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邵琼 《轨道交通》2012,(5):53-55
4月26日,第八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中国2012隆重开幕!第八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是RT《轨道交通》全球论坛品牌下专注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领域的高端国际峰会,由RT《轨道交通》杂志、RT轨道交通网主办,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承办,鸿与智产业研究院独家调研,得到国际地铁协会(COMET),欧洲铁路联盟(UNIFE)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中国轨道交通产业促进联盟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产业国际性盛会CRTS China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将于11月18日-20日开幕,其前期最大规模配套活动——“2009轨道交通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活动暨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中国2010”日前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峰会由鸿与智《RT轨道交通》杂志发起,并联合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3.
《轨道交通》2011,(4):44-45
2011年4月20日至21日,第七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中国201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峰会以”合理思路与创新技术共促轨道交通和谐发展”为主题,特设“规划设计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轨道交通经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土建工程”、“机电系统及设备”五大分会场,共计有500多人参加了本届峰会。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07,(9):12-12
9月11日,全球唯一同时关注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轨道交通市场的“2007轨道交通与城市国际峰会”在上海开幕,来自交通主管部门、跨国交通运输集团、设备供应商、管理咨询机构、运营机构、技术服务商等国内外权威机构的180多名专业人士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2011,(4):49-49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经营管理的地位变的愈加重要。2011年4月20日下午,RT《轨道交通》杂志发起主办的第七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中国2011特设经营管理分会场,对城市轨道交通的经营管理进行了一场热烈而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4月26-27日,RT《轨道交通》全球论坛·2012年年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与会人士逾1000人,达到历史之最,在业界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受到行业各领域人士的积极参与。本届论坛包括:第八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第五届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国际峰会、第二届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装备发展研讨会、第五届轨道交通机电应用创新发展论坛、第四届中国机车车辆技术与装备发展论坛。与会人士表示:“本届论坛规格高、人气高,议题切合实际,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7.
亦涵 《轨道交通》2009,(2):14-15
回放:2008年11月12日,“轨道交通产业榜·2008科技创新推选”活动颁奖盛典于第四届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峰会期间在上海银河宾馆隆重举行。逾300位来自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专家学者、企业决策人、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盛典。  相似文献   

8.
邓艳 《轨道交通》2008,(5):31-33
本届会议由鸿与智工业媒体《轨道交通》杂志与上海市铁道学会联合主办,北京铁道学会、江苏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协会协办,峰会得到了来自国内外的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业主、设计院、建设施工、运营管理、关键设备供应商等众多企事业单位的大力支持。峰会在上海仕格维丽致大酒店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2011,(4):46-46
4月20日下午,在第七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中国2011的机车车辆分会场上,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车辆部部长张元介绍了北京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运营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车辆应用规划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2011,(5):52-52
研华科技,北京-在2011年4月20日举办的“第七届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上,作为全球领先自动化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研华科技荣登“2010中国轨道交通创新力企业TOP50”(以下简称RTTOP50)榜单。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09,(6):56-56
2009年6月22日起,经过两天的大会议程和一天的会议参观安排,“城市轨道交通国际峰会·中国2009”于6月24日圆满落下帷幕。来自全球各地的近300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相关代表参加了本届峰会。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2014,(5):44-44
为更好地总结近年来我国在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工务研究、设计、施工、维护方面取得的新成果、新技术,加强行业人士之间的技术交流,促进中国轨道交通工务工程建设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2013,(1):43-43
2013年1月11日至12日,由北京交通大学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投资协会主办、CCDI悉地国际承办的“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综合开发与规划一一第二届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校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宁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邹德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施仲衡,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中国投资协会秘书长张永贵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了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经验,研究了其融资结构和运营模式,在深入调查基础上,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可采用的投融资模式与运营策略,并以沈阳市轨道交通建设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模式可分为3个阶段,中国大多数城市处于第1阶段,应充分借鉴各国建设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加强政府主导作用,逐步引入社会资本,扩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融资渠道,建立高效、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5.
罗茜 《轨道交通》2008,(11):34-35
11月12日,“轨道交通产业榜·2008科技创新推选活动”颁奖盛典于第四届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峰会期间在上海银河宾馆隆重举行。来自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专家学者、企业决策人、媒体记者逾300人参加了本届颁奖盛典。铁道部原总工程师、京沪高铁办公室专家组组长王麟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志云;北京铁路局原副局长、中国铁道学会重载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家驹等数十位嘉宾出席了颁奖盛典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16.
《交通标准化》2009,(18):74-74
会展描述:2009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METRO CHINA2009”)由上海移师北京,将充分发挥首都的多重优势,广泛邀请中央在京有关部委的政府官员,各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与运营公司,中外轨道交通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轨道交通行业的知名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参观展览并进行商贸洽谈。通过“技术展示”、“论坛研讨”等主题活动,实现“技术展示平台”、  相似文献   

17.
商金凤  邓艳 《轨道交通》2008,(11):26-29
2008年11月12日上午9时,由鸿与智传媒《轨道交通》杂志主办、上海鸿众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会展(CRTS)在上海隆重召开。本届CRTS由上海市铁道学会、广东省铁道学会、北京铁道学会、香港铁路学会四地铁道学会以及江苏省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协会、同济大学铁道与轨道交通研究院、上海工程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共同参与联办。本届CRTS同期成功举办多个论坛。  相似文献   

18.
《广东交通》2005,(6):10-11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趋势,而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需要,使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业内关注的一个热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进入了高峰期,有25个城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高达5000公里,总投资估算超过8000亿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城市拥有已建成的轨道交通线路。  相似文献   

19.
邓艳 《轨道交通》2008,(5):20-23
在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便捷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是这个城市保持畅通与活力的重要支撑。上海轨道交通运营走过了15年的历程,如今已迈入网络化运营的新里程?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的历史,是中国轨道交通运营史乃至世界轨道交通运营史的一部分,它在某种意义上,扮演了一个继往开来的角色,它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记录着中国轨道交通在网络化运营进程中的珍贵探索,它的成长与经验,值得在中国轨道交通大发展的时代下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不同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与人口分布和城市功能布局之间的关系,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以及日本东京为对象,以距离和时间作为圈层划分依据对比分析了6个城市轨道交通覆盖人口的空间特征,研究了其与城市功能布局的耦合关系。进一步从输送能力的角度定量分析6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与覆盖人口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覆盖人口呈径向递减趋势;15 km圈层之外,中国5个城市轨道交通覆盖人口占区域内全部人口的比值已经低于10%,而东京仍旧高于20%;中国5个城市的主要功能区集中在城市中心区,东京的主要功能区分布较为分散但依旧拥有较高的轨道交通覆盖率,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6个城市轨道交通的输送能力与覆盖人口从整体上看均呈现正相关性,东京轨道交通的相关性体现为通过更加灵活的交路组织和运力分配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