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近年来山西省的高速公路穿越煤矿采空区和铝土矿采空区的工程很多,采空区的处治设计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和使用寿命。结合工程实践,针对平阳高速公路煤矿采空区的特点,阐述穿越东村小窑煤矿采空区的三种处治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对比,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西省的高速公路穿越煤矿采空区和铝土矿采空区的工程很多,采空区的处治设计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和使用寿命。结合工程实践,针对平阳高速公路煤矿采空区的特点,阐述穿越东村小窑煤矿采空区的三种处治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对比,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路下伏采空区处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青银高速公路离石至军渡段同德煤矿采空区的处治案例,着重介绍了公路下伏采空区注浆处治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注浆施工的工艺、工序以及处治质量监测、检测基本内容,为类似的采空区处治工程提供了较好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钻孔压力注浆法处治公路采空区的处治效,笔者根据工程实践经验,探讨了该方法治理公路采空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今后高速公路采空区治理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路网发展越来越密集,修建高速公路时不可避免地要通过采空区,采空区的变形及稳定性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宜彝高速公路采空区变形计算及预测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处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泵送细石(小石子)混凝土为主、辅助注水泥浆充填加固法对某高速公路拱通道下采空区进行处治。经检测,处治后采空区满足公路工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介绍京福高速公路徐州绕城东段穿越煤矿采空区处治设计,探索复杂采空塌陷区处治标准和设计方法.以及施工中采空区加固处理方法,拟为其他的穿越煤矿采空区的高速公路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采空区作为一种灾害性较大的不良地质病害,对高速公路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结合湖南省某高速公路第1合同段红旗1#高架桥下伏采空区的分布特征,分析采空区的稳定性及其影响范围,阐述了采空区的处治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超 《湖南交通科技》2009,35(3):80-81,92
结合常吉高速公路采空区地基处理工程实践,介绍了强夯采空区地基试验,强夯法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夯实效果试验分析表明,强夯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浅层采空区地基处理方法,可在公路浅层采空区地基处治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简单介绍了张家口至涿州高速公路K41+500附近铁矿采空区的基本概况,并通过各种勘察手段,基本查明了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并针对该采空区处治方案选择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选定架桥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并讨论了大秦线钢轨的塑化、侧磨,轮载变化,轨道的横向力与横向位移,轨 道的刚度,轨道的振动,道床及基床的累积下沉,基床的动应力及其沿纵向随轮载的 变动和向深层衰减,车速对动应力的影响和路基的振动特性等。   相似文献   

12.
伴随中国快速城镇化与机动化进程,严重的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缓堵减排需求迫在眉睫。低排放区和拥堵收费政策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被验证能有效缓堵。首先探讨伦敦、新加坡和斯德哥尔摩3个城市成功实施低排放区和拥堵收费政策的特点和经验。总结成功实施缓堵减排政策的关键要素,包括立法保障与领导意志、公众宣传与信息公开、综合性配套政策、精细化管理以及拥堵收费与低排放区有效结合等。基于此,探索缓堵减排政策在中国的应用实践,总结中国低排放区和拥堵收费的方案设计流程。最后,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效果评估和公众宣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应对缓堵减排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对垂体前叶黄体生成素 (LH)及卵巢雌二醇 (E2 )释放的调节作用。方法 在大鼠垂体组织培养液及卵巢组织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生成抑制剂N 硝基 L 精氨酸 (NNLA)或N 硝基 L精氨酸甲酯 (NAME)和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 (SNP) ,孵育 6 0min ,收集培养液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LH、E2 含量。