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城市研究领域已广泛应用的引力模型,以我国甘陕川交界区域陇南市为例,进行区域对外交通发展趋势分析.首先采用断裂点(Breaking Point)模式计算出了陇南市到周边10座同级相邻城市的断裂点位置,然后把断裂点连接起来,确定了陇南市中心城市武都区的吸引范围.之后根据城市吸引范围与市城所辖行政范围不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以及形状走势,明确指出了陇南市对外交通的7大出口方向;并以此着重对陇南市作为三省交界区域的对外交通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做了相应区域对外交通规划的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城市的区域交通节点考虑,把城市分为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一般城市.以中心城市土地利用特性和现状人口为基础,采用曲线估计的方法建立了交通生成预测模型.利用辽宁省锦州市、盘锦市和辽阳市的交通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反映规划年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变化所带来的各种交通需求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中国幅员辽阔,然而在以往的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较多地分析了地势较为平坦的城市情况,这类城市确实具有比较明显的代表性,而且国内的许多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大多属于这一类。但是,不可否认仍有相当部分城市地形条件复杂、气候变化大,交通特征与前类相差较大,而在以往研究中对这种城市交通研究较少。本文以乌鲁木齐交通规划模型建立过程为例,介绍了中国城市交通规划模型建立的一种模式,为今后对这类城市进行交通模型开发和规划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协调发展,基于土地利用与交通双向互动理论,对评价土地开发强度与交通承载力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静态对比测算和动态模型测试相结合的交通承载力分析方法,以协调土地利用与交通的关系。以《北京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在静态对比测算中,将北京市中心城区各街区居住用地、产业用地发开强度与交通承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动态模型测试中,对3种方案的道路流量、交通负荷进行了对比,在空间分布上定位不协调区域及不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5.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本文借助复杂网络相关理论,以L空间方法构建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区域网络与城市网络,分析了区域与城市之间的连接情况.结果 表明:在由21个重点区域构成的区域网络中,每个重点区域与其他区域至少有2条路径相连接,且区域网络具有小世界的特点,说明重点区域之间连接紧密,可靠性强.在由116个节点构成的城市网络中,城市间连边以极、组群、组团等不同类型重点区域城市之间的连边为主;在考虑城市空间距离的加权网络中,重庆、西安等节点重要度较高,建议重点关注各种交通方式在这些节点的相互衔接情况以提升运输效率.在鲁棒性分析中,发现加权网络对随机攻击和基于接近度中心性的蓄意攻击鲁棒性较好,而对基于介数中心性和PageRank中心性的蓄意攻击鲁棒性较差.通过对主骨架的网络特性进行分析并识别其重要节点,本文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主骨架规划的合理性,还可为重点区域及城市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提供其连接情况、支撑作用与拓扑重要性等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快速发展中的郊区新城交通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城是引导城市外部空间合理开发的一条有效途径,新城与中心城之间交通设施的合理规划,是新城能否起到有效分担中心城市人口和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文章以上海南桥新城作为分析案例,对郊区新城在快速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采用何种交通模式和交通对策作了初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区域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巩固和提升区域中心地位是城市不变的目标,但是城市更应注重区域中心应该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对区域中心定位的解读,广州市确立了“共享”的区域交通发展理念。在全面分析了城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通过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和保障政策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广州市的区域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用以指导未来城市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功能空间分化明显、交通需求多样的背景下,不考虑城市区域差别编制的综合交通规划在引导城市发展、解决交通矛盾方面的作用日渐式微。在剖析传统综合交通规划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差别化策略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交通发展战略、交通系统规划、近期实施阶段应用的技术路线。以四川省眉山市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划分交通分区并确定其合理的交通模式。同时,系统探讨差别化策略在道路网络规划、公交系统规划、停车系统规划、交通政策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发展,区域联系复杂化,出行方式多元化,出行特征差异化,规划思路由定性向定量转变。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规划师重新审视城市变革、增强规划效率提供了新途径。选择几类典型动态交通数据,构建了反映出行时空特征的期望线、轨迹线、等时线、小区蛛网等模型,分别从特定区域、主城区、市域范围探索交通出行特征与城市空间布局以及设施配置间的关系,形成由基础设施到现状特征再到规划决策的闭合体系,应用于基础单元周边路网梳理、主城区土地开发与产业布局、市域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区域综合交通规划研究中,客运交通和货运交通由于其不同的交通特性,以同样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交通量分析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为此,从客货运交通的不同特性出发,对同时存在客货运交通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规划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规划研究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的规划项目中.