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再生沥青三大指标与四组分之间的关系,并与国内外常用的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再生沥青化学组成与性能影响研究中引入灰色关联理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与各技术指标的关系,从而找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空隙率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最大,在设计过程中和实际生产时,空隙率应成为主控因素,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结合沥青路面维修工程中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的矿料和再生剂,生产出满足使用要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引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与各技术指标的关系,从而找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AC-20I型级配类型,确定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空隙率为3.5%~4.5%.试验结果表明,空隙率、沥青含量和密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很大.在设计过程中和实际生产时,以上三项指标应成为主控因素,这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结合沥青路面维修工程中产生的废旧沥青混合料,选用符合技术要求的矿料和再生剂,生产出满足使用要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引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低温性能、水稳定性与各技术指标的关系,从而找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AC—20 I型级配类型,确定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空隙率为3.5%~4.5%。试验结果表明,空隙率、沥青含量和密度对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很大。在设计过程中和实际生产时,以上三项指标应成为主控因素,这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南东线高速公路铣刨回的2种旧沥青混合料,分别采用不同类型再生剂和掺入不同比例新沥青混合料进行再生,并进行强度、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的路用性能试验.比较旧沥青混合料与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差异,发现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得到很好改善,并采用灰色决策理论对不同的旧沥青混合料再生方案进行比选,确定较优的再生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AC-16沥青混合料,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粒组集料含量与沥青混合料分形维数之间的关联程度,根据关联度的大小,将粒组分为四类,每一粒组类别与分形维数的关联程度相同.以粗糙集理论为基础,对粒组进行约简,选出了影响AC-16沥青混合料分形维数的关键粒组,通过控制与关键粒组对应的筛孔通过率,即可改变分形维数,进而调整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灰色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将灰色系统理论运用到教学评价的实践中,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建立灰色多层次决策关联模型,并给出了考试试卷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量化标准和应用灰色多层次决策关联模型评价试卷的方法.运用此模型及评价指标对任意抽查的5门学科的试卷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再生剂对旧沥青的作用机理及对再生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试验及再生沥青的组分试验,分析了再生剂在旧沥青中所起作用,提出再生沥青组分含量随再生剂掺量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根据不同再生剂掺量的再生沥青的布氏粘度、针入度、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结果,分析再生剂对旧沥青性能的改善效应,总结了再生剂掺量与各指标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分析SBS改性沥青老化再生研究的重点、难点,通过对比沥青老化前后化学组分与物理性质变化,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SBS改性沥青老化机理,归纳沥青老化理论;而后依靠组分调节理论与相容性理论,指出SBS改性沥青再生的方向,通过试验和理论两方面证实传统沥青再生技术适合于改性沥青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沥青路面抗滑性能与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关联,揭示不同体积指标对抗滑性能的影响程度,采用真空法和塑封法对不同AC-16型沥青混合料进行密度试验,对比了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有效沥青饱和度和粗集料框架间隙率等体积指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室内磨光试验和摆值测试,采用Asymptotic模型拟合其抗滑性能的衰变趋势,得到了抗滑初值、稳定值与减幅等参数;建立了体积指标与抗滑性能的函数关系,并应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了不同体积指标与抗滑性能之间的灰色关联度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体积指标对抗滑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随着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和矿料间隙率的增加及有效沥青饱和度和粗集料框架间隙率的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能增大;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空隙率最大,矿料间隙率其次,再次为有效沥青饱和度,粗集料框架间隙率最小,可见空隙率是影响抗滑性能的最主要因素,矿料间隙率对抗滑性能影响显著,有效沥青饱和度和粗集料框架间隙率的影响程度不大;在设计、施工中,可通过合理控制混合料空隙率,调节混合料密实状态和紧密状态等方式提高沥青路面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室内试验测定了回收沥青面层材料中旧沥青、旧集料,新加沥青、新加集料及再生剂的各项性能指标;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了不同类型再生沥青混合料(AC-16C和AC-13)的最佳沥青用量。通过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不同旧料掺配比例、不同旧料类型、是否添加再生剂及二次老化前后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与水稳定性。