结果 NNLA增加垂体组织培养液中的LH含量 ,NAME可增加卵巢组织培养液中的E2 的含量 ,而SNP则使LH及E2 含量减少 ,这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当NNLA或NAME的浓度为 5× 10 -3 mol·L-1时 ,LH及E2 含量分别增加至基础水平的 5 .5倍及 2 .0倍 ,而当SNP浓度为 5× 10 -3 mol·L-1时 ,LH及E2 含量则分别减至基础水平的 5 0 %及 36 %。结论 一氧化氮抑制垂体前叶LH及卵巢E2 的释放 ,可能在垂体及卵巢的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县道九大线路基土质基本由粉质粘土和高液限粘性土组成,由于土质及排水不畅影响,路基出现翻浆冒泥的病害。通过采用石灰桩法挤密加固路基和石灰三合土改良路基治理病害,效果良好。阐述了这两种整治方案的原理、设计及施工方法,具体包括石灰桩法加固的桩径、桩长、布置方式和桩距,石灰三合土封层的范围、配比等,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轴推压轴瓦套,使轴瓦套中产生应力和应变,在上下轴瓦套之间产生的一定的张开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物理模型,对实际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出上下轴瓦套之间的张开量,并进行应力分析,确定该工况下所产生的张开量是符合要求的.在建立有限元模型过程中,充分考虑轴瓦与轴、轴瓦与螺栓以及上下轴瓦套之间的接触效应,螺栓的联接和螺栓预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城市网约车与出租车的适度规模,促进网约车与出租车健康发展,基于协同演化理 论,建立网约车和出租车在竞争、合作、竞合环境下的Lotka-Volterra演化模型,进行数据模拟仿真 分析,确定不同环境下城市网约车与出租车达到平衡状态时的适度规模。结果表明:网约车与出 租车的演化结果与竞争影响系数和合作效应系数有关;在竞争环境下,激烈的竞争导致劣势方被 市场淘汰,优势方最终达到规模阈值;当竞争趋于缓和时,两者能在市场中达到平衡稳定后共存; 在合作环境下,两者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能更好地促进新旧业态的融合发展;在竞合环境下,两 者的发展趋势与竞争环境下的发展趋势相似,但合作可以延缓劣势方的消亡速度。最后提出推 动网约车与出租车公平竞争,兼顾新旧业态、促进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氢能是未来能源系统清洁转型的重要二次能源。本文首先调研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既 有的氢能研发总体战略及其实施情况;结合氢能源的优势和未来全球碳减排的任务,分析了氢能 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情况;从技术角度比较了美国、欧盟、日本的 氢能技术推广策略,指出我国氢能研发技术的国际差距。结合实际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铁路、 公路、水运和民航等运输方式的碳排放水平。在氢能既有特性参数基础上,测算了氢能在道路、铁 路等不同领域应用的碳减排效果。结果发现:氢能替代公路货运10%,可减碳7000万t;1000万t 氢用于替代道路货运可获得近1亿t的碳减排量。本文研究提出了氢能研发与应用策略,建立可 再生能源与氢能综合互补调节机制,如近期利用西部地区可再生发电的弃电降低电解水制氢成 本,利用灰氢替代燃油,中远期推广扩大氢燃料电池市场等。本文还研究了交通运输业适合氢能 发展的重点领域,分析表明:2060年氢能在道路交通中的应用如能达到4000万t,可望实现交通运 输业减碳约4亿t。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碳中和目标下将氢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到大功率、长 距离以及冬季低温地区客货运输领域,与既有电动汽车发展战略一道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的对策 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北京市实时天气数据和基于浮动车的城市道路行程速度、交通运行指数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降雨天气和正常天气的行程速度、指数、降雨量等数据指标.然后从降雨强度、时间段、拥堵等级等角度展开对城市道路运行参数的分析,建立降雨天气速度预测修正模型,并进行模型验证.研究得出,在夜间降雨强度达到中雨及以上时,快速路、主干路、次支路的速度下降百分比分别为:8.8%、4.8%、5.9%,分别得出高峰和平峰时降雨强度与行程速度下降之间的关系;得出在全路网不同拥堵等级下降雨强度与行程速度下降之间的关系.最后对速度预测模型进行实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降雨天气条件下的行程速度进行有效预测,预测的平均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9.
哈罗铁路S2标段横穿罗布泊盐湖区,地质极为复杂,受硫酸盐和氯盐等化学侵蚀、风蚀等综合不利影响,桥涵基础及主体混凝土防腐施工是一项技术难题。通过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基础采用隔断措施(基底铺装沥青混凝土隔离层、四周砌筑沥青砖墙、空隙填充C35耐久性混凝土)、外露混凝土进行防护等,提高了岩盐地质条件下混凝土的耐久性,防止桥涵基础混凝土受到侵蚀,达到了混凝土防腐的目的,为同类地区、同类工程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TBM在我国隧道施工的应用已经十几年,其中不乏因TBM主轴承故障导致工程延误和重大损失案例.以秦岭隧道、大伙房引水隧道和中天山隧道工程中主轴承故障判断实例,分析了故障可能产生原因,如密封圈失效、润滑油运动粘度降低等,提出了判断故障的思路、检测方法和应对措施,以期引起施工人员的充分重视.同时从进行运行温度控制、油品理化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