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城市规划业内人士周知,站点综合开发(Station Integrated Development,SID)是指交通站点融合商业、办公、酒店、公寓等多种物业进行高强度一体化开发。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站点综合开发概念引入到对高铁车站的建设中。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铁路物流面临的发展滞后问题,在分析高铁物流发展的背景和意义基础上,结合西安铁路局高速铁路发展规划,对沿线各地区的城市当前快递物流量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未来高铁物流需求量进行预测。以高铁物流需求量大小为基础,综合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区域覆盖范围等因素,研究各地区主要站点的网络布局。最后,在分析高铁物流运输可能采用的方式基础上,提出西安铁路局高铁物流列车的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3.
高铁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众多省市随着高铁的开通陆续步入了高铁时代。高铁对沿线区域经济是否产生重大影响?以江西省为例,基于2010—2016年11个设区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高速铁路对江西省各设区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速铁路显著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高铁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城镇化水平、投资结构、进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连接相距400~600 km的都市区.但是近年,都市地区的郊区及城市出现了一些边缘位置的高铁车站,距都市中心的距离约100 km.重点研究位于马德里(瓜达拉哈拉、塞戈维亚和托莱多)、伦敦(斯特拉特福德、艾贝斯费特和阿什福德)和巴黎(鲁瓦西—戴高乐、马恩河谷—谢西和马西)附近的9座外围高铁车站,分析它们对都市区及当地的影响,并提取对加利福尼亚州高速铁路项目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区域的可达性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兰新高铁的开通为西北地区打开了快捷便利的客运通道,推进了西部新型城镇化进程。通过列举和对比几种可达性的测量方法和指标,将高速铁路沿线城市在时间优势下进行可达性影响评价。投入指标为平均旅行时间、加权平均时间,产出指标为日可达性和经济潜力,为了使产出最大化,需计算出兰新高铁对沿线站点城市可达性影响的效率值,故运用数据包络模型(DEA模型),对城市的可达性进行综合评价,比较高铁建设前后的城市可达性的变化,并提出相关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京津城际高铁、京沪高铁等线路的开通,我国高速铁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高铁开通给旅客出行节省了时间,同时也伴随着票价高、入座率低、换乘不便等问题高铁营销策略亟待完善。法、德高铁有30多年的营销经验,对于正处在高铁发展上升期的中国,学习借鉴两国先进的营销策略和方法显得很有必要。一、法德高速铁路的营销策略1.法国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突飞猛进.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民对高速铁路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以此为背景,参考已有研究选取合适的指标构建logit模型预测市民出行方式,分析高铁开通对高速公路的车辆通行压力以及对人们远途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最后融合损失厌恶函数与攀比效应改进模型,研究预测发展不同城市的高铁客运量进而给出城市的最优高铁配置数量.  相似文献   

8.
高铁站是服务于铁路沿线居民的重要节点工程,其选址直接影响到旅客的出行效益,并与城市的用地开发和空间拓展息息相关。现状高铁站选址主要考虑技术经济指标,社会效益分析相对不足。针对山地城市,筛选高铁站选址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场地条件、城市空间结构、站点至城市中心的时空距离、周边道路交通条件和工程量。构建直接反映选址方案优劣的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山地城市在用地开发、配套道路建设、拆迁工程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提出改进的综合评价方法。渝万沿江城际铁路丰都站的实例表明,该选址方法能够综合协调各方利益,提升社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9.
高铁车站选址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以及空间等诸多因素,国内已有研究缺乏针对新建高铁线路边缘化的选址及其对车站周边地区开发影响的定量分析。以京沪和武广高铁沿线城市的38个高铁车站及其周边地区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探索高铁车站与城市中心的距离这一关键因素对高铁车站周边地区开发的影响机制。通过构建距离指数,系统分析不同区位高铁车站周边地区的开发特征,并通过聚类分析,得到车站周边地区开发规模与城市规模、距离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规模越大、距离指数越小,则开发量越大;在22个有开发车站中,距离指数较低(0.5~1.0)的车站周边地区开发效果最为显著;相对大、中开发类车站,小开发类和无开发类车站周边地区的开发情况对于城市规模和距离指数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是我国计划在未来重点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本文运用模糊聚类模型,对京津城际高铁建成前后的旅客出行行为及选择偏好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城际高铁能够通过提升城际间的旅客通行能力,释放和激发商务、探亲、旅游等多种活动需求,从而加深城际间的经济和情感互动联系.同时,研究还发现,“快”是高速铁路的标志性竞争力,高铁安全性能提升和服务改善应以保证速度为前提.本文实证研究充分证明,高速铁路是让个人、城市和国家发展多方受益的交通运输方式,在改善出行条件的同时也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服务评价,值得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速铁路是世界高速铁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从历史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和全球视野(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延续)两方面重点回顾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崛起和发展历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时间轴,阐述了4次世界工业革命不断催生交通运输技术的重大进步,指出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都要经历4个阶段:酝酿、探索、成熟、发展。美国最早提出建设高速铁路,但至今还在酝酿期。日本、法国、德国等仍然处于探索期。只有中国高速铁路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围绕中国高速铁路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阐述了中国高速铁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过程,阐明了中国高速铁路之所以取得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从政策层面看,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吸收各国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统筹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充分整合和利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资源优势,创建了轨道交通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从技术层面看,主要原因是取得了技术突破、理论突破和试验突破三大重要突破。探讨了高速铁路发展面临的技术挑战,论述了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后高铁时代轮轨高铁和磁悬浮高铁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智能高铁、智慧高铁、数字高铁等未来发展思路,以期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未来走向和发展提供参考,助力中国交通强国伟大梦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台湾高速铁路(简称台湾高铁)是连接台北市与高雄市两市之间的高速铁路系统,沿途经过14个县市、77个市乡镇区,路线全长345公里.全线于2006年10月31日完工通车,时速最高可达300公里.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秦(皇岛)沈(阳)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标准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于1999年8月16日开建,2003年10月12日建成通车。全长404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为后来的京沪高铁建设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铁2008年8月1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中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铁正式投入运营。第一条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高铁2011年6月30日,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正式投入运营,设  相似文献   

