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前我国车辆冲撞行人案件呈现危害性大、碰撞机理复杂、现场痕迹混乱等现实问题,由于事故过程不具有现场复原性,因此,加强面向车辆冲撞行人案件分析和碰撞再现验证平台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有效开展车辆冲撞行人动力学建模研究,搭建一个与已有行人发射台相匹配的车辆碰撞实验台架,从而对典型车辆和行人模型之间冲撞特性进行研究,并开展车辆风挡玻璃-行人头部、车辆保险杠-行人小腿两种碰撞实验,用以验证冲撞动力学理论建模与计算机仿真研究的合理性.所搭建实验平台可多次重复进行碰撞实验,相比于实车碰撞实验具有成本低、易于控制和可重复性验证等优点,同时,基于此平台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碰撞再现模型验证等研究工作,为行人安全研究提供了低成本、实用化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法库县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所发生的交通事故分析后发现,在全部396起立案交通事故中,涉及农民的交通事故案件有335起,占立案总数的84.6%。在死亡的98人中,农民死亡79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80%;在312起伤人交通事故中,涉案农民受伤的竟达406人之多。在对交通事故案件涉及的肇事车辆分类中发现,农民驾驶的三轮农用汽车、四轮拖拉机、两轮摩托车等占全部涉案交通事故车辆的80.5%。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磁流体耦合轮对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动态仿真计算,找出了磁流体耦合轮对转向架前后轮对的耦合度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对传统固定轮对转向架、独立车轮转向架、磁流体耦合轮对转向架动力学性能的比较,发现合理选取转向架前后轮对的耦合度可提高转向架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车辆动力学仿真中关键元件的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车辆动力学模型中非线性元件数学模型的模拟精度,分析了一、二维干摩擦副、三大件转向架的摩擦楔块和带串联刚度阻尼器的动力学性能,建立了非传统的数学模型,即不含速度状态变量的模型,并设计了对应的Simulink程序,用典型例题与传统模型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非传统数学模型能克服强非线性带来的数值计算问题,提高了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一般根据不同模型的规模和非线性元件数,计算速度能提高2~10倍。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8):162-163
根据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经验公式,利用Visual C++6.0对三种典型汽车碰撞进行了碰撞前行驶速度测试,并通过在具体交通事故实例中的应用,验证了该软件的可行性。作为车辆碰撞事故再现有效的辅助工具,为交通处理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几种典型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问题的研究现状,包括跨坐式单轨车辆、悬挂式单轨车辆、胶轮路轨车辆、胶轮有轨电车和虚拟轨道车辆,探讨了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未来的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跨坐式单轨车辆动力学研究集中于抗侧倾稳定性、曲线通过性能和车-桥耦合振动,根据跨坐式单轨车辆抗侧倾稳定性变化规律提出的临界侧滚角理论阐明了稳定轮和导向轮预压力的设置原则,给出了稳定轮和导向轮预压力与运行舒适度、曲线限速之间的联系,跨坐式单轨车辆提速的关键是开发性能更优的轮胎,并控制由于运行速度提高所引起的振动恶化;悬挂式单轨车辆动力学研究集中于车辆运行性能和车-桥耦合振动,其倾摆特性和横风引起的倾摆稳定性是悬挂式单轨车辆的特有动力学问题,由于车-桥耦合振动引起的钢质轨道梁低频噪声是有待研究的问题;胶轮路轨车辆在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现阶段的主要问题是改善车辆的横向平稳性;胶轮有轨电车动力学研究集中于车辆运行性能和导向轮/轨关系,研究难点在于阐明其导向稳定性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车辆,虚拟轨道车辆提出了许多新的动力学研究问题,包括循迹控制、机械架构与循迹控制策略的匹配性、纵向力分配、分布式驱动等,或将成为轮胎式轨道交通车辆动力学研究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7.
