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2 毫秒
1.
为保障上海世博交通正常运行,从不同区域和出行过程中不同地点两个方面分析了世博交通信息服务的需求特点。提出了世博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框架,具体描述了信息服务集成应用平台和信息应用服务系统。阐述了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道路交通联动诱导系统、公共停车信息服务系统、枢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客流预测预报服务系统、园区客流引导服务系统7个世博交通信息应用服务系统的功能。最后提出了系统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夏良  刘樱 《交通与运输》2020,36(5):91-95
为了布控打击涉案车辆、"假套牌"车、机动车"违法大户"和"失格"驾驶人等重点车辆和人员,弥补市内道路卡口缉查布控系统一体化发展的空白,通过整合现有"电子警察"系统和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六合一"平台)等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与智能识别等技术,建设上海一体化卡口缉查布控系统,实现黑名单布控、实时报警展示、卡口设备分布、警员分布等功能。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有助于上海缉查布控系统的统一管理,不断提高公安交通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能力和水平,维护上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上海交通港航系统广大职工以饱满的精神和实际行动,全力以赴,服务世博、奉献世博,使交通港航服务窗口更加亮丽。专项培训提升素质为保障世博期间广大游客安全、便捷、有序出行,上海交通港航系统各单位通过多种形式的专项培训,  相似文献   

4.
一、上海世博智能交通系统的概述1.上海世博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上海世博智能交通系统是指直接服务于世博会的所有的智能交通应用与服务系统的总称,是指直接为世博会特定用户服务的,集出行服务、交通监控、智能公交、决策支持、电子收费及应急救援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交通集成应用与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缓解交通问题,实现城市公安交通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集成化,适应公安交通指挥中心系统的建设需求,城市公安交通指挥系统(ATMS),在组织疏导交通、提高通行能力、缓解交通堵塞、减少交通事故、处置突发事件、加快反应速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城市公安交通管理水平。但随着交通形势的发展、管理需求的扩张、管理重心的转移、管理技术的更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上海交警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稳定的大局,围绕“科学管理”这一中心,不断加快公安交通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集约化步伐,积极探索实现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单纯人力密集型向管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之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部交管局和安徽省厅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安徽省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金盾工程”的总体部署,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初步建成了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框架体系,有力地促进了交通管理水平和交通民警执法水平的提高。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新形势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要求相比,安徽省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基层公安机关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基层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较低,数据更新不及时,尤其是已建的各级交通管理信息应用系统自成体系,信息不能共享,“信息孤岛”问题突出,信息化建设的巨大效益还未充分显现,信息化警务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今后发展的总体技术框架,集成应用标准化、数据采集、加密存贮、MQ中间件、请求访问服务、数据库检索、无线移动等技术,建立全国公安交通管理数据的分级传输和存贮平台,开发综合性的公安交通管理信息查询系统,解决目前系统功能单一、信息无法共享的“瓶颈”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的网上漫游和查询,能够为路面巡逻执法实时提供机动车、驾驶人的相关取证信息,并满足其他警种、不同行业对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的共享需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上海交警着眼于眼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稳定的大局,围绕“科学管理”这一中心,不断加快公安交通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集约化步伐,积极探索实现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单纯人力密集型向管理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之路。我们的主要认识和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陈非  陈小鸿 《城市交通》2007,5(6):58-64
世博参观游客交通的合理组织是办好世博会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总结上海世博会交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世博会客流集散策略,并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系统化分析的方法,进行了世博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设计。基于世博游客集散的三条对策,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吸引力为目标,建立了世博公共交通系统的总体框架;接着就世博公共交通系统两个主要子系统“交通转换系统”和“EXPOBUS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分析、服务流程分解和服务对象分类;最后梳理了系统设施需求,提出了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与规划方案。通过研究,期望能建立高效的、具有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统,保障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1.
李林波  吴兵 《城市交通》2009,7(3):57-61
为缓解世博会期间大量游客给城市交通和宾馆住宿带来的巨大压力,并消除游客由于携带大宗行李带来的旅游不便,采用RFID技术,从信息环境、系统调度、集约运输等方面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构建行李跟随系统。研究表明,行李跟随系统可由8个相关子系统构成,在RFID技术支持下形成完整的作业流程,既便于集中管理行李,又方便游客即时查询行李跟随情况,保证行李准时到达。世博会游客通过行李跟随服务,便于安排旅游行程计划,同时将缓解世博会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12.
朱洪 《城市交通》2008,6(2):64-67
为应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吸引大量游客及对上海市造成的交通压力,对游客的交通行为和游憩行为进行研究。首先综合上海市及以往世博会举办城市的交通数据,对2010年世博游客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及预测。从交通的角度,根据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范围划分4个世博交通服务圈层,进而分析世博游客的流向分布及其与日常交通流叠加的特点。从游憩的角度,探讨游客的游憩行为及旅游路线。最终指出,交通尤其是公共交通各个环节与游憩的融合很重要。提出降低观光隧道票价、将水上巴士变成流动的世博会场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道路施工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情况和应用情况两方面,阐述系统在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为上海道路交通管理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上海市城市的新一轮发展目标,交通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面临着从独立建设和实验性应用阶段到系统集成和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的转变。上海市综合交通信息中心运用城市交通信息化战略导向下的系统分析方法,在整体设计上以信息资源规划为基础,在组织架构上以组织协同思想作为指导,在技术构成上以标准化、可靠性、先进性、开放性为原则,通过对交通信息化功能领域和应用划分、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分析、组织体系结构分析和技术体系结构分析等核心技术环节的研究,提出了网络化中心和层次化支持平台构成的组织体系框架和以共用信息平台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框架。并从领导机制、建设运营模式、数据标准和核心技术等几方面就其建设策略提供了有益建议,提出了分阶段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量评估了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实力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上海经济实力的评定值,并通过时间序列模型模拟出上海经济实力综合指标得分;得出上海经济实力在世博期间增长最快,在相对时间内呈稳定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改革推进中,上海在公交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服务质量方面得到不断提升。随着上海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以及居民出行要求的日益提高,上海市公交系统面临新的挑战,由此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公交体制改革的要求。对于上海这一轮的公交体制改革,从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方式方法、改革的配套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朱昊  王磊  张会娜 《城市交通》2010,8(5):84-88
根据世博交通保障策略的要求,为确保世博会交通管理有效运行,对世博交通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系统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这一系统的技术框架结构,分别阐述了数据层、技术层、应用层、服务层的主要内容。进而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提出世博交通保障措施查询、世博出行方案查询、世博交通运行状况统计、世博交通服务水平评估和客流预测预报5个方面的功能及其具体内容。最后,探讨了系统开发涉及的关键性技术,并对系统开发和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30年综合交通规划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美根  顾煜 《城市交通》2011,9(2):47-52
回顾了近30年上海市综合交通规划与实践情况.以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1世纪前10年为时间点,总结各个阶段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特点、交通规划和交通政策,分析不同时期综合交通规划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与得失.针对当前上海市综合交通面临的突出矛盾,结合2010世博绿色交通总体方案,指出世博绿色交通实践是上海市交通发展模式的...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中国民航总局近十年来的体制与管理的变革,介绍了中国民航当前采取的五项重大举措.即建立精干高效的行业监管体制和队伍;中国民航由九家航空运输企业组成国内三大航空公司的建设;机场的管理体制和走向市场化;以及改革民航运输的空管制度等.特别讨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的空运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