结果表明:再生沥青混合料随旧料掺配比例的增加低温性能逐渐变差;短期水损害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但抵抗长期水损破坏的能力却大幅下降;旧料类型对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关联不大;添加7%~9%掺量的再生剂对其低温抗裂与水稳定性能的改善效果优于10%掺配比的再生混合料,基本接近新拌沥青混合料;二次老化后再生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下降较快,虽仍可抵御短期水损害,但对其长期水稳定性影响较大,建议添加一定比例的再生剂。AC-13型再生沥青混合料抵抗低温开裂与水损破坏的能力相比于AC-16C型级配更强,更适合做上面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RAP粒径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毛体积密度和马歇尔稳定度指标,对新旧沥青融合性进行评价,得到新旧沥青融合性较好的拌合工艺。改变基准料中细RAP比例,采用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不同细RAP比例对再生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力学指标和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干拌法"能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融合性和混合料拌合的均匀性,提高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和马歇尔稳定度随细RAP比例升高出现峰值,基准料中细RAP比例达到13%时,再生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最大,细RAP比例达到17.5%时,再生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最大;随着细RAP比例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出现峰值,细RAP掺量超过13%时,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开始下降,高比例细RAP会导致再生沥青混合料缺少自由细矿料填充空隙,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下降;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设计的基准料组合能有效弥补高RAP掺量对再生沥青路面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结合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试验,探讨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的设计及其优化方法。结果表明:采用马歇尔方法设计的泡沫沥青冷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15?℃干劈裂强度为0.65?MPa,满足路面基层强度要求;沥青用量对湿劈裂强度影响最为显著,干湿劈裂强度比的影响最小。基于灰色关联度方法,优化了泡沫沥青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设计方法,确定了最佳油石比。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关联的数字图像去噪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图像去噪过程中为了既能获得较好的去噪效果,又能更好地保护图像细节,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关联度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关联的加权均值滤波器.尝试了将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用于图像的均值去噪,对均值滤波器的权值加以优化.实验表明,该算法使图像处理效果比传统的均值滤波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分析辽宁省的公路现状,并对沥青再生技术加以介绍,对沥青再生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描写了沥青再生的特点,阐述了政策导向对沥青再生技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沥青胶浆性能与矿粉不同指标的关联度,其中亲水系数、甲基蓝试验值、表观密度、德国矿粉试验值对沥青胶浆高温性能、疲劳性能影响最大,平均粒径与表观密度指标对沥青胶浆低温性能影响最大。这对于研究和改善沥青胶浆以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种方式实现沥青混合料温拌化,通过室内试验和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三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变异性及影响路用性能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在研究路用性能变异性问题上,三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的变异程度均较大,低温抗裂性能与水稳定性能变异程度比较接近,但相比于高温性能,变异系数较小;在分析路用性能影响因素中,矿料间隙率对温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和水稳性能的影响较大,低温性能以沥青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沥青路面再生的关键技术是对老化沥青的再生。从沥青的微观化学结构入手,分析了胶体结构理论中各组成成分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并剖析了沥青的老化机理,从而提出了再生剂性能的技术要求,在分析了再生剂应有的组成成分的基础上试配了RT-A型再生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其再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复合材料理论,以老化沥青和再生剂为基质组分材料,设计针对性再生试验,通过常规物理指标、SHRP指标和感温指标来分析再生剂对老化沥青的复合再生规律,对试验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回归了再生沥青针入度的复合性能模型。试验结果证明除延度指标恢复规律较复杂外,再生剂对再生沥青的性能恢复均能良好地遵循复合材料的复合法则,且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再生沥青混合料具有不低于新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乌延玲 《交通标准化》2010,(11):159-161
为确定沥青路面在施工过程中受热产生短期老化对沥青性能参数的影响,采用薄膜烘箱对原样沥青加热5h、10b、15h、20h。评价沥青三大指标及135℃度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情况,以便指导沥青路面施工。同时通过灰色关联理论分析老化后沥青三大指标对135℃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老化后针入度、延度大幅减少,软化点、粘度大致呈线性变化趋势,且老化后三大指标与135℃粘度的相关关系为软化点〉针入度〉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