14.
台湾高速铁路(简称台湾高铁)是连接台北市与高雄市两市之间的高速铁路系统,沿途经过14个县市、77个市乡镇区,路线全长345公里。全线于2006年10月31日完工通车,时速最高可达300公里。台湾高铁自通车以来,因为它的  相似文献   

15.
2018年5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关于推进高铁站周边区域合理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8]514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强化规划引导和管控作用,合理确定高铁车站选址和规模,严格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站城一体融合发展,提升综合配套保障能力,合理把握开发建设时序,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创新开发建设体制机制。面对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如何促进其与城市发展协调一致、纠正规划与开发建设中的偏误,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实操层面需要关注哪些问题,未来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本刊邀请业界和学界的9位专家对《意见》进行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16.
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效率和公平角度出发,探讨了高铁开通对成渝城市群的影响.首先以平均旅行时间、加权平均时间为投入指标,以日可达性、经济潜力为产出指标,从不同侧面分析成渝城市群的可达性水平;再者利用DEA模型构建综合可达性指标,分析高铁开通对成渝城市群可达性效率的影响;最后在综合可达性指标的基础上,测算了变异系数、斯皮尔曼系数,以反映高铁开通对成渝城市群的空间公平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后成渝城市群可达性水平大幅上升,重庆市境内城市的经济吸引能力明显提升,四川省境内城市拥有了更多发展机会及更大经济效益;重庆市境内城市的可达性效率明显优于四川省境内城市,成渝城市群可达性效率空间格局呈现出"核心-外围"分布趋势,重庆市主城区、成都市两大增长极腹地范围扩大,两大经济圈内部及之间的联系加强;高铁开通引起了"廊道效应"和"空间极化效应",加剧了站点与非站点城市间、两大经济圈内部及之间发展的不公平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城市群的城镇布局、发展阶段不同,建设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也各异,因此其带来的可达性变化以及对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差异。基于可达性模型和场强模型,分析高速铁路建设对中国不同城市群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铁路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群可达性,但其技术标准和设站模式会影响可达性改善的效果;只有高辐射能级的城市才能依托高速铁路提升对外辐射作用,低辐射能级城市在高铁开通前后对外辐射强度的提升并不明显。根据上述结果,在高速铁路网络布局、设站间距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为城市群高速铁路网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交通可达性分析能够为区域旅游交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而高速铁路的开通将直接改变区域旅游交通可达性格局.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作为节点城市旅游交通可达性的评价指标,利用Arc GIS可视化平台分析旅游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获取高铁开通前后云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的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公路、铁路、航空和高铁的权重进行灵敏度分析,辨识出旅游交通可达性对各种交通方式权重的敏感度.结果表明:高铁途经的各城市客源地到达云南的旅游交通可达性水平均有大幅提升,旅游交通可达性的时空收敛效应显著,省外城市到达昆明的旅游交通可达性对铁路权重的敏感度较大;高铁开通之后,云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格局总体呈现以昆明为中心向外围区域递减的"核心—外围"模式;高铁开通前后,云南省内旅游交通可达性的变化幅度较小,地区间的总体差异也不断缩小,省内高铁途经城市的旅游交通可达性对高铁权重的敏感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线网能力研究对满足客运需求、优化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总结和分析高速铁路线网能力利用技术特征、国内外高速铁路线网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速铁路线网在线网能力内涵、计算方法、协调评估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以满足高速铁路线网能力利用特性为目标,构建包含高铁线网运能利用机理、满足服务质量水平的高铁线网运能计算方法、高铁线网运能协调原理与评估方法、高铁线网能力利用仿真技术研究的高速铁路线网能力优化理论与方法体系,为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已开通运营,时速350公里的CRH3动车组的开行,标志着我国已经步入高铁时代。CRH3动车组的设计和设备亮点多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