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为了满足当前智能车线控制动需求,提出了一种串联式电子液压线控制动系统及其控制算法.在原车液压主缸和ESP之间的双液压管路上串联了线控液压增压装置包括增压阀、减压阀和液压泵,保留了原双管路安全设计以及主动和人工制动模式的有效性,易于和电子驻车制动系统集成.通过双路增压、高压储能和预制动,缩短了系统的响应时间.经过测试,双液压管路上10.0 MPa建压时间仅为172ms,控制精度±0.16 MPa;9.0 m·s~(-2)减速度响应时间为183 ms,控制精度±0.15m·s~(-2).结果表明:该线控制动系统响应快、控制精度高,配合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可以满足智能车线控制动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主机拉缸的原因,经实船勘验分析,通过曲轴拐档差的测量、吊缸检查和对气缸的润滑系统、十字头与导板间的间隙测量等工序后,得出导板与滑块中心线失中是导致该主机拉缸的直接原因.为此在实施修理过程中制订了正确合理的修理方案,从而解决了拉缸问题.  相似文献   

3.
FFT在发动机缸壁间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检测汽车发动机缸壁间隙,建立基于振动信号分析的某型发动机的测试试验系统,利用PULSE系统硬件部分采集发动机在正常工况和倒拖工况下活塞在上止点换向时的横向冲击振动信号,利用Reflex软件中的FFT变换分析采集的振动信号,绘制不同缸壁间隙时的振动信号频谱图,得到振动加速度随缸壁间隙的变化曲线。试验表明,该测试系统可在发动机不解体的情况下,根据发动机在某转速下活塞的横向冲击振动信号,估计缸壁间隙。  相似文献   

4.
串—并联和并—串联系统寿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串-并联和并-串联系统是可靠性设计、分析和评定中最为常见的系统。本文就六种常见的串-并联和并-串联系统的寿命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它人产之间的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蓝鲸”号游船主机冒黑烟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发现系主机配置的单管增压系统及该船超吃水导致机桨匹配偏重等综合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6.
《家用汽车》2010,(7):23-23
华泰汽车低碳战略车型华泰圣达菲C9,于6月下旬推出了2.0T柴油车型。装备在华泰圣达菲C9上的原装进口2.0T直列四缸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装配了世界领先的柴油发动机技术——CDRI高压共轨燃油直喷系统和VGT可变截面涡轮增压系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柴油发动机。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内燃机活塞-缸套系统摩擦磨损的研究成果, 从润滑油改良、表面改性、动力学特性方面综述了系统的减摩抗磨研究方法与技术的发展现状, 讨论了润滑模型、润滑添加剂、表面织构、缸套珩磨、表面涂层与动力学特性对系统减摩抗磨的影响, 分析了系统的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活塞-缸套系统的润滑特性具有非线性特征, 润滑状态与添加剂对系统减摩抗磨有较大的影响, 系统润滑状态的不确定性导致多种润滑模型并存, 需进一步建立系统综合润滑模型, 同时需深入探讨润滑油添加剂最佳减磨剂量及减磨机理; 表面改性技术(表面织构、珩磨与涂层)可以大大减少系统表面的摩擦磨损, 由于织构位置分布、加工参数、加工工艺、表面形貌与涂层材料等对接触表面的影响, 表面改性技术减摩抗磨的综合发展相对缓慢, 需进一步研究表面改性减磨的机理与参数优化方法; 活塞-缸套系统的工作条件苛刻, 系统各部件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 深入探究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磨损的演化规律关系相对困难, 仍需全面考量服役状态下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磨损之间的关系; 未来内燃机整机性能的提高将迫使活塞-缸套系统需具备更高的减摩抗磨性能, 为实现系统经济性与节能减排的目标, 尚需进一步开展系统高效减摩技术。   相似文献   

8.
《家用汽车》2010,(3):40-40
这款MINI John Cooper Works Challenge 版车型将搭载与MINI CHALLENGE赛车一样的动力传动系统,其双涡流的涡轮增压式1.6升四缸发动机可输出155kW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高速列车与AT供电系统之间电气耦合(简称车网耦合)引起的谐波谐振,构建了基于节点导纳方程的高速铁路AT供电系统数学模型和基于高速列车功率源特性以及等效阻抗的谐波源模型,提出了基于车网耦合的高速铁路AT供电系统谐波谐振评估算法,研究了3种AT供电模式、3种AT牵引网运行方式以及不同AT变压器漏感大小对系统谐振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系统阻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指出并联和串联谐振点及其变化规律.仿真分析表明:列车位于不同AT段时3种AT供电模式下并联谐振点和串联谐振点均存在差异,牵引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的多变性也造成了串联和并联谐振点的偏移,AT漏抗越大则谐振点数目越多而第1个串联谐振点频率越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与总结国内外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系统表面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梳理了表面织构和表面涂层技术在内燃机关键运动副减摩抗磨与节能应用中的特点; 剖析了表面织构加工技术、表面织构形貌特征与分布、表面涂层制备工艺、表面耐磨涂层、表面热障涂层和表面技术与润滑的协同效应对运动副摩擦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激光表面织构(LST)能有效改善运动副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直接/间接激光冲击表面织构(LSSP)技术已成为高效、灵活的表面织构加工方法,但由于织构加工工艺、形貌和分布特征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仍需进一步结合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系统的工况特性研究并优化表面织构的形貌和分布特征; 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和超音速火焰(HVOF)喷涂制备的耐磨涂层和热障涂层(TBC)具有良好的耐磨、隔热和抗氧化性,可使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系统表面金属基复合材料、类金刚石(DLC)材料、纳米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涂层的减摩抗磨和节能成效明显,但涂层材料种类繁多,很难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规范以及工业化应用; 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和表面织构、表面涂层与润滑的协同作用复杂,将来仍需综合考虑多场条件下各种表面技术耦合的减摩抗磨机理,进一步完善内燃机活塞组件-缸套系统表面复合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内燃机产业的绿色和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