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     
《城市交通》2017,15(2)
正高铁客运枢纽接驳规划与设计作者:王晶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8月结合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提出"绿色换乘"(Sustainable Transfer)理念,构建中国高铁客运枢纽接驳体系,并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枢纽三个层面对接驳体系的构成要素、建构原则和目标进行探讨。分别从高铁客运枢纽与周边用地开发的一体化建设,与城市对外交通系统、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新一代高铁枢纽的陆续建成,简单的站前广场换乘模式逐渐让位于全天候、无障碍、人车分行的换乘空间接驳模式。新型枢纽的空间特征、核心价值与局限性亟待总结。基于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发展历史与背景的研究,将铁路客运枢纽按照空间特征分为三种类型:传统铁路客运站、铁路交通综合体和客站城市综合体。从客流需求变化、城市发展背景、运营管理差异三方面详细分析国内外铁路客运枢纽空间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合中国高铁建设机制的变迁,提出未来中国铁路客运枢纽的发展方向:大城市高铁枢纽应强化与城市空间的衔接,加强与城市商业功能的有机结合,由铁路交通综合体向客站城市综合体转型;中小城市高铁枢纽应采取更加灵活、集约、经济的形式,谋求特色产业与枢纽交通功能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为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一定经验参考,对郑州南站高铁枢纽区域交通进行了探讨。结合郑州南站区域定位及周边用地地下空间开发实际需求,对郑州南站区域交通与地下空间进行了分析。针对枢纽区域交通提出了枢纽道路交通集散方案为三快一条主干道和地面的道路交通集散方案,同时枢纽南北形成南北两个高架大环,实现枢纽南进南出,北进北出;针对区域地下空间提出了结合枢纽及周边轨道交通资源建立多元化立体步行系统。  相似文献   

4.
为避免高铁站枢纽片区高峰小时交通拥堵,基于交通需求预测研究高铁站枢纽周边区域的用地和路网规划。首先,提出优化用地开发与交通系统协调发展和优化绿色交通出行结构策略;其次,在核心区优化交通设施布局和精细化交通组织,以实现匹配交通与用地开发,形成高效交通支撑系统的目标;最后,以遵义高铁站为例,从片区用地布局的优化、交通出行结构的优化、路网布局优化和总体交通组织方案等方面展开,实践了高铁站枢纽片区交通组织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5.
面对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十字交汇这一战略机遇,武汉市新一轮高铁枢纽选址布局成为争论的焦点。延续一线一站、分散布局的传统模式,还是实现高铁与机场的强强联合进而打造辐射中部的强大空铁联运枢纽,成为关乎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基于武汉市区域竞争态势、城市定位及国家战略,剖析武汉市铁路枢纽现状及拟定选址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总结国内外高铁枢纽布局体现的空铁联运、选址中心化、铁路枢纽互联互通三个发展趋势,提出将沿江高铁和福银高铁引入天河国际机场的方案,借鉴上海虹桥枢纽模式打造空铁联运一体化枢纽。最后,重点阐述了武汉市高铁枢纽规划和铁路总图优化的基本原则和系统规划布局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高铁枢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中小型枢纽的规划设计中,内部的交通组织相对简单,枢纽与外部城市路网的衔接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之一。通过研究高铁枢纽与城市路网衔接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案例分析和总结,为相关规划设计项目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用城区周边山体、植被等自然资源,为市民打造一个以森林景观为特色,具备通达性、绿色交通特征的城市森林保护区,是武汉市改善城市环境,将森林引入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创建武汉市山水园林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着重研究了保护区的内涵、特点及其交通特征,提出保护区道路交通规划的特殊性,从而形成既要体现生态保护,又要体现旅游服务功能的规划理念,以此来指导保护区道路交通系统、道路线形、道路断面等规划设计,实现城市与森林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正客运交通枢纽,特别是综合交通枢纽、铁路枢纽(包括高铁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很大,这在国内外早有广泛共识。但是,由于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高铁系统的嵌入以及各种体制及其背后的利益关系,客运交通枢纽与城市的协同发展还是出现了已有文献所提及的几乎所有问题和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本刊整理编辑了"客运交通枢纽与城市建设专题"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专题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首篇,是业内九位专家学者针对2018年  相似文献   

9.
交通网络设施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人流、物流、能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主要载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高铁战略通道建设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战略需求,有利于我国资源安全保障,有利于开拓国际产能合作市场,有利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和资源型城市转型.高铁建设拉动产业经济发展,所打造的通道和枢纽经济,为实现高铁与区域经济、国土开发融合发展创造条件.交通外在经济效益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和完善可为国家政策出台,为投资决策、规划决策、组织管理及管制调控等提供科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高铁客运枢纽规划布局中,充分考虑到枢纽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第一阶段,首先运用四阶段法进行城市背景交通需求预测;第二阶段,通过对高铁客运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情况下的出行生成模型,以及建立基于高铁客运出行发生吸引量的分布模型;第三阶段,将前两个阶段组合,进行基于城市路网的组合预测,并对高铁枢纽建成后对于城市路网的影响进行分析。结论表明,加权均值越小,枢纽场站对城市路网的影响越小;加权方差值越小,枢纽场站对城市路网的影响分布越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