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体积法对基体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肯塔堡飞散试验和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并对水泥胶浆进行配合比设计,最后结合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能、低温性能以及耐油蚀性能等试验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半柔性路面具有较好的高低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耐油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3.
4.
为研究掺加硅烷偶联剂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性能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等试验,测试了添加不同掺量硅烷偶联剂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并确定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掺量,采用高拍仪等仪器观察硅烷偶联剂基于界面改性原理的微观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硅烷偶联剂掺量的增加,半柔性路面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其掺量对性能的影响存在峰值,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弯拉应变与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在掺量为0.5%左右处达到峰值,超过峰值后性能随掺量增加而下降,最终确定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掺量为0.5%。通过测定连通空隙率和灌注率的变化定量反映界面紧密度,通过对比观察普通半柔性路面材料与硅烷偶联剂最佳掺量下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水泥-沥青界面可明显发现,硅烷偶联剂能够在水泥基灌浆材料与沥青混合料之间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通过改变水泥-沥青界面的形态,有效改善水泥-沥青界面稳定度并减少水泥-沥青界面裂缝,结合性能试验,硅烷偶联剂可通过界面优化改善半柔性路面的力学及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半柔性路面混合料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常贵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22(B12):42-48
半柔性路面混合料通过骨料之间的相互嵌挤作用和水泥胶浆的自身强度,大大提高了路面抵抗荷载作用的性能.半柔性路面是一种既保留沥青砼路面全部使用品质,又具有水泥砼路面部分性能的路面结构型式,同时具有耐油污、可着色等特性.笔者以广汕公路吉隆试验路为例,阐述半柔性路面混合料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泥灌浆半柔性路面结构内部易收缩变形、开裂等问题,通过水泥灌浆料添加氧化镁膨胀剂对半柔性路面沥青混合料的相关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化镁膨胀剂增加,水泥灌浆料的初始流动度、30min流动度先增加后降低,3d、7d、28d龄期抗压强度都逐渐降低,半柔性路面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先增加后降低、低温抗裂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室内试验测试半柔性路面的路用性能,并与普通沥青混合料AC-16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半柔性材料具有优越的路用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通过室内试验测试半柔性路面的路用性能,并与普通沥青混合料AC-16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半柔性材料具有优越的路用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加入丁苯乳胶粉作为改性剂,调整集料占比和水胶比,制备了半柔性路面高性能灌浆料,并确定了改性剂的最佳配比.研究结果表明:丁苯乳胶粉的最佳掺量为粉料的2%,其不仅可以改善灌浆料和沥青基料的界面性能,还能提高灌注率和灌入后的密实度.灌浆料抗压强度为84 MPa、抗折强度为9.6 MPa,混合料抗折强度为5.5 MPa,均...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