汽车运动控制的进一步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多车协同驾驶是智能车路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可有效降低道路交通控制管理的复杂程度,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基于多车协同驾驶控制结构,提出了一种无人驾驶车辆换道汇入的驾驶模型及策略,系统分析了多车协同运行状态的稳定条件。在综合分析无人驾驶车辆换道汇入的协作准则、安全性评估后,基于高阶多项式方法,结合车辆运行特性,通过引入乘坐舒适性的指标函数,设计得到无人驾驶车辆换道汇入的有效运动轨迹。通过研究汇入车辆与车队中汇入点前、后各车辆的运动关系,详细分析车辆发生碰撞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给出避免碰撞的条件准则,从而确保无人驾驶车辆汇入过程中多车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基于车辆运动学建立车辆位置误差模型,结合系统大范围渐进稳定的条件,选取线速度和角速度作为输入,应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和Backstepping非线性控制算法,设计了无人驾驶车辆换道汇入后的路径跟踪控制器。仿真试验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换道汇入路径是可行、安全的,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跟踪效果,纵向和横向的距离误差在15 cm以内,方向偏差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研究结果为智能车路系统中的多车状态变迁与协同驾驶研究提供了参考,可服务于未来道路交通安全设计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钟志勇 《时代汽车》2021,(7):152-153,176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热门,被广泛地应用到现代机动车检测行业当中,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图像处理技术在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中的应用,包括采用CCD和CAD技术,分析了机动车前照灯的光学性质和生物学作用。本文还研究了图像处理技术在机动车车牌自动识别系统中的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在机动车零件检测中的应用、在轮速检测中的应用以及在机动车类型自动识别当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