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9.4条款指出:总质量大于或等于12 000 kg的危险货物运输货车的后轴,所有危险货物运输半挂车,以及三轴栏板式、仓栅式半挂车应装备空气悬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7.2.6条款指出:危险货物运输半挂车、三轴的栏板式和仓栅式半挂车的所有车轮,应装备盘式制动器。主要考虑是此类车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超限超载违法情形突出,发生事故的车辆制动失效、制动不良情形普遍,有必要通过强制装备盘式制动器和空气悬架来提升其制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杜红武 《商用汽车》2007,(4):120-121
2007年3月1 4日,借第7届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之际,上海科曼车辆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诚邀20余家OEM客户、业内专家、用户单位等共同欢庆科曼公司成立5周年,并举行了公交车、旅游车新产品推介会.科曼公司成立于2001年底,是一家民营科技型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车辆关键部件系统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为用户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汽车空气悬架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ESP(动态偏航稳定控制系统)是车辆新型主动安全系统。是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SR(加速防滑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TCS(牵引力控制系统)、AYC(主动车身横摆控制系统)的结合。在ABS和ASR的基础上,增加了车辆转向行驶时横摆率传感器、侧加速度传感器和转向盘转角传感器,ECU通过庞大的监视网络监测车辆的状态和驾驶员的需求。发出各种指令确保车辆在制动、加速、转向等情况下行驶的稳定性。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针对车辆减少能量消耗与提高抗侧倾能力需求,提出了一种主/被动可切换的液压互联悬架抗侧倾控制方法。基于9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考虑蓄能器、液压缸、液压泵三者之间耦合的体积-流量-压力特性,建立液压互联悬架主动控制时域模型;结合"车身侧倾角-车身侧倾角速度"相平面法及车辆侧向加速度,得到车辆侧倾稳定域,并提出液压互联悬架系统侧倾稳定性控制介入与退出判据;在此基础上,采用Backstepping非线性控制算法设计主动液压互联抗侧倾控制器。最后,分析并改进侧倾稳定性评价指标,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高速双移线、鱼钩试验等极端工况数值仿真,验证所提出的液压互联悬架主/被动切换控制系统能在减少能量消耗的情况下能否提高车辆抗侧翻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系统能有效提高车辆抗侧翻能力;当车辆侧倾状态超出设定的侧倾稳定区域介入线时,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由被动模式切换为主动抗侧倾模式,控制车辆侧倾状态回到稳定区域,以提高车辆侧倾稳定性;当判定车辆侧倾状态满足主动控制退出条件时,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回到被动模式,以减小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5.
基于制动与悬架系统的车辆主动侧翻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车辆抗侧翻能力,建立了10自由度整车侧翻动力学模型,应用车辆动力学和轮胎力耦合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动制动和半主动悬架协同工作的车辆主动抗侧翻控制策略。通过对制动力矩的差动调节和半主动悬架阻尼力的适时匹配,实现对车辆侧翻的有效控制。根据子系统运动特性,设计了制动系统基于滑移率的积分滑模控制器和悬架系统灰模糊控制器。分别对制动、悬架控制及综合控制进行的鱼钩试验仿真结果表明,综合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危险时域车辆的侧倾角,相对于单一系统控制进一步提高了车辆抗侧翻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车辆减少能量消耗与提高抗侧倾能力需求,提出了一种主/被动可切换的液压互联悬架抗侧倾控制方法。基于9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考虑蓄能器、液压缸、液压泵三者之间耦合的体积-流量-压力特性,建立液压互联悬架主动控制时域模型;结合"车身侧倾角-车身侧倾角速度"相平面法及车辆侧向加速度,得到车辆侧倾稳定域,并提出液压互联悬架系统侧倾稳定性控制介入与退出判据;在此基础上,采用Backstepping非线性控制算法设计主动液压互联抗侧倾控制器。最后,分析并改进侧倾稳定性评价指标,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高速双移线、鱼钩试验等极端工况数值仿真,验证所提出的液压互联悬架主/被动切换控制系统能在减少能量消耗的情况下能否提高车辆抗侧翻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系统能有效提高车辆抗侧翻能力;当车辆侧倾状态超出设定的侧倾稳定区域介入线时,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由被动模式切换为主动抗侧倾模式,控制车辆侧倾状态回到稳定区域,以提高车辆侧倾稳定性;当判定车辆侧倾状态满足主动控制退出条件时,液压互联悬架系统回到被动模式,以减小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7.
低地板公交车是现代城市客车发展的主要方向,采用前独立空气悬架是解决城市客车低地板化的瓶颈.本文对上海科曼车辆部件有限公司开发设计的前独立空气悬架系统进行了研究,借助Adams/car软件建立了悬架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指出现行设计的悬架系统其定位参数是满足要求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不同方案,研究了转向横拉杆断开点位置对前束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奥迪A8轿车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初始化方法对于配置了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的奥迪A8轿车,对该系统初始化也就是校准车身高度传感器。当更换了任何一个车身高度传感器或自适应空气悬架系统控制单元,都必须进行系统初始化。具体步骤如下。(1)使用VAS505x来完成系统的初始化(地址码为34-自适应空气悬架);(2)测量每个车轮从车轮中心到轮罩下边缘的高度值;(3)在VAS505x上选择功能10-自适应;(4)将测得的数值逐个输入到控制单元内。  相似文献   

9.
杨秀红  王晓红 《汽车运输》2000,26(10):20-24
LS400轿车采用电子控制的主动空气悬架系统。其空气弹簧刚度、汽车高度及减振器阻尼大小均可根据驾驶条件自动控制,从而抑制了车辆侧倾、制动时前部点头和高速行驶时后部下沉等汽车姿态的变化,明显提高了乘坐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本文详细阐述了空气悬架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奥迪A8车辆空气悬挂系统车辆在路上行驶时,车轮经过凹凸不平处就会受到冲击力,该力由悬架和车轮悬挂系统传递到车身上,汽车悬架的作用就是吸收并化解这个冲击力的。一般来说汽车悬架系统应分为弹簧和减振系统两部分,在这两个系统的作用下,可以达到下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