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S-100蛋白抗体对126例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恶性多形性腺瘤、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基底细胞腺瘤和乳头状囊腺瘤等)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5种肿瘤中都有瘤细胞或部分瘤细胞表达S-100蛋白;但乳头状囊腺瘤的肿瘤性上皮则呈S-100蛋白阴性反应。提示:S-100蛋白抗原在涎腺肿瘤性肌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2.
利用3种抗体对1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其中6例含有正常涎腺),进行了免疫组化研究。结果发现:正常涎腺的肌上皮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纹管和排泄管的基底细胞呈角蛋白强阳性。在腺样囊性癌中发现,筛孔状假囊的衬里细胞、细胞巢的外周细胞、小管状结构的外层细胞和小梁边缘细胞呈S-100蛋白、波形蛋白阳性,有时呈角蛋白阳性。而小管的内层细胞和小梁中央细胞呈角蛋白阳性。以上发现提示,腺样囊性癌可能来源于正常涎腺纹管和排泄管的基底细胞。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结果示肉瘤样成份与癌灶相比,二者不仅在形态及某些功能特点上不同,而且在免疫角蛋白的表达方面也呈现出显著差异,各例之癌灶不论其为鳞癌,囊腺癌或导管癌,也不论其分化程度如何均呈现出不同强度的棕色角蛋白阳性颗粒,而肉瘤成份则无1例为阳性,提示本组病例中的两种成份各源于上皮及间叶细胞.本病肉瘤样成份形态多样,据此将该瘤分为梭形细胞型、巨细胞瘤型、腺泡型及多形细胞型等四种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4.
用Ag—NORs测定肿瘤的增生活性,用甲苯胺蓝染肿瘤间质MC,结果表明,粘液表皮样癌Ag—NORs计数值和MC计数值均高于正常涎腺组,且具统计学意义。在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的粘液表皮样癌中,随着肿瘤分化程度下降Ag—NORs计数值升高,MC计数值减少,而且高与低分化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提示Ag—NORs计数值可以做为粘液表皮样癌的诊断和生物学行为预报的客观指标之一,并说明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做为肿瘤间质成份的MC与肿瘤细胞的增生活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 坏死性涎腺化生(Necrotizing Sialometaplasia)是主要发生于小涎腺的、自限性的炎症过程,值得重视的是,该病在临床上和组织学上都与癌相似(鳞癌或粘液表皮样癌).现报告2例如下: 病例1:女性患者,58岁,以“腭部肿物2月,手术后形成溃疡1月”的主诉就诊.该患者于两个月前偶然自己发现腭部有一花生米大的、圆形无痛性肿块,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粘液表皮样癌”。并被手术切除.术后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在涎腺良性多形性腺瘤(PA)、交界性多形性腺瘤(RPA)、恶性多形性腺瘤(MPA)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活性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4例涎腺PA、9例RPA、11例MPA以及9例癌旁腺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Survivin mRNA在涎腺PA、RPA、MPA中的表达与其蛋白表达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在癌旁腺体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涎腺PA中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RPA、MPA及癌旁组织(P<0.01),而RPA与MPA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在MPA中高分化者与中低分化者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基因的转录和扩增可能参与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及恶变进程,并且在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表达,有望成为涎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涎腺肿瘤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明确其表达与涎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制备组织芯片,应用pictureTM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Survivin蛋白在涎腺良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及癌旁腺体中的表达(P均<0.005);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恶性肿瘤中的表达高于癌旁腺体中的表达,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在恶性肿瘤中,低分化者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者(P<0.0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05);复发瘤明显高于原发瘤(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大小的肿瘤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urvivin蛋白表达与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可作为涎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嗜酸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涎腺肿瘤。该肿瘤的组织学特点是,由大的、圆形或多边形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胞浆内含有大量淡染的、嗜伊红的颗粒;瘤细胞排列成实性片块、小梁或腺管样结构。本文报告了2例发生在口腔内的涎腺嗜酸性腺瘤,并讨论了其诊断、鉴别诊断和生物学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从正常肌上皮细胞的分布、功能、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的特点,肌上皮细胞增生的几种类型,肌上皮瘤的历史、组织发生、光镜下的组织分型及其与正常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化及电镜的不同之处等方面加以综述。1正常肌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存在于人和哨齿动物的许多腺体的分泌部和导管。如大、小诞腺,汗腺分泌部,乳腺导管周和前庭大腺,也存在于产生粘液的气管、食管腺以及前列腺、泪腺和胰腺[1,2]。从组织学的观点,肌上皮细胞起源于外胚层,具有上皮特性[1~5]。通常位于分泌上皮或导管上皮细胞与基底膜之间,常被称为“篮状细胞”。光…  相似文献   

