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长高速公路隧道对照明技术的要求较高,尤其在入口段和过渡段,若照明设计方案不到位,极易导致驾驶员产生不适,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结合山西省某特长高速公路隧道的依托工程,深入分析高压钠灯与LED灯组合方案,并研究不同光源高度的布设方案,在此基础上提出隧道入口段和过渡段照明技术方案,从而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公路隧道里程不断增多,伴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隧道越来越多。在隧道运营管养的过程中,隧道照明设计的重要性不断突出,本文将对公路隧道与城市隧道照明设计的区别进行讨论,包括洞门形式、断面形式、隧道运营方式引起的区别,洞口减光设施,洞口照明和短隧道照明设置的区别,并且谈到了光导管技术在两者中的适用性。使隧道照明设计更为合理,降低隧道照明系统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内现行规范JTG/T D70/2—01—2014《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对于隧道入口段亮度计算方法的差异,推导了20°视野的等效光幕亮度计算方法。以重庆双山隧道为例,计算了不同天空环境下20°和56.8°视野的察觉对比度法入口段亮度,与规范设计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察觉对比度法考虑的视野范围更大,并且更多的考虑了周围景物环境、大气以及汽车挡风玻璃的综合作用对驾驶员视觉特性等生物因素的影响,计算结果较规范值偏大;采用逆光照明的察觉对比度法计算结果比采用对称照明时小52%左右,采用逆光照明能更好的减小隧道照明能耗;天空环境对隧道入口段亮度影响显著,入口段照明需根据天空类型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铁区间修建过程中,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既有构(建)筑物扰动的影响是一个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某城市双线盾构隧道侧穿铁路桥梁桩基且下穿城市道路U型槽工程,采用三维数值仿真模拟技术,研究了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桩基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的安全穿越以及下穿段既有构(建)筑物的监控量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打浦路隧道及其复线线位走向 新建打浦路隧道复线位于现有老打浦路隧道的西侧,浦西段主线(第一入口)敞开段位于中山南路—瑞金南路日晖港规划填浜的河段,向南逐渐进入矩形暗埋段后向东偏转,沿规划滨江路和日晖港保留段之间的地块前行,进入盾构工作井,工作井布置在开平路西侧;西侧匝道入口(第二入口)引道段位于日晖港西侧的规划沿江路上,沿规划滨江路向东下穿日晖港,与隧道第一入口暗埋段合流接人工作井。  相似文献   

6.
目前研究中的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扰动性建模方法建模效果较差,本文考虑地层变形规律提出一种新的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扰动性建模方法。首先分析地层变形规律,从地层受压期、地层下沉期以及地层微稳定期3个阶段出发,得到变形阶段示意图,计算地层损失率,根据地层损失率得到轨道-路基-土体有限元模型,通过盾构隧道沉降系数确定模型为横向地层变形状态或纵向地层变形状态。再分析安全系数,得到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承载力,选取冲击力、摩擦力以及负荷力,计算桥梁扰动性程度,建立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段扰动性模型。最后根据扰动模型判断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桥梁的扰动状况。该扰动模型具有很强的判断能力,对于盾构隧道下穿高速铁路状况分析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GTS对某城市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开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判断高速公路沉降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是否需要采取防护措施。根据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新建隧道下穿既有高速公路段采用超前大管棚支护、双侧壁导坑法施工,高速公路地表沉降对正常运营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9):145-146
下穿道路隧道在生活及施工中非常普遍,如何确保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洛带古镇隧道下穿砖厂道路段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隧道下穿该路段时是否安全,采用了FLAC3D数值软件对下穿施工进行了模拟计算,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行车风险的影响因素,确定其行车风险等级,从而可提高隧道入口段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利用文献萃取法,从驾驶员因素、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中选取18个行车风险因素,建立了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过渡段行车风险因素集。基于决策实验室-解释结构模型建立了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行车风险因素识别模型,筛选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过渡段行车风险评价指标,并结合风险评价指标建立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过渡段行车风险可拓云评价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最大关联度原则明确了隧道入口段的行车风险等级,通过与可拓法的对比分析进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实例应用分析发现,利用可拓云模型和可拓法计算出隧道X和隧道Y的行车风险等级均为Ⅱ级,而隧道X的特征期望值大于隧道Y的特征期望值,表明隧道X的安全水平高于隧道Y。两个模型计算出的可信度均小于0.01,可信度都较高,结果表明了可拓云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探究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行车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行车安全的提升,同时对研究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自然光光照模型,得出自然光情况下光线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将隧道入口段的加强照明换成连廊下的自然光照明,通过分析在连廊情况下的光照情况,建立连廊下隧道入口段的光照模型。以潮惠高速公路银山隧道段的设计模型为例,对入口段采用连廊自然光照明的模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将隧道入口段的加强照明换成连廊下的自然光照明,可以很好的满足隧道入口前半段的照明需求。相比加强照明,大大降低了隧道入口处的照明耗电量,在同等条件下,入口段采用连廊自然光的照明方式较传统照明方式,降低隧道能耗比达16.69%。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交通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工程问题不断增多。以洺水隧道下穿邢汾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首先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隧道开挖方法进行了优化,进而开展现场试掘进试验,对下穿过程中地表沉降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隧道下穿过程中的监控量测,分析了变形控制技术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CRD法和台阶法开挖均可保证隧道下穿施工过程中高速公路的沉降在控制标准内,洺水隧道下穿邢汾高速公路采用台阶法开挖。高速公路最大沉降为9.7 mm,保证了高速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2.
