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城际轨道交通促进大城市群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际轨道交通建设能从整体上提高城际运输效率,改善运输条件,带动经济的发展。建设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对城市群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美国三大城市群(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GDP占全国GDP的67%,而我国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渤海区)GDP只占全国GDP的38%。出席在沪举行的“奥运会、世博会中国城市与区域轨道交通发展研讨会”的中外专家都认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叶以来,城市群的出现与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化一个重要趋势。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以长三角等地区为代表的城市群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交通运输作为区域经济联系的纽带,成为城市群空间有序发展和合理组织的关键。本文在对城市群与区域交通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首先运用引力模型解释了交通在加强城市经济联系中的作用;接着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测算了该地区交通改善前后主要城市与上海市之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变化,并指出交通改善有利于增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最后给出了结论,并建议构建区域性快速轨道交通以促进城市群和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的带动下,我国城镇化和机动化同时加速发展。交通作为城市的“动脉”,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城市交通和公共交通也进入了空前的快速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设和发展,以改革促进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改革,不断推进发展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外商投资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实际使用外商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速度.通过分析1995年至2009年江西省各地级市的实际使用外商投资量和增长速度,发现江西省FDI时空格局表现为赣北地区始终优于赣南地区,且2001年后这种空间格局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呈现出“马太效应”的特点.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江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群逐步成为支撑和带动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城际快速铁路作为城际大运量运输方式,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群开始规划或建设城际快速铁路。为了避免超前或滞后建设,选择城际快速铁路建设的适当时机,是城际交通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交通效率三方面因素的考虑,建立了城际交通方式评价体系;基于对交通成本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城际快速铁路建设时机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剖析了“3+5”城市群水运发展现状,前瞻了水运在“3+5”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加快“3+5”城市群水运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对调整优化城镇群空间布局和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支撑作用。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交通一体化发展提出的要求,从战略区位、社会经济格局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总结京津冀城市群的区域特征,并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在运输结构、交通设施网络空间布局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最后分别从客运、货运以及体制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包括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为导向完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提升区域运输组织效率和一体化服务水平、加强区域规划统筹、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以及加强土地和资金等相关保障。  相似文献   

8.
城际公交是城市群一体化过程中的“新型产物”,是介于“道路客运”和“城市公交”之间的新型客运方式.浙中城市群是浙江省三大城市群之一,“十三五”开局金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走在前列、共建金华”发展部署,随着浙中城市群之间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需求的变化,城际公交一体化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时机.本文首先分析浙中城市群城际客运出行特征,并结合既有城际公交线路和城际客运运营管理模式,提出发展城际公交存在的体制机制瓶颈和挑战,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城市群空间、产业以及交通发展趋势,提出浙中城市群发展城际公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城际公交的发展定位以及发展模式,并结合“十三五”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提出近远期城际公交网络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城市群是一种特殊的区域一体化空间组织模式,其内部各城镇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强大作用力。近年来,随着国家空间战略布局不断调整优化,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人员和物资流动更加频繁,对城市群内交通设施的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结合大量的调查统计数据,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竞合分析,从城市群交通方式组合、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换乘枢纽体系建设、城际公交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于我国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城市群一级又缺少明确的管辖主体,不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城市群交通规划之间无法衔接、配套,并且城市群交通的发展还日益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等新的问题,迫切需要城市群交通规划在理念、方法和技术上有新的突破. 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的思想方法,从投资效应、运行效益和布局导向效应三方面分析了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反馈关系;构建了交通系统与城市群发展的因果关系流程图;界定和描述了主要的子系统及函数关系;探讨了该方法在资源、环境约束下,制定城市群综合交通规划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群交通规划中,“四阶段”模型存在一定缺陷,它不能准确地反映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和交通需求强度。将可达性贯穿于城市群交通规划中的基于节点重要度的城市群可达性计算新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不同阶段城市群内部之间的联系程度.为交通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核心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发展迅猛,必须对核心城市的对外交通进行合理的规划。以成都市为例,对成都市的对外交通需求进行预测,并重点对成渝方向的客运交通方式进行划分,从成渝城市群的角度出发,科学地研究成都市对外交通的发展战略,合理地规划成渝通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相比较于“九五“计划期间,江西省“十五“计划期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针对导致这一问题的多种因素,笔者依次采用灰关联度的分析方法,认为当前农村信贷投入是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并进而指出我省推广小额信贷的重要性及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行政边界的壁垒成为区域(城市群或都会区)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研究区域治理措施对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国内外关于区域治理的理论基础,其共同点包含管制机构、渠道构建、激励因素等。梳理广佛同城发展脉络,对同城发展四个阶段的宏观举措和交通措施进行总结。以广佛同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城市规划、道路建设、轨道交通、公共客运交通等方面选择五个典型案例,以管制机构、渠道构建、激励因素为切入点进行剖析。从管理机制、参与主体、法律法规、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和公平性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城市群范围内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差异,更具针对性地制定规划和功能提升策略。利用实时路径规划数据,获取公路及公路衔接高铁两出行场景下的出行成本,运用Arcgis工具分析城市群内交通网络可达性;提出基尼系数与泰尔指数双指标公平性测度思路,对比分析其可达性差异特征;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城市群范围内高铁网络的可达性水平整体高于公路网络,但存在部分地区(无高铁站点)高铁出行可达性低于公路网络出行;公路网络可达性呈现出由核心城市逐级递减的格局,高铁网络呈现出沿线路廊道向两侧递减的格局;出行时间可达性数量分布具有一定的正态特征,而空间可达性分布则显示出指数分布特征;两出行场景下的可达性分布均表现为不公平,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可达性分布不公平性更强;高铁网络加剧了城市间的时间可达性差异,但缩小了城市间的经济潜力差距。  相似文献   

16.
依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和《江西省综合交通"十一五"专项规划》中提出的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十一五"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江西省交通运输企业人才现状和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依托高校交通运输工程领域学科优势和高校与企业建立起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并从人才资源与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的角度,探索高层次人才资源培育途径,为全省交通运输"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问题是研究的热点。基于希金斯的可持续增长模型,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江西铜业的财务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针对2003—2008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纵向分析,运用均值差异T检验和威尔科克森带符号的等级检验两种方法,验证其是否实现可持续增长。经检验,江西铜业属于超速增长。为探究江西铜业超速增长的成因,具体分析了驱动因素,包括销售净利率波动、资产周转率攀升、权益乘数稳定和收益留存率变动的原因。同时从增长方式、资金来源、经营增长效率等三方面分析了江铜可持续增长的趋势走向。最后,给出了促进江西铜业可持续增长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概念辨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克跃 《城市交通》2012,10(5):62-67
国家现行规范对道路红线宽度的定义不够明晰,时常陷入争议.首先,指出城市道路具有城市交通、工程管线走廊、市政公共设施布设和城市街景营造等综合功能,界定城市道路红线宽度为满足城市道路综合使用功能的最小占地宽度,城市道路宽度为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最小占地宽度.其次,基于城市道路功能构成,提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的计算方法.最后,提出关于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控制和道路两侧用地退线规划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次会议以“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为主题,围绕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中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城市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大中城市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的推进及对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很多有益的研究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机动车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拥堵,为城市经济、居民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交通7+1论坛”第二次理事会会议围绕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主题,以北京市为案例,分析了北京城市交通的现状、问题与趋势,阐述了构建新北京交通体系的目标和战略措施。针对城市交通结构、公交优先、信息技术、需求管理等问题,探讨了应用复杂系统理论方法解决交通问题的思路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