在对车辆与行人碰撞事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车辆与行人碰撞的特点,利用多刚体动力学方法和软件,建立车辆与行人碰撞的多刚体模型,并对车辆碰撞速度对行人伤害的影响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得出车辆碰撞速度对行人伤害的原因和规律,从而为车辆与行人碰撞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经过大量线路实车运行试验验证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软件TTISIM,对传统车辆动力学和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两种类型模型的横向动力性能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车辆无论是在直线上运行 是通过曲线轨道和道岔时,采用传统模型计算所得的轮轨横向相互动作用力均较采用耦合模型计算的大;仿真计算车辆蛇行失稳临界速度时,采用前一模型俐到的结果较后者偏高;而两者计算所得的车辆垂向与横向振动差别甚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实际交通事故为例,阐述了交通事故认定中的事故再现的运算方法。通过对一维碰撞、二维碰撞、碰撞类型分析及碰撞轨迹的分析,准确的对交通事故类型及结果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碰撞地点的确定对人车碰撞交通事故再现和事故责任划分的重要性。比较分析了传统的公式推理法和利用PC-Crash软件计算这两种方法的差异,提出利用软件进行事故再现应结合传统方法进行辅助验证。在此基础上,用一例行人参与的人车碰撞交通事故进行了两种分析方法的讨论。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事故碰撞地点及车速确定具有一致性,通过结合传统的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能达到对行人碰撞地点的确定,且更具有事故再现的直观可视性,可用于交通事故再现及司法鉴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利用DYNASMART交通仿真技术,对北京市五环内五种交通拥堵等级的交通流状况进行仿真和分析,获取机动车尾气数据,得到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与拥堵等级的关系及单位小时机动车尾气排放高点,并提出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发展中面临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但是大量的超限违规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运行导致了高速公路使用寿命急剧下降,路面损坏非常严重,同时诱发了大量的交通拥挤,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更是不断大幅上升,死亡人数持续增加。要彻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交通管理工作中采用系统的、综合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从道路交通管理的内涵,交通管理的主体和交通管理的手段等层面出发,对高速公路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以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为评价因子,基于单车排放因子与车速之间的关系、交通流三参数的关系,建立了路段总排放量与车速、车型比例、交通量三个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运用非线性规划理论,建立了以路段通行能力为主要约束条件,以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的最优化模型,以及求解算法。通过实例证明,通过调控路段上车型构成来调控实际交通量的大小,间接地调控行驶车速,进行排放量控制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growing of vehicles ownership, the vehicular exhaust emissions have become major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in cities. In this paper, the pollutants, carbon monoxide (CO), nitrogen oxides (NOx), and hydrocarbon (HC) are considered as evaluation factors.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mission factors and vehicle's velocity and the relation amongst three parameters (Volume, Speed, and Density) of traffic flow, we have designed a model. This calculates the total quantity of pollutants emission from vehicles based on speed, proportion of vehicle types, and traffic volume. Using the theory of nonlinear programming, we have formed an optimal model in which the link capacity is one main constraint and the minimum of the total quantity of pollutants emission is the goal and designed its algorithm solution. The aim of our research is to find a method to control the quantity of traffic pollutants emission through adjus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composition of vehicle types, and then the traffic volume and vehicle's running speed indirectly.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del is justified through a practical example.  相似文献   

15.
基于通行能力分析的车辆折算系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通行能力分析为基础.提出车辆折算系数的准确概念,即在特定的道路条件以及交通组成条件下,所有非标准车相当于标准车对交通流流量影响的当量值。在此定义的基础上,确定采用车辆作用空间与车头时距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车辆换折算系数PCE值。最后,以在哈尔滨市二环路上观测的数据为例,给出不同车型在平直路段、通常交通条件下的PCE推荐值。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不同车辆属性及相互影响下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应急车辆影响响应范围的概念,分类构建了应急车辆和普通车辆跟车换道元胞自动机行为规则,并对不同参数设置下的交通流演化过程进行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限行需求管理措施实践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车总量的不断增长给城市道路网流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保障道路的基本畅通,我国部分大城市通过限行措施来控制路网交通流量。有些城市是针对中心城区进行全面的限行,有些则是在城市重要交通节点,如桥梁、隧道或是主要干道进行限行。从各地实施效果看,限行措施确实对缓解交通拥堵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其他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随着限行措施的不断持续而逐渐扩大。通过选取分析北京、杭州和成都三市限行管理措施方案,可以从不同需求特性的角度详细分析限行措施的实施效果,比对限行措施优缺点,总结限行应采取的配套保障措施,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对限行管理措施的实践认识,供案例城市以及其他正在考虑限行需求管理措施的城市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交停靠站对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车辆运行速度较快的主干路路段.以直线式、左侧港湾式、右侧港湾式停靠站为对象,利用无人机采集数据,构建影响率计算模型,研究和对比分析公交车辆进出不同型式停靠站时对主干路路段的交通影响.结果表明:受影响的社会车辆行为表现为减速跟驰、减速通过、停车等待、变换车道、借道通过 5种,以减速跟驰和变换车道为主;直线式停靠站对交通运行总影响最大;公交车辆在直线式停靠站静止停靠时影响最大,在港湾式停靠站加速出站时影响最大,且其在左侧港湾式停靠站处的停车不规范,易导致社会车辆的借道通过行为;受影响的社会车辆行为发生位置的分布亦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19.
公交停靠站对城市道路交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车辆运行速度较快的主干路路段.以直线式、左侧港湾式、右侧港湾式停靠站为对象,利用无人机采集数据,构建影响率计算模型,研究和对比分析公交车辆进出不同型式停靠站时对主干路路段的交通影响.结果表明:受影响的社会车辆行为表现为减速跟驰、减速通过、停车等待、变换车道、借道通过 5种,以减速跟驰和变换车道为主;直线式停靠站对交通运行总影响最大;公交车辆在直线式停靠站静止停靠时影响最大,在港湾式停靠站加速出站时影响最大,且其在左侧港湾式停靠站处的停车不规范,易导致社会车辆的借道通过行为;受影响的社会车辆行为发生位置的分布亦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20.
During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all venues needed to efficiently manage traffic circulations of the Olympic family members such as VIPs, technical officials, athletes, registered medium and so forth. Travel demand characters of the Olympic venues were analyzed and traffic management principles were proposed. By developing traffic simulation models and performing simulation study for the Olympic venues, suitability and efficiencies of venue traffic operation plans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A case study of the Wukesong Indoor Stadium and Baseball Fields is provided. Using micro-simulation package VISSIM, different traffic operation plans under various non-Olympic background traffic volumes were tested and evaluated, and the optimal plan was selected.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the plans were also given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s. The actual traffic operations during the Games proved that the proposed optimal traffic operation plan and recommendations were applicabl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