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是汽车的一种自动安全装置,附加在原来的制动系统上.汽车ABS可以防止制动时车轮抱死,提高了车辆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和可操纵性.因此,ABS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普遍公认的提高汽车安全性能必不可少的系统.  相似文献   

2.
制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首先确定故障发生在常规制动系统还是ABS系统,为此可拔下ABS安全继电器(或电磁阀继电器),使汽车以普通制动模式工作,若故障现象消失,说明是ABS故障,否则就是常规制动系统故障。实践表明,使用的制动液符合标准时,制动压力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命脉。伴随着汽车的更新换代,以及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护汽车安全行驶的制动装置由最初的简单机械式制动器逐步发展到现在的ABS(Anti-lock BrakeSystem)防抱制动系统。然而ABS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譬如很难精确测量车身及车轮的速度、难以实现制动力的精确控制等,这些弊端使得装有ABS的汽车虽在理想路况时能够较精确的达到制动要求,但在路况较差的泥泞山路上时则难以满足要求,此时车上急需另外一套辅助制动系统,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电磁制动技术以其无磨耗、反应迅速、制动平稳并能很好的与ABS系统兼容等特点迅速确立了其在汽车辅助制动系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MATLAB软件对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进行安全仿真研究,选取合适的分析对象,把ABS系统拆成整车模型、轮胎模型以及制动器模型,分别对各模型进行受力以及运动分析,建立数学模型。最终在Simulink环境中建立仿真模型,结合整车数据,验证分析了汽车有无ABS系统时的制动效果。结果显示,装有ABS制动防抱死的汽车制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通过增压、保压和泄压等过程的不断循环,使制动时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15%~20%的最佳范围内,保证汽车制动过程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制动中产生的抱死、跑偏和甩尾等危险现象。ABS系统是基于常规制动系统而工作的(见图1)。  相似文献   

6.
汽车制动液与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言 汽车制动液俗称刹车液,它是汽车制动系中传递压力使车轮制动器实现制动作用的液体。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过长、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隋况有关,所以汽车的制动性能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目前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已被广泛用于汽车,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液的合理选择与使用直接关系到司机的行车安全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芦荣 《时代汽车》2018,(2):123-124
目前ABS系统已成为现代汽车主动安全标配之一,人们在选购汽车时对汽车安全性、稳定性已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意在对汽车ABS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论述。科学合理的分析ABS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为车辆的安全制动提供保障。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8.
ABS ABS是英文“Antiskid Braking System”的缩写,中文意思为“制动防抱死制动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功能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S系统可以使汽车在任何工况下各个车轮均处于最佳的制动状态,防止车轮在制动时因被抱死而产生侧滑,从而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稳定性和转向性,提高汽车的制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BrakreSysterm),简称ABS。它是汽车上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其作用是在汽车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在路面上滑拖,以提高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转向控制能力和缩短制动距离。使汽车制动更为安全有效。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检修方法不正确,将会导至ABS系统效能降低或丧失。以至发生车辆事故。因此,在使用与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是汽车主动安全装置。由于ABS可以防止汽车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因此可充分发挥制动器的效能,缩短制动时问和距离,有效地防止紧急制动时的侧滑和甩尾,提高了制动时的行使稳定性和转向控制能力;避免了轮胎与地面的剧烈摩擦,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ABS已逐渐成为汽车的标准配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轿车已经普遍装用了ABS系统。ABS系统的全称是电子控制汽车防抱死制动装置,其作用是使汽车在制动时,充分利用车轮的附着力,使车轮处于最佳制动状态,缩短制动距离,同时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  相似文献   

12.
正1引言ABS系统,即制动防抱死系统。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滑移率在20%左右)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为最大值。ABS系统是保证汽车主动安全的重要装置,它在汽车制动时能够防止车轮"抱死",从而显著改善制动性能,缩短制动距离。ABS系统被认为是汽车上采用安全带以来在安全性方面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技术成就。  相似文献   

13.
浅谈ABS     
汽车防抱死系统是由Werner在1932年发明的,它的英文缩号就是ABS。ABS可以显著提高制动效能和安全性,但不了解ABS的人会想,将“车轮抱死”岂不是制动最为彻底?殊不知这正是直觉思维的误区。车轮抱死以后,不仅制动能力大为下降,方向稳定性也变差,反而是“将要抱死,又没抱死”的时候,制动效果最佳。目前ABS技术已日趋势成熟,制造成本不断降低。1990年美国仅有2%~5%的轿车和轻型货车上装备了ABS。专家们预测到1995年底,ABS在美国的普及率将达到95%。预计到2000年时,全世界将有90%以上的汽车装用ABS。ABS由车轮速度传…  相似文献   

14.
汽车的制动性能关系剑汽车安全行驶性能。ABS防抱死系统的应用是汽车安全性方面最重要的技术进展。通过对装备ABS汽车与普通汽车制动距离的计算比较分析发现,在湿滑的道路上突然制动,ABS系统可以使驾驶员能够保持车辆行驶平稳,在较短的距离内将汽车刹住。但在不湿滑的路面上,缩短刹车距离的范同值比较小。而在冰雪路面上行驶的车辆,没有装备ABS的汽车在湿路面或冻路面上制动时,制动距离会过长且不能猛烈转向。而装备ABS系统的汽车也是如此,因为尽管ABS能提供附加的制动控制和转向控制,但它不能解决这样一个客观的物理事实:那就是在较滑的路面上,可利用的牵引力很小。  相似文献   

15.
《轿车情报》2008,(3):43-43
随着汽年工业的成熟发展,如何保证汽车行驶安全已经成为业界及广大消费者的首要关注所在。当前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如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稳定程序ESP等已经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特别是ESP,作为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集大成者,它整合了ABS和TCS的功能,能有效防止车轮在制动时抱死(ABS)和在起动时打滑(FCS)。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汽车ABS的制动性能进行直观有效的评测,并对其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半实物仿真(HIL)方法,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并验证模型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后,与汽车ABS相连接对汽车ABS的控制策略及其制动性能进行研究评测,并且能够通过改变模型内相关参数值来模拟不同路况下汽车制动安全性能方面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观的反映出该车型的ABS制动系统动作时各种相关数据的实时变化情况,实现对ABS制动性能的评测.  相似文献   

17.
ABS,英文全称是“Anti——LockBrakeSystem”。汉意是“汽车制动防抱死装置”。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安全的日愈重视,大部分汽车已将其列为标准配备。其作用是:当汽车在制动时,能充分利用车轮的附着力,使车轮处于最佳制动状态,缩短制动距离,同时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虽然ABS能大大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但是不同类型的  相似文献   

18.
把握技术特点正确使用AB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属于汽车的主动安全系。ABS系统的配置,既可有效避免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现象的发生,还可以保持车辆制动过程中的转向操纵性,从而大大增强了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左付山 《汽车电器》2006,(11):46-47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是一种能防止车轮在制动时抱死导致车辆失去控制的主动安全装置。装备了ABS的车辆在紧急制动时可以有效防止车辆出现跑偏、侧滑、甩尾等危险情况,具有一定的转向控制能力,可以延长轮胎使用寿命,多数情况下还可以缩短制动距离,大大提高了制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厂家已经将ABS作为车辆的标准配置。如何使ABS发挥最佳效能是与该装置的正确使用及维护分不开的。近年来,一些车主对ABS的抱怨也时有发生,如当初多花钱配置了ABS是否值得、有ABS还不如没有ABS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对ABS的使用和维护存在着很多误区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朱则刚 《天津汽车》2009,(10):55-57
1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维修时注意事项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通常无需进行定期的特别维护,但在使用和检修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