周山黄土隧道浅埋段下穿市政公路。由于隧道地层松散,埋深浅,断面开挖跨度大,隧道下穿施工极易引起道路路面沉降过大而影响路面正常行车。基于浅埋大断面黄土隧道常用施工方法的适应性分析,确定采用交叉中隔壁工法(CRD)进行下穿道路施工。隧道下穿道路施工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及路面沉降监测结果表明,采用CRD施工是合适的,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和道路的正常通行。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路段横断面宽度存在有明显的收缩变化,其交通事故发生率较普通路段有显著的增加,需要对隧道入口段的安全设施进行针对性的设计。本文结合贵州省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的特点,考虑主动提醒和被动防护两种措施对隧道入口安全设施进行了优化,可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的安全设施改造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那国隧道下穿隆百高速公路施工段,大管棚和小导管超前支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和临时仰拱台阶法的开挖方法。施工过程中做好监控量测工作,安全、顺利地完成了隧道下穿段施工任务。高速公路路基沉降在允许范围内。隧道没发生任何异常状况,证明采取的技术措施是正确的。成功经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鹰窝山隧道浅埋段下穿以运煤车辆为主的锦赤公路。车辆超载现象严重,隧道围岩为全风化花岗岩,围岩稳定性极差。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公路正常运营,施工难度大。基于现场试验获得了围岩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数值方法对施工方案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隧道变形结果均表明,所采用下穿公路的隧道施工方案是合理的,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和下穿公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江门隧道下穿玉龙湖泄洪道段富地表水条件下浅埋偏压暗挖隧道的特点,明确隧道施工期间风险源,建立隧道施工过程的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了江门隧道富地表水条件下浅埋偏压段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隧道缓冲结构的气动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高速列车进出隧道时引起的洞口压力波效应,常在隧道入口加建缓冲结构.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分析的方法,仿真计算了高速铁路隧道入口缓冲结构参数对列车以350 km/h进入隧道时的气动作用,分析了过渡段长度、缓冲段长度、缓冲结构开孔率、缓冲结构入口形式对隧道口内气体压力的影响和缓冲结构对隧道内会车压力波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过渡段长度和缓冲结构入口形式对隧道内气动影响很小,其他参数一定时缓冲段长度存在一最优值;缓冲结构上开孔有助于减小气体压力升高率,缓冲结构的存在有助于降低隧道内会车压力波峰值.  相似文献   

18.
以拟建某公路隧道的土建工程设计为背景,对隧道工程设计按照隧道进出口段、洞身冲沟浅埋段、下穿构筑物段和特殊地质段等进行分段安全风险分析,并对主要风险点的处置方案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和设计,从风险分析与控制的角度出发,对隧道工程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印尼雅万高铁1号隧道盾构施工为实例,通过对其下穿互通立交段、高速公路浅埋段地层及地面周边建(构)筑物的监控量测成果进行分析,研究高铁盾构隧道下穿复杂路段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形特点以及产生机理,制定相应的施工措施,保障大盾构下穿复杂路段施工过程中工程本身安全,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驾驶人在隧道入口的视觉参照的连续性、准确性,提高隧道入口的行车安全,通过对隧道入口视觉参照系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在隧道入口建立强视觉参照系的视觉参照柱.在统计分析隧道横断面尺寸、驾驶人进入隧道时由于侧墙效应引起驾驶人行车轨迹的偏移的基础上,结合驾驶人的心理、生理特性,提出了隧道入口路面宽度变化段的过渡段长度建议值,建立了在隧道洞口内外布设视觉参照柱的长度、间距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洞口外视觉参照柱布设的长度宜为200 m,隧道洞口内布设长度宜为250 m,布设间距宜为22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