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介绍了一套自主开发研制的CNG电控喷射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将一台D6114增压柴油机改装成了柴油/CNG双燃料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相对于原型机,改装后的双燃料发动机碳姻的排放量下降50%以上,常用工况柴油替代率超过50%,燃料成本下降20%以上.  相似文献   

2.
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同时存在预混合燃烧和缸内压缩点火燃烧,其性能与原型柴油机有较大的差别.文中基于AVL-Boost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采用等热值当量处理不同比例的混合燃料,考虑了不同工况预混合LNG燃料对充气效率的影响,采用双韦伯函数燃烧放热率模拟不同比例混合燃料的预混合燃烧和缸内压缩点火燃烧,对比分析了LNG-柴油双燃料增压发动机和原型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研究表明:(1)预混合LNG燃料对充气效率的影响不会导致单点预混合LNG-柴油双燃料增压发动机的动力性下降;(2)相比较原型柴油机,各负荷工况双燃料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均有下降,低负荷工况燃油经济性下降更为严重;(3)高负荷工况掺烧过高比例的LNG燃料将导致气缸压力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3.
对一台涡轮增压柴油机进行了改造,实现了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双燃料燃烧。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了基于实测气缸压力的双燃料发动机放热规律计算程序,并对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转速全负荷和高转速中低负荷时,随着甲醇掺烧比的增加,柴油滞燃期延长,预混燃烧比例增大,放热率峰值增高,燃烧持续期缩短;在高转速大负荷时,较大的甲醇掺烧比会造成放热始点的大幅提前,放热率呈现多个峰值,出现了压力波动;适当推迟供油可以推迟放热始点并降低放热率峰值和最大压力升高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AVL-6501发动机燃烧分析仪记录了液化石油气(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和原柴油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示功图并进行了放热规律分析,结果表明: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与原机相比,低负荷时最高燃烧压力及最高压力升高率较小,高负荷时升高率较大,滞燃期略长,燃烧持续期短,根据这些特征对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进行调整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性和动力性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单缸喷式柴油机上进行的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和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双燃料发动机没有出现功率损失的现象,热效率在高负荷时有一定改善;着火滞燃期比纯柴油长,燃烧持续期缩短;同时,双燃料发动机能降低N0X和微粒排放.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交车用柴油机掺烧LPG技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车用柴油机的运行特点,研究了柴油机掺烧LPG(液化石油气)的技术策略,采用一种以型板为特征的双燃料供给系统,由台架试验确定柴油/LPG掺烧比例。台架试验和发动机装车试验表明,采用该技术策略改装的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能够满足城市公交汽车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排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一种对原机不作任何改动而将发动机改装成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的有效办法,并就这种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烧LPG后发动机的烟度大幅度下降,NOx的排放量减少,而HC及CO的排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GT-Power在机车柴油机上的仿真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T-Power搭建了直喷式四冲程增压柴油机的仿真平台,其中包括16缸模型、进排气管路模型、涡轮增压器模型和中冷器模型.并在机车用大功率重载增压柴油机16V240ZJ型发动机上进行了工作过程模拟计算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误差较小.可见,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仿真计算模型这种方法,为机车柴油机的性能研究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9.
涡轮增压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柴油发动机的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还可以减小噪声,提高发动机效率。基于涡轮增压的技术基础,对其结构和原理进行介绍,并给出其设计方法,对其主要特性进行总结,对于柴油发动机技术的改进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自主发展2.0+时代的海马汽车再发力。近日推出了搭载海马自主研发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和HM-Link车载互联系统的第四代福美来和新海马S7。此两款新车发布,标志着海马汽车海口基地正式跨入"双T时代"(涡轮增压与车载互联网两个英文单词首字母均以T开头)。日前上市的第四代福美来,搭载1.5升涡轮增压和1.6升自然吸气两款发动机,共九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7.49万元-11.89万元;而新海马S7搭载1.8升涡轮增压和2.0升自然吸气两款发动机,共七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8.98万元-14.4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