对我国区域综合交通网络规划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区域交通拥堵形势日趋严峻,如何有效地评价城市交通运行状态,为交通控制提供决策支持,是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的迫切需求.旨在通过建立城市区域交通优化仿真模型,从模型构成、参数标定、指标评价等方面对城市区域交通进行分析.最后以上海市五角场核心区域为例,在交通仿真软件Synchro中对五角场核心区域道路网进行模型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对于城市区域交通优化改善评价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心城市的拓展和都市圈的建设,临近中心城市的镇街面临着区域设施进入境内的发展契机.这些镇街总体上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但往往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的局面.以容桂街道为例,突出“与上层次规划充分对接、关注实施效果、紧扣城市发展阶段、体现地方特色、解决最主要矛盾”等特点,提出轨交、中运量、道路、慢行、停车等分系统规划方案,探讨经济发达镇街的交通规划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大连市高新区为对象,通过分析城市土地开发与交通协调的发展关系,确定高新区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发展策略,提出骨架交通体系方案,从交通引导开发、混合利用、控制开发强度等方面选择与区域交通特征相适应的土地开发模式,最终实现高新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金 《城市交通》2010,8(6):61-69
苏南地区区域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拓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内外交通衔接不畅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苏南地区现状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衔接方式、设施现状,并总结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苏南地区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的发展态势及设施规划,进而提出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衔接战略: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序衔接、注重客货交通时空分离、加强区域复合型通道的规划建设、采用多样化的衔接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李君丰 《交通与运输》2021,34(z1):237-241
为突破当前城市开发过程中,TOD开发模式在多种交通方式平衡发展、交通方式融合、交通智能化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引入近年基于欧盟《可持续移动性规划》理念提出的移动性导向开发模式(作为提升方向.首先,对传统的TOD开发模式进行总结,辨析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局限性;其次,对《可持续移动性规划》理念、MOD开发理念与模式进行阐释,归纳,并辨析其在开发切入点、交通融合理念、建设经济性等方面与传统TOD模式的区别与优势,引入具体的多维度评估与实现方法;最后,对国内外开发区域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介绍移动性导向开发模式多维度评价标准的实际应用,探讨城市开发的新理念,为城市规划与公共交通站点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构建并完善功能强大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势在必行.区域公路网和城市道路网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地位举足轻重.两者衔接之处的内外交通衔接路网承担着区域和城市的内外交通需求,是决定两个不同运输网络联系、转换效率的关键节点,解决内外交通衔接问题十分迫切.通过温州市区规划实例来讨论和展现Emme软件在内外交通衔接规划中的应用,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对衔接路网进行交通系统分析,并基于交通和土地利用互动对多方案进行比选优化.  相似文献   

17.
交通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使供需保持相对均衡,而目前交通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手段难以相对长期地达到此目的。为此,本文提出城市-交通量化规划理念。从交通需求的派生性出发,构建城市-交通量化规划的理论体系与结构体系。通过城市-交通量化规划方法,量化交通需求与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发现、比较、描述和度量交通拥堵的症结所在,加强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的区域整合力度,调控土地布局形态与开发强度,使之产生的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保持动态的均衡。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区域和城市运输系统进行预测和优化研究,它是交通GIS应用的重点领域.结合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利用T-GIS进行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预测是交通运输规划与GIS相结合的主要应用分支之一.以西安市为例,在TRANSCAD环境下进行交通发生量与吸引量的建模和预测,得到了直观、可靠的结果,可见T-GIS技术在交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规划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运输规划模型的开发过程,就是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的平衡过程.基本原理是通 过四步模型中的“生成、分布、方式选择和路径分配”开发建立基本交通模型和交通规划模型,以此作为评价各项建议和政策的基础.同时给出交通规划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和一些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日照市城市定位提升为区域中心城市和蓝色经济区副中心的背景下,为抢抓区域发展优势,促进日照市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建设,日照市开展了交通战略研究工作,着重突出交通引领和支撑作用.该研究深入分析了日照市的交通发展形势,系统提出了“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和“现代化一体化绿色交通体系”的交通发展目标,制定了“枢纽城市”、“内联外拓”和“绿色交通”三大发展战略以及一系列发展策略及近期行动,为日照市奠定了交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