10.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及胃肠外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了53例GIST的CD117、CD34、SMA、Desmin和S-100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53例间质瘤中梭形细胞型38例,上皮样细胞型6例,混合型9例;良性9例,交界性20例,恶性24例;9例良性间质瘤,8例发生在胃,而肠和胃肠外间质瘤仅1例良性。CD117、CD34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45%及77.36%。结论GIST有其独特的形态特征;CD117和CD34同时检测有助于GIST的诊断;肠和胃肠外GIST的恶性潜力较胃GIST高;GIST良恶性的评估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核分裂的多少。  相似文献   

11.
Gypenosides(GP)wasextractedfromGynostemmapentaphyllam(Thunb.)Markc17.LiteraturereportandourlaboratorystudiedresultsshowedthatGPhadsignificantinhibitionactiontomanykindsoftumorstraint23.InordertorevealthemechanismofantitumorofGP,westudiedtheeffectsofGPontheultrastructureofS--180sarcomacellsinmouse.MATERIALSANDMETHODSKun-iningspeciesmouse,weighing22t2g,eithersex,injecteds.c.0.2ml(contained4X105cells)cellsuspendingsolutionofS-180sarcoma,wasrandomizedintofourgroups:Salinecontrol(n'30…  相似文献   

12.
本文应用免疫组化及免疫电镜技术对62例胃肠癌标本进行了原位MG_7抗原定位观察。结果显示80.77%(21/26例)的胃癌和94.44%(34/36例)的结直肠癌呈MG_7抗原阳性,该抗原的表达强度和存在部位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相关。超微结构水平定位观察表明:在分化好的癌细胞、MG_7抗原主要位于腺腔缘微绒毛、细胞膜及膜下胞浆內;而在低分化癌细胞MG_7抗原主要位于分泌颗粒与合成及转运蛋白质的细胞器(包括內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其分泌小泡)內崾綧G_7抗原是胃肠癌细胞合成的一种分泌性物质。文中还对其定位特点与细胞分化程度的内在联系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多抗乙素是自乙型链球菌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我们用患有进展期S-180肉瘤的小鼠进行实验证实,多抗乙素对S-180肉瘤有肯定的抑菌作用,能防止肺转移发生,使部分小鼠肿瘤痊愈(治愈率28%)。多抗乙素与顺铂联用,其抑瘤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MFH)中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强度与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及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了46例MFH细胞中P53蛋白和PCNA的表达强度。结果显示MFH的P53蛋白与PCNA表达间呈正相关,P53蛋白阳性表达组PCNA的表达强度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组(P<0.05)。P53蛋白表达阳性和PCNA表达强度值高组较P53表达阴性和PCNA表达强度值低组的生存期短、肿瘤转移率高、组织学分级高(P<0.05);肿瘤位置深在组P53蛋白和PCNA表达强度高于肿瘤位置浅表组(P<0.05)。结果提示定量检测MFH的P53蛋白和PCNA对于评估MFH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可靠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肿瘤细胞E-cadherin的表达与对基底膜浸润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E cadherin下调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用人胰腺癌细胞株JHP 1、PANC 1、MIAPaCa 2 ,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blot及细胞浸润MTT比色法 ,了解细胞E cadherin蛋白表达情况及该细胞对基底膜的浸润。结果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提示 ,E cadherin表达位于细胞膜。JHP 1细胞株表达较强 ,PANC 1着色减弱 ,MIAPaCa 2几乎无着色。Westernblot表明E cadherin蛋白JHP 1含量最高 ,PANC 1次之 ,而MIAPaCa 2含量不易测出。细胞浸润MTT比色法确定MIAPaCa 2浸润能力最强 ,PNAC 1次之 ,JHP 1最弱 ,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E cadherin不仅具有介导细胞间粘附的作用 ,而且与肿瘤细胞的浸润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